聶璐林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23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市政基礎工程建設項目的數量逐漸增多,市政道路作為城市最為重要的基礎工程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其施工質量也有更高的要求。目前珠海市很多道路進行瀝青+混凝土模式對城區道路改造升級,改善主城區的道路交通環境,有利于項目沿線的社會經濟發展。
蘭埔路作為珠海市主城區重要的次干道,交通負荷相對較大,其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因年久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對于行車的舒適性有較大影響,更重要的是間接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項目位于香洲區主城區,起點位于香洲區人民醫院附近,對接已經完成改造的蘭埔路西段,沿線經過白石路、桂花北路,終點接迎賓南路,道路設計全長約1.788km,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設計時速30km/h,規劃道路紅線寬24m,本次改造后道路寬度16~27.5m。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車行道瀝青罩面、部分路段改建、新建臨時保通道路、交通設施改造、照明設施改造、安監設施改造、管線(含給水、雨污水等)改造、人行道及附屬設施提升改造、交叉口改造、圓明新園正門前廣場景觀工程及停車場改造、紅線外鋪裝、拆除工程、綠化工程等。
改性瀝青(SBS)細粒式密級配瀝青混凝土AC-13C 添加玄武巖級配碎石、進口瀝青和纖維穩定劑,彎沉設計值新建路面和加寬路面為17.2mm,加鋪路面為19.2mm;總方量為33630m2。
本工程項目主要工程量包括道路工程、管線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安監工程、綠化工程、LED 工程,以下對主要工程量進行詳細介紹:
2.2.1 道路工程
本項目中的道路工程主要包括路面的改造和美化,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在機動車道上加鋪瀝青混凝土路面,電纜溝墊板改造、花崗巖側石更換、人行道鋪裝以及商鋪門前的鋪裝銜接。①香洲區人民醫院至圓明新園路段。該路段擬采用2m(人行道)+14(機動車道)+2m(人行道)=18m 的方式進行鋪設。其中,部分路段由于商鋪門前鋪裝條件較差,且與擬鋪設的道路是銜接在一起的,本項目考慮一并完成;②圓明新園正門路段。根據現場勘察發現:圓明新園正門路段地形、地質條件良好,加之該路段為旅游景點,不僅人流量較大且新建道路,為了滿足景區內大巴車、出租車等車輛的接落客需求,計劃在該路段的北側設置即停即走的落客區,并采用采用4.5m(人行道)+18.5m(行車道)+4.5(人行道)=27.5m;③圓明新園正門至格力香樟段。該路段橫斷面的布置情況基本與現狀相一致,斷面布置為4.5m(人行道)+12m(行車道)+4.5(人行道)=21m;④格力香樟至迎賓南路段。該路段現狀布置斷面為1.5m(人行道)+9.5m(行車道)+1.5(人行道)=12.5m。同時,經過對施工現場的實際調查:該路段的北側部分與金鐘花園商鋪距離較近,南側以綠化帶為主,為了有效避免商鋪用地的占用給車輛出行帶來的不便,建議道路中線向南側調整,并能充分利用南側的綠化帶,改造后的斷面布置形式為2.125m 人行道+10.75m 機動車道+4.5m 人行道=17.375m。
2.2.2 管線工程
本項目的管線工程主要包括給水管、雨水管溝、污水管、通信管、電纜溝等。其中,給水、雨水、污水及電力通信的設計均在本次設計范圍之內。另外,本工程項目有現狀DN160 天然氣管道一條,位于白石路至迎賓南路北側,原則上要對現狀天然氣管道予以保護,另新設計一條管線以此避讓現有天然氣管道。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線的位置應當根據規劃情況和道路橫斷面進行設計,并綜合考慮埋設深陷,嚴格遵照實施順序。
2.2.3 交通工程
本工程項目位于香洲區人民醫院附近接現狀瀝青路面到迎賓南路,全長1788m 范圍內要全部設置交通標志、表現、附屬設施、交通信號燈系統以及電子警察監控系統等。
2.2.4 照明工程
本項目路燈照明工具擬采用12m/5m 單桿高低懸臂路燈、9/5m 單桿高低懸臂雙挑路燈、13m 雙頭投光燈、15m 三頭投光燈四種燈具型式。另外,線路敷設采用直接埋深(0.7m)敷設的方式,并在沿電纜路徑直線間隔大約100m 之處、轉彎處和接頭等的部位,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樁,并全部采用LED 光源,保證所有燈具進電測部位安裝漏電保護微型斷路器,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要求設置防雷接地,功率因數不得小于0.9,且燈具電源應當全部通過國家強制性的產品認證。
2.2.5 安監工程
根據施工設計圖紙要求,本工程項目還包括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在具體的安裝過程中,經過與本市公安局的對接,需要設置16 個監控點,包括前端攝像機、傳輸設備等前端設備的安裝調試,監控立桿、基礎、管道、手井、設備箱、防雷系統等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現狀已有的安監系統,應當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更換。
2.2.6 綠化工程
本工程項目綠化工程以圓明新園正門口為起點,起始點樁號為K1+010.00~K2+396.646,主要內容包括新建行道、停車長綠化隔離帶以及人行道的鋪裝等工作。
(1)在本工程項目中,當氣溫低于10℃時,不得進行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其他瀝青混合料鋪筑時氣溫不宜低于10℃。如在0~10℃氣溫施工,必須采取確保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在低于0℃及遇到大風的冬季不應施工,雨天不得鋪筑瀝青。
(2)改性瀝青混合料通常在規定的普通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的基礎上提高10~20℃。
(3)攤鋪前應檢查工程施工范圍內的井蓋框、路緣石等是否己固定至要求高程,側壁是否己涂好瀝青粘層,頂面是否己有保護隔離措施。噴透層油或粘層油時,直采用瀝青灑布機,噴油管宜與路表面形成約30°角,并有適當高度,以便路面上噴灑的透層油或粘油層形成重疊。
(4)瀝青應盡可能用攤鋪機鋪筑,攤鋪機應有自動調平裝置。
(5)攤鋪應盡可能采用全路幅鋪筑,如采用數臺機械聯合攤鋪,各機縱向相距約10~20m,縱向搭接至少10cm,以便接縫密合。攤鋪機后應配備人員作輔助工作。
(6)鋪筑多層混合料時,上下層的接縫應錯開,縱縫至少15cm,橫縫至少1m。道路面層接縫應削齊接平,粗粒混合料和聯結層允許斜接,接縫處均應涂刷瀝青粘層,接縫表面應予燙平。
(7)碾壓自路邊壓向路中。要配備與攤鋪速度相適應的壓路機數臺,使碾壓溫度能達到規范要求。碾壓順序:接縫處預壓→全路初壓→全路復壓→全路終壓。每次來回軌跡重疊,雙軌壓路機重疊30cm 左右,三輪壓路機重疊后輪寬度1/2 左右。
(8)壓路機型的輕重選擇一般為:初壓輕型→復壓重型→終壓輕型。
(9)在攤鋪中面層和上面層之前,必須澆灑粘層油。
(10)粘層瀝青應均勻灑布或涂刷,澆酒過量處應予刮除。
(11)路面有臟物塵土時應清除干凈。當有沾粘的土塊時,應用水刷凈,待表面干燥。
本工程根據蘭埔路改造工程項目質量目標要求,在滿足局和公司質量管理目標的前提下,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對瀝青攤鋪進行了針對性的質量目標分解。
對進入本項目施工現場的瀝青,應委派專業人員認真檢查生產廠家提供的瀝青試驗報告、裝運的數量、日期即計劃的訂貨數量,并對每一批次到場的瀝青材料再進行抽樣檢測。另外,已經進入施工現場瀝青材料的使用也應當滿足以下幾個方面要求:
(1)瀝青運抵至拌和站后,按照規定進行取樣檢測,檢測內容主要包括瀝青的性能指標是否符合相關要求。
(2)不同種類的瀝青應當分別存放,并做好標記。
(3)臨時使用的貯油應搭蓋棚頂,及時疏通周圍排水渠道,防止和減少雨水和地表水的進入。
在本項目中,礦料的準備應當滿足下列要求:
(1)對于不同類型和不同規格的礦料應當分別堆放,不得混于一起,如果有條件還應當搭建防雨雨棚。
(2)礦料運抵至施工現場之后,要對其強度、形狀、尺寸、級配、清潔度、潮濕度予以仔細檢查,如果其中礦料的尺寸不符合相關要求時,應對其重新過篩;如果發現礦料有污染時,應當及時用水沖洗干凈,待其自然風干后方可使用。
(1)根據本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瀝青用量,通過拌和試驗預測混合料拌和時間,拌和時結合試驗數據嚴格控制集料、填料、水、瀝青乳液的配比,保證施工溫度不得低于10°C。
(2)如遇施工現場溫度過高,在鋪攤走也開始之前,應當使用灑水車對表面進行預灑水處理,灑水車應當根據基層表面的干燥程度而頂,但凹陷處不得有積水。
(3)攤鋪機無法達到的部位,可通過人工攤鋪完成,但表面效果應當與機械鋪灘效果一致,攤鋪后的24h 之內不宜車輛出入。
(1)灑布粘層瀝青之前,清除基層雜質、確保表面的干燥和整潔。
(2)使用撒布車進行撒布,以此保證粘貼層瀝青可以均勻滿布。
(3)粘層材料應當使用快裂的灑布型陽離子乳化瀝青。
(4)為避免瀝青混凝土被運輸車輪帶走,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當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粘層瀝青的稠度和用量,保證是均勻和飽和的油面。
綜上所述,在瀝青施工的質量控制中,要在明確瀝青的主要結構特點及本項目主要工程量和掌握施工質量及質量控制重點的基礎上,實施細化質量控制方式,加大檢測力度,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唯有如此,才能保證道路工程瀝青施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