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峰
(呂梁市城市環境衛生中心,山西呂梁 033000)
好的綠化環境不僅有利于城市的美觀,而且非常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選擇到綠化面積合適的地方居住,園林的管理和養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要想讓城市迅速擴大綠化面積,就需要有好的大樹移植技術,確保移栽的存活率,同時精通移栽的時間、環境以及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本文主要針對園林綠化大樹的移植方法和怎樣養護進行探討。
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的移栽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為了保證園林的綠化率,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的提升,就必須要對于大樹的移栽樹種的規格進行合理規范的篩選,必須要嚴格按照大樹的樹高樹的外形等條件進行綜合的選擇,對于不同的樹種而言,在面對新環境的情況下,它適應的環境程度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選擇樹種的過程中應該挑選那些再生能力相對好的樹種進行移栽的處理,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大樹移栽的成活率,為整個園林的綠化工程建設打下好的基礎建設[1]。
對大樹進行移栽此技術本身在操作上就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種,在對大樹進行移栽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樹種的規格有嚴格的要求和篩選,與此同時在進行移栽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對其在的時間掌握得相當有分寸,其次如果大樹的數種品種優良但是時間安排得不合理。同樣也會使移栽的成活率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一般來說在初春的季節里遇到發芽期和在秋天季節的落葉期,大樹的移栽相對來說是比較合理的,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把控這一時間規律,同時對移栽后的樹木進行多澆水和修枝,提升大樹的成活率。
移栽大樹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運輸問題,在運輸的過程中,通常會選擇用吊機將大樹整體吊起,然后將其放置在專用的運輸車輛上運輸,對工作人員而言,在裝運大樹的過程中,有的時候會發生大樹根部損壞或樹干損壞等情況的發生,這樣也對大樹移栽的成活率造成了非常致命的威脅。因此在對大樹進行整體移栽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多帶一些土壤的移栽大樹,此外盡可能地讓土壤形成一個大的球狀,同時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將大樹底部的根用繩子固定好,盤成大球狀就能夠很好地避免在大樹運輸的過程中出現其根部松散的問題,也能夠進一步預防大樹移栽死亡,提高移栽成功率。
如果單從移植樹木的生理角度闡述,對于大樹移植而言,無論是出生天然的移植樹木還是后期人工培育的移植樹木,實際上都具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同的特征,也就是在生長過程中實際上都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如果對兩種不同的樹木以相同的立地條件下,陽坡和陰坡的樹冠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對大樹移植操作之前應該首先標記出大樹向陽的位置,其次借用鉛筆或者蠟筆在樹干向陽位置做上一個簡單的標記,這樣能夠為后期的樹木移植提供一個參考依據,在進行移植大樹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實際上是交通因素,因此也需要盡量選擇交通最為方便的大樹進行移植操作,這樣也可以大大減少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大樹損壞的問題,盡可能降低工作的難度。大樹移植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園林綠化和養護過程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生態綠化環境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綠色發展中有相當大的關聯度,因此務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認真對待園林樹木移植和養護工作[2]。
在大樹移植的過程中實際上離不開對土球的保護,因此在大樹進行移栽移植的過程中務必要對土球的規模規格做出一定的數據量化要求。一般來說土球的大小作為移栽樹木樹干直徑的8~10 倍之間,同時對土球的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其厚度在樹木移植樹干直徑的5~6 倍之間,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樹在移植的過程中尤其是在移植后期出現生長速度非常緩慢,甚至是移植的季節不合時宜的情況下,就需要匹配相應的情況,適當情況的增加土球的規格,這樣做既是為了更好地確保土球的完整性,與此同時還能夠讓移植大樹的過程中其樹根盤不易受到損傷,因此這對大樹移植過程中的土球規格就要有相應的要求,務必要選擇一些粗細適中、質地結實的繩子對大樹進行捆綁包扎[3]。
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對大樹的樹木進行移植前一般需要對樹木進行有效的澆灌,而且還需要等到澆灌的水分在完全滲透并且處于一種半干的狀態的時候,再展開操作,在掘苗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根據土球的大小規格,以此判斷挖掘的總體范圍。一般情況下是將大樹根部作為中心,然后圍繞此中心120cm 半徑作整體的挖掘范圍,之后再沿著規定的外圈對其樹根進行挖掘操作,在挖掘的時候,通常會選擇使用手鋸來鋸斷其中較粗的那些根系,這樣做可以很好地防止樹的根部出現劈裂的情況。此外在進行挖掘的時候,也要將內側根作為選擇的第1 步,由內到外,待側根被完全挖斷之后再進行緩慢的切斷其主根,然后再用草袋對這個大樹進行有效包扎和固定操作。
一般情況下對大樹進行挖掘和移植操作之后,還要做好后續的大樹保護工作,尤其是要防止大樹移植以后出現傾倒的情況。為了預防這一現象,首先需要設置一些防倒的基本設施來固定樹干,并對其進行有效支撐,當樹干得到支撐以后,再對樹木進行定期澆灌,如果不及時采取防倒裝置措施,數目就會因為澆水過后由于土壤自身發生了沉降而導致樹木傾倒發生,在這些防止樹木傾倒的措施中,通常會采取比較典型的有捆綁打地樁和設置一些支柱等等操作,此外還可以根據樹木的具體生長情況來給予綜合的考慮,最終選擇比較科學合理的防倒措施。
夏季由于大樹自身的溫度比較高,對大樹進行移植后一般也需要選擇適當的遮蔭的措施,如此做法實為更好地確保樹體的水分充分,而要確保樹體有充分的水分,一般來說會采用遮蔭網對移植樹木的樹干進行遮蔭,從而有效減少整個樹木因暴曬而導致其水分蒸發流失,尤其是在高溫情況下用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預防。除此之外還要對樹木進行及時的噴水操作,如此才能夠有效保障整個樹體內部的水平衡,相反如果在寒潮天氣移植的過程中,還要在移植方案中確定防寒的相關工作,最大限度保護整個樹體,從而避免寒潮對其造成的基本傷害[4]。
在大樹移植后水肥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而言在移栽之后需要馬上對其進行一次澆水處理,并且將其根部徹底澆透。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在澆水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生根的營養液,從而幫助移植后樹木的根系盡快地恢復正常工作,讓其得到良好的生長,澆水肥的頻率一般是間隔兩三天時間,有的也會間隔7d 左右進行一次澆水處理,之后逐漸地延長澆水周期,這樣也能夠進一步減少樹體總體的水分流失,從而有效的提升移植樹木的總體成活率。有經驗的人常常會采用一些抑制蒸騰劑的方式對整個移植樹木進行噴灑,在整個移植樹木定植成活之后,后期也會選擇一些根外施肥的方式和澆濕水肥的形式來解決,水肥的管理時間通常會在半個月范圍之內。
在移植大樹成功后剛開始的生長的速度相對于之前一般都會有所降低,實際上這也表現出移植樹木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有所下降,除此之外,一旦樹干遭受到病蟲害的威脅時也會極速地降低移植后樹木的生長效率和生長能力。因此在常規的操作過程中,也需要對移植成功后的大樹進行一定的病蟲害預防,通常情況下,會通過對移植受到損害的樹皮進行外部的包扎,并且采用一定的消毒方式對其進行消毒處理,從而防止移植后的大樹再次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另外研究表示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通常為了全面深化的預防一些病蟲害的工作,通常也需要學習和掌握一些種植大樹過程中的生物學特征規律和病蟲害防治的方法,從而確保相關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
總而言之,園林綠化大樹移植以及養護工作在我國城市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扮演著非常深遠的意義,這個技術實際上也伴隨著整個城市化進程過程中逐漸成為不可替代的一種技術要素,它不僅提高了整個樹木的總體成活率,也為我國的園林綠化的建設奠定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城市綠化和居住周圍環境的綠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不斷探索和精進大樹移植的具體有效方法以及養護措施,既可以做到對環境的迅速美化,補充城市里大樹少的弱勢,也能讓地球上綠植合理有效的分布,維護好生態環境長此以往才能更好地造福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