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嶺
(菏澤學院,山東菏澤 274015)
近年來,我國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建成了一大批擁有獨特魅力的美麗鄉村,產生了示范效應,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帶動了社會各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18 年4 月23 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指出,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和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廣浙江省好的經驗和做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為實現鄉村振興和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的具有重大而深遠影響的戰略判斷,成為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最大的時代特征和時代總依據。
在此大背景下,菏澤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按照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強化農村基礎設施投入,搞好村莊分類綜合整治,轉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和中國美麗鄉村首創地。2003 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和實施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2005 年,習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8 年,安吉以“兩山”理念為引領,率先提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10 年,浙江總結推廣安吉經驗,開始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美麗鄉村建設成為“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2.0 版。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有些地方在發掘和保護原有生態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區域特點或民族特色,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斷豐富生態文化的時代內涵。通過實施文化便民惠民悅民工程,建設農村文體廣場、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農民書畫院、村文史博覽室、群眾文體娛樂組織等,使村民文化生活常態化、多樣化。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甘泉街道長塘村在建設中保留了12 個自然村落的原有風貌。房屋內部是現代化設施,屋外是綠化美化帶來的生態美景。村里投入200 多萬元建設公共活動、健身活動場所,建設“三字經”展示墻、莊臺文化墻、廉政廣場、家風長廊等,弘揚文明鄉風,倡導中華美德。
有些地方通過積極轉變生產生活方式,開展綠化美化凈化、推廣清潔能源、實行垃圾無害化處理等環境綜合治理措施,對農村人居環境進行功能化改造和景觀化提升,不斷完善鄉規民約強化管理和保護,實現了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北京市近年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完成鄉村綠化美化2.42 萬畝,建成40 處進得去、有得看、留得住的村頭片林,打造了美麗鄉村風景線。
部分地方結合自身的特色,抓住國家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機遇,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豐富的人文積淀,讓文化產業、生態產業同步發展。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甘泉街道長塘村推進“田園+生態”“農業+鄉村”“琴箏+文旅”等產業深度融合,帶動當地人就業、創業。
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轄兩區七縣和兩個省級開發區,面積12239km2,戶籍人口1025.4 萬人。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菏澤市是山東的農業大省,耕地面積為82.83 萬hm2,人均0.08hm2,超過一半多的人口在農村,美麗鄉村建設勢在必行。
2018 以來,菏澤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通過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垃圾、廁所、污水綜合治理等手段,積極推進村莊綠化亮化美化,打造一批美麗村落、美麗庭院、美麗田園。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修復和傳承,打造一批集鄉土建筑和鄉村民俗為一體的綜合性、活態化鄉村博物館。實施農村公路提升工程,推進路域治理,加快“四好農村公路”建設,將農村公路打造成靚麗的鄉村風景線。2018—2020 年三年期間,全市共新改建農村公路9398km,共完成改廁55.7 萬戶,新改建農村公廁2424 座,完成1490 個村莊污水治理,實施危房改造共1.6 萬戶?!奥烽L制”“河長制”“林長制”全面實施,新增造林面積35.6 萬畝,農村全域衛生保潔市場化長效機制基本建立。積極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扎實推進殯葬綜合改革,移風易俗持續深化。70%以上的村達到美麗鄉村建設B 級標準,共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52 個、市級美麗鄉村199 個。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2.2.1 建設資金來源單一,投入不足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來保證。菏澤市是山東省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財政緊張,建設資金難以足額配套到位。雖然近幾年中央和省里無論配套資金還是政策扶持資金量都很大,但和廣大鄉村建設的需求比起來,就顯得杯水車薪了。另外,菏澤市大部分鄉村的村集體自身經濟薄弱,農民收入低,合作社不發達,也制約著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因美麗鄉村建設很多是公益性項目,即使如農業、旅游等產業項目也因回報周期較長,回報率不高,不能有效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2.2.2 鄉村規劃引領不足
美麗鄉村建設中必須堅持規劃先行,需要科學的規劃進行引領:①存在對鄉村規劃重視不足,鄉村規劃不詳細或未確定的情況下開工建設,存在邊干邊看的現象,甚至變更規劃頻繁,規劃統籌引領作用沒有充分有效發揮;②鄉村規劃科學性不足,沒有總體規劃和局部詳細規劃,未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沒有充分挖掘鄉村文化元素,生搬硬套,缺乏鄉村特色;③土地要素受制約。由于用地指標控制越來越嚴,而規劃的實施需要土地配套,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用地規劃是一個關鍵。
2.2.3 環境整治成果維持難度大
環境整潔是美麗鄉村建設成效的主要指標。而要鞏固環境整治的成果,卻面臨諸多困難:①鄉村百姓衛生意識薄弱,衛生習慣差,雖然村民切實感受到了鄉村環境美化后帶來的福利,但長時間保持良好衛生環境有一定困難;②公共設施維護難。公共設施建好后的日常維護也是一項不小的資金支出,由于資金等方面原因,公共設施的維護和修理往往得不到及時的實施,使鄉村環境受到影響;③鄉村存在亂搭亂建現象。雖然農村亂搭亂建的現象得到了有效制止,但如果沒有系統可行的鄉村規劃和長效管理機制,隨時會出現反彈。
2.2.4 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經濟支撐不足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農村產業經濟的支撐。當前菏澤市農村產業經濟對美麗鄉村建設支撐不足:①菏澤市農業主要是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新農村主導產業難培育,農業經濟落后,農民增收渠道不寬,收入較低,村級集體經濟薄弱;②一些新型農村產業規模過小,產業化優勢發揮不足;③菏澤市農村農業相應高素質人才短缺,新型農民綜合素質待提升。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菏澤市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村莊整合、道路硬化和污水處理等為切入點,集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改廁、危房改造、新改建農村公路、污水治理等7 大專項行動。扎實開展路域、水域、村域、鎮域等“四域”環境綜合整治和田園、庭院、校園等“三園(院)”環境美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夯實“路長”“河長”“村長”“街長”責任。深入開展“小手牽大手、愛護環境你我他”活動,新打造美麗鄉村示范片區、美麗鄉村、綠化村居。
菏澤市開發區岳程街道經五路沿線的6 個社區,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發展落后,生活環境差。街道黨工委高點定位,統籌規劃,辦事處與設計專家和社區干部、群眾代表一道對社區內的每條街道、每個角落、每塊荒地進行了認真規劃設計,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之上,準確定位社區區域功能,按照編制設計規劃,將鄉土風、田園風、黨政風等融入其中,以“印象郝莊、田園楊董、宜居高莊、休閑東孟、生態西孟”等設計理念,形成“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規劃方案,在各項政策的支持下,郝莊、楊董、西孟、大高莊等社區駛上了美麗鄉村建設快車道。
菏澤市在建設美麗鄉村基礎上,想盡辦法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增強村集體經濟的持續造血功能。通過深挖當地特色文化,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特色產業、休閑旅游等結合起來,實行土地由村合作社統一管理,整合資源,打造品牌,發揮產業規模優勢。鼓勵村民利用閑置農房改造成主題民宿、特色餐飲等項目,增加農民收入。通過舉辦節會、巡演等活動,配套發展民宿經濟及餐飲等業態,做足“看、吃、住、游”的文章,做到既重“面子”扮美家園,又重“里子”增加收入,全力集聚人氣,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菏澤牡丹區李村鎮通過特色熱帶水果種植,主要種植火龍果、皇帝蕉、芒果、柑橘、百香果、油蟠桃、山竹等三十多種熱帶優質果品。按照“合作社+農戶+科技”的產業經營模式,依托牡丹區黃河風景游覽區建設,打造集有機熱帶果品種植、觀光體驗、旅游采摘為一體的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區。目前,水果種植基地可提供約200 個就業崗位,該項目日接待游客超千人,采摘果品供不應求。
菏澤市單縣浮崗鎮全面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圍繞浮龍湖生態旅游度假區,在美麗鄉村打造中,堅持規劃先行,聘請北京的規劃設計公司,對村莊進行整體設計,建設清農驛站、體驗式手工作坊、休閑廣場、特色農產品小市場、村史館、生態餐廳等。并鼓勵動員群眾進行民宿改造。經過幾年的建設,整個浮龍湖生態旅游度假區已經帶動周邊11 個村發展鄉村旅游業,為附近村民提供了近千個就業崗位,在提高人居環境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群眾走上致富之路。
菏澤市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注重挖掘歷史鄉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傳承保護承載鄉愁的特色地段、特色建筑和特色文化符號。深化“一村一品”群眾文化活動,持續培育一批內涵深厚、韻味獨特、各具特色的鄉土民俗活動品牌,避免“千村一面”。一棵老樹、一座老宅子、一棟古戲樓……都承載著鄉愁,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積極發展曲藝藝術,民間傳統藝術,挖掘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鄆城縣努力打造“水滸故里”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與水滸故事相關文化建設加緊建設完善。充分利用這些具有區域性特色的文化與農業觀光、鄉村旅游等相關產業實現融合對接,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品牌,吸引了國內外大量游客來此觀光游覽,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文化價值與經濟運行完美統一。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堅持規劃引領:①鄉村規劃應具有科學性,在鄉村規劃制定中應堅持長遠計劃,要在縣、鄉鎮總體規劃基礎上,做好鄉村總體規劃。在規劃設計上,應充分結合當地的特色特點,多征求本地鄉鎮干部和當地村民的意見,使做出的規劃具有地方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現象;②在規劃執行過程中應嚴格按規劃來,不能隨意變更,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基層黨組織應充分發揮自身先進性,做好各方面組織協調工作,扎實有效做好規劃引領、強化基礎配套和綜合整治。在保證政府財政投入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企業資金的參與,完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夯實鄉村治理根基。另外,村民既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力軍又是受益者,他們久居農村,更了解村情,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應多方征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應加大農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的力度,大力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計劃工程,把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積極轉變農民生活方式。同時應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充分發揮農家書屋、村文體活動室、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等的作用,弘揚農村優秀文化。通過開展道德講堂、“和諧五星”“文明新風進萬家”等評選活動,引導農民破除陳規陋習,提倡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力發展富民產業是農民致富增收的核心,是建設美麗鄉村的物質基礎保障。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各村集體應當結合自身村情實際,依托現有資源,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探索新型產業經營模式,在此基礎上做大做強二三產業,全力實施“一村一品”培育工程,走出一條符合實際、富民強村的發展路子。
“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流以成江?!?,菏澤市將依托各村產業特色和文化特色,充分發揮美麗鄉村樣板村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點連線帶面,著力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游的精品村、重點村、特色村,在生態美、百姓富、產業旺、文化興的美麗鄉村建設的道路上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