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從忠
摘 要:為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對大豆生理性狀、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在大豆上進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葉面噴施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與清水對照相比,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處理增加大豆產量626kg/hm2,增產率36.01%,增值2771.8元/hm2,產投比25.7∶1,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同時,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大豆葉色濃綠,葉大且厚,無黃葉,病害發生少,籽粒飽滿,色澤光亮。
關鍵詞: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大豆;生物學形狀;產量;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 S143.7+1;S56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5-0086-02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糧油作物,是重要的植物蛋白來源[1]。大豆是需肥量較大的作物,整個生育期間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鉀及鈣、鎂等大量元素,同時還需要鐵、硼、錳、鉬、鋅、銅等微量元素,如缺乏某種元素,會出現不同癥狀并造成減產。大豆對微量元素較為敏感,微量元素中鉬、硼、錳對大豆生長發育影響較大。鉬和硼都能促進根瘤的形成和生長,增強固氮能力;鉬還能促進大豆植株對磷的吸收、分配和轉化,并能增強大豆種子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力。大豆需硼量較高,硼既是大豆生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同時還能增強大豆的抗逆性。錳對大豆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長和發育都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對根瘤的形成和固氮發揮作用外,還對葉綠素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大豆所需微量元素能否得到滿足主要取決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其他環境條件。例如,低洼地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上種植大豆,最容易缺錳;缺鐵癥常發生在石灰性土壤上,土壤pH在7.5~8.5時施鐵有效;與缺鐵相反,大豆缺鉬癥常發生在土壤pH<6的酸性土壤上;泥炭土、腐殖質含量高的低洼地帶有時需要施銅[2-4]。為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對大豆生理性狀、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5-7],筆者在大豆上進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葉面噴施田間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安徽省廬江縣盛橋鎮盛橋村,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試驗點位于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整齊,土壤肥力一致,屬潮土,質地壤土,耕層厚20cm,通常地下水位2m。0~20cm耕層土壤養分含量為有機質17.45g/kg、全氮1.32g/kg、有效磷34.12mg/kg、速效鉀181.20mg/kg、水溶態硼0.23mg/kg、有效錳20.51mg/kg、有效銅2.64mg/kg、有效鐵23.05mg/kg、有效鋅0.86mg/kg,pH 7.9。前茬作物小麥,產量7620kg/hm2。一年二熟,小麥—大豆輪作。
1.2 試驗材料 供試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劑,Mn+Cu+Zn+B+Mo≥100g/L),由安徽養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提供。供試作物:大豆,品種為中黃13,抗逆性好,豐產性穩產性好,籽粒大,高油,中熟。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1:當地習慣施肥+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處理2:當地習慣施肥+噴施與處理1等量等次清水;處理3:當地習慣施肥(不噴施任何液體)。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30m2(6m×5m),四周設1m以上保護行。各處理基追肥及田間管理措施均同大田一致。
1.4 試驗方法 當地習慣施肥是基施45%復合肥(15-15-15)300kg/hm2,追施2次尿素各75kg/hm2。處理1:在當地習慣施肥的基礎上,全生育期共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2次(花期8月5日和鼓粒期9月1日)。每次取該產品原液0.9L/hm2對清水450kg/hm2(稀釋500倍),稀釋混勻進行葉面噴施。處理2:在當地習慣施肥的基礎上,全生育期共噴施清水2次(時間同處理1),用清水450kg/hm2葉面噴施。處理3:在當地習慣施肥的基礎上,不噴施任何液體。
1.5 田間管理 試驗地于2019年6月22日整地,采用機旋耕方式。6月23日施基肥、播種,播前豆種用2.5%的適樂時拌種防治大豆根腐病和線蟲病(25g拌10kg豆種)。基施45%(15-15-15)復混肥300kg/hm2,播種量為90kg/hm2,采用機條播方式,行距20cm。播種后當天用50%乙草胺乳油2.25kg/hm2對水750kg/hm2噴霧封閉除草。7月20日用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1%甲維鹽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1次;8月13日,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mL+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50g/hm2+1%甲維鹽乳油750mL/hm2對水450kg/hm2噴霧,防治蟲害1次;初花期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3kg/hm2對水450kg/hm2防治大豆病害1次。2019年夏季干旱少雨,對試驗田夏大豆生長造成了不利影響。于7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別追施尿素75kg/hm2,10月8日收獲,單收單打,實收計產。收獲時,每處理選擇代表性3點,計算單位株數,同時每處理每點連續取5株,3點合計15株,進行室內考種,計算單株莢果數、每莢粒數、百粒重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大豆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由表1可知,各處理生育進程一致。由表2可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對大豆的生物學性狀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增加大豆株高、株莢數、莢粒數、百粒重,與噴清水相比,株高、株莢數、莢粒數、百粒重分別增加4cm、6.5個、0.12粒、0.2g;與空白相比,株高、株莢數、莢粒數、百粒重分別增加7cm、8.4個、0.16粒、1.65g。由此可見,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有效改善大豆的成產因素,同時大豆葉色濃綠、葉大且厚、無黃葉、病害發生少、籽粒飽滿、色澤光亮。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與清水對照比,大豆葉面噴施安徽養正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產量增加626kg/hm2,增產率36.01%,差異達顯著水平,增產效果明顯;與清水對照比,大豆葉面噴施安徽養正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凈增收2771.8元/hm2,產投比25.7∶1,經濟效益明顯;同時,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大豆葉色濃綠,葉大且厚,無黃葉,病害發生少,籽粒飽滿,色澤光亮。
參考文獻
[1]金貞玉,楊春雨.淺談我國大豆栽培技術現狀及提高種植效益的解決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8(3):11-12.
[2]李瓊,常世豪,楊青春,等.微量元素防治大豆黃葉效果簡報[J].大豆科技,2020(2):27-29.
[3]昝亞玲,王朝輝,毛暉,等.施用硒、鋅、鐵對玉米和大豆產量與營養品質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0(1):252-256.
[4]王艷,孫杰.鋅、錳、鉬微量元素營養對大豆產量品質的影響[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2):116-119.
[5]馮乃杰,孫聰姝,宋柏權,等.調節劑對大豆產量形成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J].大豆科學,2007(5):700-704,712.
[6]韓效釗,吳云,曹慧平,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對大豆生物學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1(4):58-59.
[7]秦君,楊春燕,谷峰,等.黃淮海地區大豆產量及其穩定性評價[J].中國農業科學,2013(3):451-462.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