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再芳


摘 要:為了篩選出適宜雁門關地區種植的雜豆新品種,提高雁門關地區雜豆產量,2017—2018年對引種的11個雜豆品種包括綠豆、紅蕓豆、紅小豆進行了對比試驗,考察不同種類雜豆品種的適應性、農藝性狀特性及產量等。結果表明:綠豆品種以汾綠豆5號、1015-38-1、晉綠豆9號的產量較高,分別為1738.5kg/hm2、1679.25kg/hm2、1665kg/hm2;紅小豆品種以汾小豆2號、晉小豆2號、汾小豆3號的產量均較高,分別為1805.25kg/hm2、1686kg/hm2、1617kg/hm2;紅蕓豆品種品以金蕓3號、英國紅蕓豆的產量均較高,分別為1898.25kg/hm2、1740kg/hm2。以上雜豆品種生產性能較好,產量較高,可在雁門關地區進行推廣種植。
關鍵詞:雁門關地區;雜豆;新品種;篩選
中圖分類號 S6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5-0090-03
雜豆種植是我國推動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效益提升及產業升級的重點發展方向。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加關注營養均衡和飲食健康,而雜豆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獨特的保健功效,已成為人們日益追捧的重要消費品,并由此推動了食品工業對雜豆的需求,加上由于畜牧業發展拉動飼料工業發展,飼料用雜豆呈現上升趨勢[1]。山西省雜豆年種植面積約20萬hm2,占全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8%~10%,占全國食用豆種植面積的5%;總產量3500萬kg,占全省糧食產量的5%左右,占全國食用豆產量的6%,居全國前列。山西是我國食用豆的主產區和優勢產區,同時也是主要出口基地[2]。雁門關地區是雜豆主產區的重要產區。在山西省,尤其是北部高寒、冷涼地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雜豆的生長。
當前,我國雜豆產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大宗糧食作物與雜豆作物結構不合理。由于水稻、玉米、小麥等大宗糧食產品的國家支持政策的不斷強化,雜豆生產受到糧食補貼政策的擠壓,雜豆種植面積占糧食播種面積的比重呈現下降態勢。二是科技進步水平較慢,制約了雜豆生產能力的提高。與大宗糧食作物相比,雜豆產業科技進步緩慢,雜豆的良種、良法研究、推廣不夠,單產水平較低,品質差,產后缺乏加工,機械化水平較低,生產效率較低,在與大宗糧食作物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3,4]。三是勞動力投入大、經濟效益不高,嚴重影響了雜豆的產業發展和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在雜豆專用品種培育與產業化開發項目上,針對高產高效的科技需求,以良田、良種、良法、精深加工的綜合配套為核心,重點突破雜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技術,挖掘產業潛力,能夠增加雜豆產業經濟效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增強國民健康素質[5]。我國雜豆產業由于資金投入少,許多優良種質未能得到開發鑒定,品種退化嚴重,新品種推廣緩慢。這些諸多因素嚴重影響到雜豆產業化發展,難以形成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因此,通過雜豆品質、特性研究評價,篩選鑒定出適應雁門關地區的新品種,為雜豆高效生產奠定基礎,已成為雜豆產業化發展亟須解決的問題[6-8]。
為了篩選出適宜雁門關地區栽培的優良雜豆品種,提高雜豆生產的經濟效益,筆者于2017年引進11個雜豆品種(品系)進行了田間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引進的雜豆品種(品系)共計11個,其中綠豆有晉綠豆9號、晉綠豆6號、汾綠豆5號、汾綠豆6號、黑珍珠綠豆、1015-38-1等品種(系)6個;紅小豆品種3個,分別為汾小豆2號、汾小豆3號、晉小豆2號;紅蕓豆品種2個,分別為英國紅蕓豆、品金蕓3號。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7—2018年在雁門關地區(朔州市紅旗牧場)山西省農科院朔州分院試驗基地進行。該試驗地地勢平坦,肥力中等,灌溉方便,土質為沙壤。試驗田土壤基礎肥力見表1。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不設重復。試驗前整地施肥,試驗期間不進行追肥,同一管理措施均在同一天內完成。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地上部農藝性狀包括株高、單株粒重、主莖分枝數、千粒重,隨機選取10株長勢均勻的植株進行測定。成熟風干后測定籽粒實際產量。
1.4 數據分析 數據采用Excel 2003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綠豆品種的產量及其構成因素 由表2可知,綠豆參試品種產量在1100~1900kg/hm2,其中汾綠豆5號的產量最高,2年均值為1738.5kg/hm2,產量排名第2、第3位的為1015-38-1、晉綠豆9號,2年均值分別為1679.25kg/hm2、1665kg/hm2。汾綠豆6號產量稍低,晉綠豆6號、黑珍珠綠豆產量較低,均不適宜推廣種植。
2.2 不同紅小豆品種的產量及其構成因素 由表4可知,參試綠豆品種產量在1500~2000kg/hm2,其中汾小豆2號產量最高,2年均值為1805.25kg/hm2;產量排名第2、第3位的為晉小豆2號、汾小豆3號,2年均值分別為1686kg/hm2、1617kg/hm2。汾小豆2號、晉小豆2號、汾小豆3號等3個品種的產量表現均較高。
2.3 不同紅蕓豆品種的產量及其構成因素 由表6可知,品金蕓3號產量最高,2年均值為1898.25kg/hm2;英國紅蕓豆次之,2年均值為1740kg/hm2。
3 小結與討論
通過2017—2018年試驗,11個雜豆品種在相同的生態環境條件下,綜合其產量水平、農藝性狀等各方面的特征,綠豆具有推廣價值的品種有汾綠豆5號、1015-38-1、晉綠豆9號等3個品種,適宜在雁門關地區種植;紅小豆汾小豆2號、晉小豆2號、汾小豆3號等3個品種產量及綜合性狀表現優良,均具有推廣價值;紅蕓豆的品金蕓3號、英國紅蕓豆等2個品種的農藝性狀較好,且產量較高,適宜在雁門關地區種植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創云,李永虎,鄧研,等.山西省功能農業現狀與未來[J].土壤,2018,50(6):1094-1099.
[2]賈璟琪,李富忠.山西省功能農業發展研究[J].農業現代化,2017,253:85-87.
[3]李愛榮.冀西北雜豆產業現狀、問題與對策[J].雜糧作物,2005,25(4):281-282.
[4]田靜,范寶杰.河北省小豆、綠豆生產研究現狀及發展建議[J].河北農業科學,2002,(3):59-64.
[5]殷麗麗,邢寶龍.晉北地區不同蕓豆品種(系)的適應性評價[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9,21(4):151-157.
[6]梁天剛,蔣文蘭,樊曉冬.北大營示范場黑麥草引種與品比試驗研究[J].草業學報,2001,12(4):77-84.
[7]鄭敏娜,李蔭藩,梁秀芝,等.晉北地區引種苜蓿品種的灰色關聯度分析與綜合評價[J].草地學報,2014,22(3):631-637.
[8]陳喜明,王鵬科,韓云麗,等.13個苦蕎國家區域試驗品種(北方組)的豐產、穩產性評價分析[J].種子,2009,37(5):122-12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