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君


摘要:目的:探討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鎮痛效果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麻醉,觀察組使用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比較兩組麻醉情況、術后疼痛評分。結果:觀察組的麻醉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2h、術后6h、術后12h、術后24h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鎮痛效果良好,減少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緩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超聲引導;神經阻滯;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鎮痛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0.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1-039-01
股骨頸骨折絕大多數是由于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患者的低能量創傷造成[1]。該疾病是常見的病癥等[1],臨床上常采用髖關節置換術,以及股骨頭壞死、局部骨腫瘤臨床上也常采用髖關節置換術。在髖關節置換術中麻醉方式及麻醉藥物、手術操作等軍隊髖關節置換術造成影響。相關研究表明[2]:神經阻滯麻醉等區域麻醉逐漸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但是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鎮痛效果的影響研究較少[3]。因此,本文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對象開展研究,探討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鎮痛效果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60-75)歲,平均(67.78±4.48)歲;病程14-75個月,平均(36.05±6.08)個月;觀察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60-75)歲,平均(67.78±4.48)歲;病程11-76個月,平均(36.24±6.17)個月。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多功能監護儀對病人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對照組:給予常規麻醉。限采用丙泊酚(生產廠家: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2)、舒芬太尼(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阿曲庫溴銨進行誘導,再采用七氟烷符合芬太尼(生產廠家:江蘇華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508)進行持續泵注。
觀察組:采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應用便攜式B超儀,將線陣探頭頻率調整在7~10MHZ,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將上肢貼在身體兩側,盡量保持放松。隨后對患者進行B超掃描,尋找出最佳穿刺點并進行定位、穿刺,隨后注射1%利多卡因(北京紫竹藥業公司,國藥準字:H11022388)+0.25%羅哌卡因(雅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225),待B超掃描患者神經組織完全被藥物浸透后停止注射。
1.3 觀察指標
(1)兩組麻醉情況。記錄兩組起效時間、鎮痛連續時間 、及局部麻藥使用劑量,并進行對比;(2)術后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VAS:1條10cm長的直線,兩端分別表示無痛和劇痛,患者在直線上標記1點,以表示疼痛程度。0分:0cm,無痛,無任何疼痛感覺;2分:1-3cm,輕度疼痛 ;4分:4-6cm 中度疼痛;6分:7-10cm,重度疼痛,疼痛劇烈。
1.4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麻醉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麻醉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2h、術后6h、術后12h、術后24h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髖關節置換術主要在隔著、骨性股骨頭壞死等患者中應用,該類患者絕大多數為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種慢性疾病,且身體各方面的技能、免疫功能等下降,對于麻醉刺激的耐受力較差,因此麻醉的選擇則顯得尤為重要[4]。近年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觀察組的麻醉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效果顯著。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2h、術后6h、術后12h、術后24h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髖關節置換術中采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鎮痛效果良好。臨床研究表明: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麻醉,屬于一種新型的、區域麻醉技術,在超聲引導下找到準確的穿刺針位置,對腰叢神經,骶叢神經進行阻滯,從而達到麻醉的作用。既往研究表明:采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能夠將手術區域的血流狀態改善,提高組織供養,從而減輕應激反應,最大程度上降低炎性反應。該麻醉方式在超聲的引導下,能夠明確局部結構,盡量減少神經和血管的損傷,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且該中方式麻醉鎮痛效果持久,對周圍血流動力產生的干擾較小[5]。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鎮痛效果良好,減少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緩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鐘劍平, 何紹旋, ZHONGJian-ping, 等. B超引導下腰叢-坐骨神經阻滯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應激反應及術后鎮痛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7, 16(12):1234-1237.
[2]秦金玲, 孟波, 李曉瑜, 等. 星狀神經節阻滯對中老年患者術后注意力與執行功能的影響[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9, 38(3):260-264.
[3]楊建兵, 王浩杰, 嚴峰. 超聲引導下腹股溝上區髂筋膜阻滯技術在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鎮痛應用[J]. 中國醫師雜志, 2019, 21(4):589-591.
[4]朱小兵, 吳論, 彭學強,等. 超聲引導腰骶叢阻滯聯合鼻咽通氣道用于合并肺部及腰椎疾病高齡患者髖關節置換術的可行性[J]. 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7, 37(7):856-858.
[5]吳茜, 陳明兵, 萬里, 等. 不同麻醉方式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早期預后影響的比較[J]. 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8, 38(8):899.
重慶市彭水縣人民醫院麻醉科 40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