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由華東地區期刊協會聯盟組織開展的“華東地區期刊·優秀欄目”評選結果公布,《檔案與建設》期刊《學術園地》欄目榮獲“優秀欄目”獎。《檔案與建設》自1984年創刊以來,始終在檔案學界具有重要影響,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江蘇省一級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刊。《學術園地》欄目作為傳統欄目,開設30余年來,始終保持較高的學術水準,注重理論創新、科技創新,展現我國檔案學研究的新成果、新發展,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欄目文章多次被權威學術媒體轉載、摘錄、引用,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此次獲獎充分體現了《檔案與建設》編輯部堅持“學術立刊、內容為王”原則、突出檔案期刊特色、強化品牌欄目建設、增強期刊核心競爭力的辦刊成果,進一步提升了期刊知名度,增強了期刊影響力。 (邵澍赟)
1月5日,江蘇省檔案館副館長趙深、二級巡視員鄒華召集省館鑒定利用處人員舉行檔案鑒定工作專題研討會,研究省檔案館檔案鑒定工作。鑒定利用處處長姚軍匯報了鑒定利用處成立以來的檔案鑒定工作情況、館藏檔案鑒定情況以及檔案鑒定組織架構、鑒定工作思路和方法等,與會人員進行了討論。趙深強調,省館要調整館鑒定工作領導小組,以全宗為單位成立相應的鑒定工作小組;要以五個全宗單位開展試點,春節前召開一次鑒定劃控試點工作推進會;要繼續摸清館藏到期檔案數量,修訂完善鑒定工作制度、流程以及內網平臺系統設置;要適時向社會公布一批開放檔案目錄,可以采取全省聯動,形成江蘇的一個特色品牌。 (李 軍)
1月14日至17日,政協淮安市八屆五次會議、淮安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淮安市檔案局、市檔案館及市農房辦聯合各縣區組織舉辦的“淮安市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成果展”正式展出。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市長陳之常等市領導參觀了展覽。本次展覽分為“高位推動 政策護航”“環境改善 生態宜居”“喬遷新居 生活祥和”“產業帶動 百姓致富”“文脈傳承 留住鄉愁”五個部分,采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地展現淮安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農房改善作為惠民利民的重要使命、推進美麗淮安建設的重要支點、加快發展轉型跨越的重要抓手,順應農民現實期盼,推動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持續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取得的顯著成效。 (顧 文)
近日,南京市棲霞區委副書記孫愛軍一行到區檔案局館實地調研機構改革后的檔案工作和新館建設情況。孫愛軍實地參觀了建設中的檔案新館,詢問了建設進展情況,并至現辦公地點調研了檔案查閱大廳、檔案庫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詢問區檔案局館的現狀,查看檔案保管利用情況。會上,區檔案局館主要負責人詳細匯報了區檔案工作開展情況。孫愛軍對區檔案局館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改革創新不停步,在現有的良好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二是要以國家級標準開展建設工作,尤其是新館建成之后,從硬件到軟件都要達到國家級要求;三是要做好檔案隊伍建設,要在事業發展中同步實現干部成長;四是要重視思想政治建設。 (孫 蕾)
2020年12月22日,盱眙縣委副書記高為淼到縣檔案館調研工作并召開工作會辦會。高為淼實地調研了縣檔案館查檔室、庫房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廳,對查檔利用情況、館藏情況和館藏珍貴檔案進行了詳細了解。高為淼對盱眙檔案工作提出了“爭一流、走前列”的總體要求,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全市檔案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以迎接省對市縣國家綜合檔案館業務建設評價工作為起點,全面提升檔案工作法治化、信息化、同頻化、共享化水平。高為淼要求,一是盡快建好檔案新館;二是扎實做好檔案業務建設評價基礎工作;三是加快推動檔案工作開放化;四是努力創建盱眙檔案工作特色品牌;五是縣有關部門繼續關心支持檔案工作,形成合力,推動盱眙檔案事業更好發展。 (徐國平)
2020年12月28日,泰州市高港區副區長李新美實地察看區檔案館改造現場。高港區檔案館主要負責人匯報了區檔案館功能布局,高港區機關事務管理局主要負責人匯報了項目進展情況。李新美要求抓緊做好土建裝修掃尾工作,加快實施智能化建設和檔案設備配備并推動盡早投入使用。高港區檔案館改造項目是2020年高港區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土建裝修已基本完工。 (俞德斌)
2020年12月23日,“南京市檔案館青年干部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分別在南京市江北新區檔案館、建鄴區檔案館舉行。近年來,南京市檔案館通過與高校聯合舉辦檔案專業培訓班、實施“能力提升計劃”、與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互派青年干部學習交流等形式,拓寬人才培養鍛煉渠道,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質,一批青年檔案人才嶄露頭角。江北新區是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制度、人才、管理等全方位創新的先導區。建鄴區檔案館是全國數字檔案館室“雙示范”單位,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南京市檔案館青年干部實踐基地”應運而生。基地揭牌后,南京市檔案館首批兩名青年干部也同時到崗,南京市檔案館與江北新區檔案館、建鄴區檔案館的合作也進入實施階段。
(徐廣虎)
近日,在2020年蘇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暨社會體驗站骨干培訓班上,蘇州市檔案館被蘇州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聯合評選為2020年度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優秀體驗站。2020年,在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的同時,蘇州市檔案館共舉辦各類未成年人實踐活動21場,參與人數近千人次。先后舉辦了“金榜題名——館藏清宮檔案里的故事”“古人生活系列”“《我是檔案迷》游戲書探秘”等特色活動。同時,蘇州市檔案館積極創新,推出了兩場“文明互鑒——蘇州市對外交往禮品展”線上直播活動,借助短視頻平臺,將館內展覽移到線上,讓孩子們足不出戶獲得更便捷的觀展體驗,收獲了學生和家長的廣泛好評。 (池景彥)
2020年12月23日,常州市檔案館組織召開《常州檔案》期刊創刊五周年座談會。市檔案館、各轄市(區)檔案館、城建檔案館、家譜檔案館、《龍城春秋》期刊編輯部、江蘇理工學院、常州工學院代表及特邀代表等二十余人應邀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市檔案館宣傳開發處介紹五年來辦刊的具體情況,對《常州檔案》的創刊經過進行回顧、梳理;《常州檔案》執行主編對2020年度的編輯工作進行總結,介紹了欄目設置、編輯流程、來稿作者分布和期刊發行情況。與會人員積極發言獻策。常州市檔案館副館長、《常州檔案》主編張步東在講話中表示,經過五年的摸索,《常州檔案》以其獨特的定位,搭建了一個溝通行政管理者、業界實踐者和學界研究者三者相互交流的平臺,日漸走向穩定、漸趨成熟,成為常州檔案領域專業性最強、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交流平臺之一,也是檔案業務學習、研究成果交流分享的重要平臺。 (楊 寬)
1月8日,連云港市工投集團下屬五大鹽場(徐圩、臺南、臺北、灌西、青口)檔案接收進市檔案館工作圓滿完成。此次接收的五大鹽場1949年至1998年期間檔案共5848卷,詳細記載了五大鹽場成長發展歷程,十分珍貴。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百業待興,江蘇省積極利用沿海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鹽業經濟,成立省鹽業公司,既解決百姓生活用鹽和工業用鹽需求,又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檔案接收進館工作中,市檔案館始終堅持依法治檔的原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鑒定和審核,館領導親自帶有關處室同志前往進館單位調研走訪,開展現場服務指導,利用電話和微信等多種方式進行答疑解惑,確保進館檔案的規范完整。 (顧 峰)
近日,鹽城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表彰大會,鹽城市檔案館榮獲集體三等功,副館長趙弘邁獲評個人三等功,信息技術處處長曾正軍獲評先進個人。自鹽城市創建文明城市以來,市檔案館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部署,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履行好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臺賬資料組副組長單位的職責,長期派出一名副館長和一名處長在市創文辦集中辦公,牽頭負責全市創文臺賬資料的指導、收集、分類、整理、審核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了臺賬資料的數字化掃描、制作和上傳。積極協助掛鉤幫扶的慶康社區做好走訪活動,組織黨員干部進行義務勞動,做好衛生、交通執勤、創建宣傳等工作。 (張永濤)
近日,宿遷市稅務局、洋河酒廠、泗陽縣紀委等7家單位順利通過省檔案工作“五星級”測評。評審專家組對照測評標準,實地查看全宗卷、檔案庫房、陳列室等建設情況,對申報單位創建工作進行了嚴格、細致的現場測評。經綜合評議,測評組認為:7家單位高度重視檔案工作,能夠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切實加強檔案工作軟硬件建設,組織管理、基礎業務、信息化建設、開發利用等各項工作基礎扎實,專、兼職檔案員業務素質高、服務意識強,檔案開發利用成果顯著,檔案工作整體水平較高,符合省檔案工作“五星級”標準。 (高 研)
近日,在蘇州市未成年人成長檔案工作表彰大會上,太倉市3家單位獲評“未成年人成長檔案工作優秀試點單位”、39名未成年人獲評“未成年人成長檔案工作優秀建檔個人”,居蘇州前列。太倉主要做法是:一、推動“黨建+公益”新模式。堅持以黨建引領,構建以檔案部門為龍頭,教育系統為主體,學校、村(社區)黨組織為支撐的成長檔案工作體系。以20多名黨員志愿者牽頭,組建“陽光蘭臺”志愿團隊,深入校園、村(社區)開展公益培訓和服務。二、構建家校合作新路徑。制定未成年成長檔案建設實施方案,倡議學生、家長共同參與成長檔案建設。三、營造建檔宣傳新氣象。以“記錄成長足跡、守護圓夢之路”為主題,開展成長檔案專題宣講。打造成長檔案五色精靈形象,拍攝成長檔案宣傳片,在校園滾動播放。印制宣傳海報、制作成長檔案宣傳手冊和檔案用品,全市范圍內宣傳建檔成果,免費發放成長檔案用品2萬余份。 (熊菲菲)
近日,連云港市贛榆區檔案館積極開展農村土地確權檔案紙質和數字化掃描件進館驗收工作。此次檔案移交包括鄉(鎮)級綜合類、村級綜合類、“一戶一檔”檔案實體,共計約188000卷,同時移交掃描電子版、案卷級目錄等。區檔案館多措并舉確保檔案進館的有序進行:一是領導重視土地確權檔案進館工作;二是土地確權檔案實體驗收;三是全文數據校核。此次農村土地確權檔案接收進館,不僅能確保區農村土地確權檔案的完整、集中、安全,還將進一步豐富館藏內容,同時強化檔案館建立覆蓋民生的檔案資源體系,為全區民生檔案服務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陳召艷)
2020年,鹽城市大豐區檔案館積極工作、勇擔重任,共接待破產改制企業檔案查檔78批次,236人次,利用檔案為破產改制企業職工辦理退休、提高待遇,為維護社會穩定、服務民生作出了貢獻。2017年,為了方便企業下崗職工查檔,區檔案館主動作為,將改制破產企業清算組移交的檔案及經信委下屬改制破產企業的檔案全部接收進館,用1年的時間全部整理規范,使改制破產企業檔案得以有效保護和利用。2018年,改制破產企業47241冊會計憑證、1191冊會計賬簿、439冊會計報表、4000余卷文書檔案等全部整理規范進館,夯實了破產改制企業檔案的“大基礎”。自2018年以來,大豐區檔案館先后為760余名破產改制企業職工提供了可靠的檔案依據,使他們如愿辦理了退休、工傷鑒定等手續,及時、足額享受到國家相關政策。 (張敏弛)
2020年,盱眙縣檔案館扎實做好“一戶一檔”工作,為高質量推動農房改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精心”組織,狠抓制度建設。成立縣鎮兩級檔案管理中心,配備專班。出臺《盱眙縣農房改善“一戶一檔”檔案管理實施細則》,制定《農房改善檔案收集保管制度》《農房改善檔案歸檔要求》等制度。二是“用心”提升,狠抓能力建設。定期組織開展業務技能培訓,邀請市農房辦專家進行業務指導,安排縣內業務骨干開展專題輔導。舉辦全縣農房改善“一戶一檔”技能大比武活動。三是“細心”管理,狠抓規范建設。實行清單管理,圍繞“一戶一檔”進城、入鎮、留村三種類型,印發5000余份材料袋,列出檔案收集清單,實行清單化銷號管理。聯合第三方進行審核,確保檔案更規范、更精準。目前已審核各鎮街40余批次、共計4176卷臺賬資料,列出整改清單326份,收集完備4116卷,整理裝訂3872卷。 (徐國平 劉雪松)
2020年12月27日,江蘇省檔案館組織專家評估組對寶應縣檔案館創建省5A級數字檔案館工作進行測評驗收。縣檔案館館長王天彬圍繞省5A級數字檔案館創建情況作專題匯報,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系統演示。評估組在審閱材料后,查看數字中心機房和檔案庫房,并實地進行檢查指導。評估組認為,寶應縣檔案館申報材料齊全、成績突出,對照《江蘇省數字檔案館等級評估細則》評定總得分為99.2,各項指標均符合5A級標準,一致通過評估。 (陸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