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日格勒
摘要:通過兩年來結合蒙西醫治療痤瘡的病例進行整理、總結、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痤瘡蒙醫辯證結合西藥治療及護理方案,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難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今后蒙醫辯證結合西藥治療痤瘡提供研究方向。
關鍵詞:痤瘡;蒙醫藥;西藥;蒙西醫;辨證論治
【中圖分類號】R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1-087-02
引言:痤瘡影響個人外貌,易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并導致睡眠障礙、焦慮和抑郁,對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眾所周知目前西醫治療痤瘡口服西藥療效顯著,其主要方法抗生素、維A酸、抗雄激素藥物、糖皮質激素等對肝腎血液有一定毒副作用,未系統規范使用或長期依賴甚至可出現血脂升高、內分泌紊亂、致畸、抑郁等嚴重副作用,西醫外用藥物使用不當對皮膚刺激性較大,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可繼發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疾病。蒙醫治療痤瘡主要口服蒙藥,蒙藥具有毒性低、結構多樣、能夠有效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等諸多優點,但同樣弊端在于顯效較慢,患者配合度較差,因此如何尋找到一種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療痤瘡方案已然成為了人們迫切關心的問題,蒙西醫結合治療痤瘡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本文對近年來臨床中蒙西醫結合治療治療痤瘡進行總結并對其優勢和前景進行分析,同時為蒙西醫結合治療痤瘡臨床應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1診斷
1.1蒙醫診斷標準:痤瘡蒙醫病名為色布赫(或巴達哈),是齊素熱(血熱)或加之協日烏蘇引起,可合并粘(細菌)、郝如海(蟲)感染[1]。好發于青春期年輕人自身血熱旺盛,加之飲食起居不規律,比如熬夜,缺乏體育鍛煉,常食用辛辣食物,飲水不足,外用化妝品等引起清濁不華,病血增多,病邪沉積于皮毛而發病[2]。蒙醫依據三診要點(問病史,查看舌象、尿象、臨床表現,把脈)診斷寒熱虛實情況。(1)協日烏蘇偏盛型:癥見皮疹稍癢,色不鮮,反復發作或形成膿腫、囊腫,大便干結,脈浮數,舌質紅苔黃,尿色黃,脈細數。(2)齊素熱(血熱)偏勝型:丘疹色紅或有癢痛,或有膿瘡,伴口渴喜飲,大便秘結,面紅,脈弦滑,舌質紅,苔薄黃,尿赤黃而氣味大。(3)夾粘(細菌)、郝如海(蟲)型:丘疹色紅,癢痛,或有膿皰,伴口渴喜飲,舌苔薄紅,脈細快。
1.2西醫診斷:痤瘡(acne)是一種常見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好發于青春期男女[3]。
2臨床治療:
2.1蒙醫治療:蒙古族醫藥學(簡稱蒙醫藥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在吸收藏族醫學、印度醫學部分理論及中醫學有關知識,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4]。蒙醫根據辨證施治,個體化調節體質,提高免疫力,毒副作用小,是減輕患者心身壓力的綠色療法。治療痤瘡,以治療胃火,促進清濁代謝,清血熱,燥協日烏蘇,順氣通便,清肝火為治療原則選用蒙藥方劑,從疾病根本上給予治療,有效防治疾病復發及患者肝腎功能受損。辨證用藥:早服宕西(五味清濁散+六味安消散)3~5g、哈日十二味或瑪納格西(哈日十二味散+六味安消散)用以調胃火,清血及希拉熱,順氣通便;午服紅花清肝十三味丸3g、血熱旺盛者加服烏蘭十味散或熱哈熱格棍斯勒,促進清濁代謝,清肝火;晚服土茯苓七味湯散5g,癥狀嚴重者加服三子散或文冠木四味湯散,以清血熱,燥協日烏蘇1~2次/d。
2.2西醫治療:西醫是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口服及外用藥物治療(應用抗生素類、維A酸類和抗雄激素藥物、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物理治療。痤瘡的治療應當根據患者情況綜合考慮,對其進行分級、聯合及維持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情況及時調整,體現個精準治療原則。一般輕度痤瘡以局部治療為主,如外用維A酸類藥物、過氧苯甲酰、抗生素、壬二酸、硫磺洗劑等;中度痤瘡常需要聯合系統治療,如聯合口服抗生素、女性患者可聯合方醋酸環丙孕酮。重度痤瘡除外用藥物外,可選用口服異維A酸,對炎癥性丘疹膿皰較多者,也可聯合系統應用抗生素,個別重度炎癥者可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部分患者可用光動力療法。在癥狀得到改善后,不應立即停藥,可進行維持治療以防復發,維持治療方案包括局部外用維A酸、過氧苯甲酰等,維持治療往往需要3~6月[5]。
2.3蒙西醫結合治療
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情況及時調整,體現個精準治療原則。輕度痤瘡單用蒙藥治療以清血熱,燥協日烏蘇,順氣通便,清肝火為治療原則選用口服蒙藥;中度痤瘡蒙西醫結合治療,口服抗生素一至二周炎癥好轉后以促進清濁代謝,清血熱,燥協日烏蘇,順氣通便,清肝火為治療原則繼續口服蒙藥三至五周;重度痤瘡蒙西醫結合治療,系統使用外用藥物,口服抗生素兩周后維持治療以胃火,促進清濁代謝,清血熱,燥協日烏蘇,順氣通便,清肝火為治療原則繼續口服蒙藥一至兩月。如治療效果未達標延長口服蒙藥維持治療。
2.3.1蒙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2.3.2輕度痤瘡:早服瑪納格西3g;午服紅花清肝十三味丸3g、烏蘭十味散3g;晚服土茯苓七味湯散5g 3周為一個療程,前三天加服三子散1~2次/d。
2.3.3中毒痤瘡:口服鹽酸多西環素片0.1g日2次 1~2周炎癥好轉后繼續口服蒙藥:早服哈日十二味3g;午服紅花清肝十三味丸3g、烏蘭十味散3g;晚服土茯苓七味湯散5g、珍寶丸3g 3周為一個療程。
2.3.4重毒痤瘡:外用藥物:夫西地酸軟膏早一次、阿達帕林凝膠睡前一次點涂于患處??诜}酸多西環素片0.1g日2次 1~2周炎癥好轉后繼續口服蒙藥:早服宕西(五味清濁散+六味安消散)3g;午服紅花清肝十三味丸3g、熱哈熱格棍斯勒3g;晚服文冠木四味湯散3g、珍寶丸3g 3周為一個療程。
3.0蒙西醫結合治療前景和挑戰
蒙醫學作為傳統醫學他在認識人體以及認識疾病的角度均與現代醫學有著區別現代醫學是一種對抗醫學。而蒙醫學是尊重人體有自愈能力的調理型醫學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采取的方法完全與現代醫學不同以宏觀的角度認識人體以尊重矛盾的特殊性辨證論治的方法治療疾病。在治療功能狀態的疾病未病方面有著特殊的優勢。在《黃帝內經》中提到“上功治未病”這就是說技術最高的醫生在發病之前進行調節治療即避免了人體受到疾病的損害。蒙醫也是如此以預防為主的調節治療。蒙藥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 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是中華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6]。蒙藥制劑是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為蒙古民族的繁榮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蒙醫藥有著完善的理論體系,豐富的治療手段,對常見病、疑難病有著明顯的療效,在預防、保健中也有一定優勢[7]。在蒙醫院中,需要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明確的研究方向,推動蒙藥制劑和現代科學技術結合,開發研究新技術,發揮蒙藥制劑在蒙藥上的優勢,發揮蒙藥制劑室自身優勢。蒙藥屬于天然藥,毒副作用小,符合市場發展需求[8]。蒙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明顯、復發率低、藥物毒副作用小,遠期治療價格較低,實現了經濟實惠、環保節約,可持續發展的治療辦法,這和整個世界倡導的環保、綠色、低碳理念是不謀而合。藥物毒副作用小而價格便宜可使更多的人服用他從而更好的造福人類。所以結合蒙醫臨床應用的前景是被普遍看好的。
蒙西醫結合治療的發挑戰是在于國內絕大多數人還不了解蒙醫藥所以蒙醫還在比較小的范圍內發揮作用。同時蒙藥材及蒙成藥標準較少、蒙藥產業化進程較慢、缺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等束縛了蒙藥的發展[9]。為此我們今后的任務應該是大力宣傳蒙醫蒙藥做大量的蒙醫科普工作。讓更多的人認識并了解蒙醫蒙藥應用蒙醫蒙藥。為國人乃至全世界廣大患者服務讓人類應用這種環保、綠色、低碳的醫學最終達到蒙醫藥造福人類的目的。
4.0結論
痤瘡及痤瘡后遺癥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痤瘡的發生發展有了進一步認識。但因為痤瘡好發于面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因此找到一個安全、有效、經濟實惠的治療方式迫在眉睫。蒙醫藥治療痤瘡臨床療效好, 辨證施治, 個體化調節體質, 提高免疫力, 毒副作用小, 是減輕患者心身壓力的綠色療法。西醫治療痤瘡口服抗生素起效較快,但對肝腎血液有一定毒副作用, 外用藥對皮膚刺激性略大, 有一定程度的損傷。故蒙西醫結合治療在臨床應用中可以有機配合、互相補充、這樣往往能獲得更高的療效,蒙西醫結合就跟蒙醫和營養的結合醫院,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社會趨勢,并不存在什么學術之爭、領域之爭,只是治療、康復過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所以后期關于此種治療方案的推廣應用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分析。
參考文獻
[1]蒙醫學編輯委員會.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607.
[2]額爾敦畢力格,王德.蒙醫對痤瘡的認識[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8,24(09):69-70.
[3]張建中, 高興華.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4]王芳,王辛宇,楊敏.蒙族藥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OL].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1-7[2021-02-25].
[5]張建中,高興華.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6]杭蓋巴特爾.蒙醫藥臨床應用現狀與前景[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0,16(07):16-17.
[7]白娜仁.淺談蒙藥制劑室生存發展和前景[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4, 20(3):42-43.
[8]額爾敦陶克套.探索蒙藥制劑室生存發展和前景[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19,8(04):262-263.
[9]劉程惠,胡文忠,何煜波,姜愛麗,徐國凱.中華民族醫藥——蒙藥的發展歷史與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2):11476-11478+11536.
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 內蒙古浩特市 0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