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鄔美花 華東
摘要:上海市是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最早的地區,因此這個城市需要對居家養老社區衛生資源的配置工作引起高度重視,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文章在研究過程中主要針對上海居家養老社區衛生資源配置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探討了解決上海居家養老社區衛生資源配置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資源配置;居家養老;社區衛生
【中圖分類號】R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1-183-01
一、上海居家養老社區衛生資源配置的問題
(一)社區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問題
首先,高校缺乏對社區衛生專業教育的重視。當前,上海地區高校缺乏對全科醫生培養的重視,從而使輸送人才的質量不能得到保障。例如,高校還未組建全科醫生師資隊伍,全科教學水平較低。另外,很多學生缺乏對全科醫生的實際內容進行進一步分析,同時還未意識到全科醫生在社會醫療服務水平提升方面發揮的重要意義,從而使他們失去了學習全科醫生教育內容的興趣。久而久之,會直接影響上海居家養老社區衛生服務的水平。
其次,社區衛生服務培訓呈現出落后性與長期性的特點。若醫生僅憑借短期培訓成為全科醫生,不能豐富自己的全科醫學知識。而在社區中工作的大部分醫生均是通過短期培訓成為全科醫生,很少有醫生以“5+3”模式成為全科醫生。為了使醫療水平得到大大提升,全科醫生不僅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而且還需要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另外,社區醫生的全科素養較低,不能在日常醫療工作中更好的使用醫學培訓知識。同時,醫務工作人員為社區群眾服務的意識較低,導致醫療服務水平較低。
(二)社區衛生物力資源配置問題
首先,社區衛生服務設備配置質量較差。以前上海市衛生局頒布了有關社區衛生服務配置的文件,在這些文件中明確提出,社區需要結合具體發展情況和人們需求準備足夠的醫療設備,比如理療設備、心電圖及康復設備等。然而上海市社區服務中心依然出現服務設備配置欠缺的問題,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不能進行CT檢查、胃腸鏡檢查等。
其次,家庭病床工作需要的硬件和小型醫療器材器械配置不合理。一般狀況下,社區老年人是家庭病床服務的主要對象,這些老年人往往有慢性疾病,社區站點家庭醫生為這些老年人進行醫護工作過程中,需要使用動態心電圖儀、便攜式彩超等一些小型醫療器材器械,從而可以快速解決患者的突發情況,進而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但是,社區的家庭病床工作還未準備這些小型醫療器材器械,直接影響了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
(三)社區衛生財力資源配置問題
首先,社區衛生財力投入數量缺乏穩定性。社區衛生服務是一個準公共產品,因此,公共財政在衛生方面的投入,既需要確保社區衛生服務中,基本醫療服務能夠更好的治療常規疾病與常見病,與此同時,還需要鼎力支持與推動公共衛生服務的順利進行,從而可以讓每個社區群眾享受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其次,政府對衛生投入時,數量方面呈現出隨意性。盡管政策明確規定“衛生經費增加不得少于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然而當前衛生投入還沒有與財政經常性構建緊密聯系,通常是根據人頭數量進行撥付,同時根據具體工作需求撥付一些專項經費。所以,基于福利增加的前提下,財政需要加大對公共衛生服務投入力度,經過擬定投入標準,非常有必要增加投入經費。
二、解決上海居家養老社區衛生資源配置問題的措施
(一)社區衛生人力資源存量調整
首先,高校要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人才培養的力度。在2016年我國有關部門明確指出構建與發展全科醫生制度,但當前社區全科醫生的數量不能使人們的要求得到滿足。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需要擔負教育人、培養人的重大使命,積極培育大量全科醫生。例如,高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引薦優秀的全科型教師,這樣可以使教學水平得到大大提升;另外,高校還需要為學生準備大量醫學讀物,保證學生可以進行大量閱讀;高校需要參考其他高校全科教學的經驗,同時結合學生的要求完善教學手段,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其次,經過培訓可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素質。上海市區需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培訓,如此一來是醫務工作人員的全科素養得到大大提升。社區可以聘請全科專家,制定和研究培訓方案。同時,社區還需要為專家提供有關評價工作人員醫療水平的信息,從而使培訓方案設計的更加科學合理。
(二)調整社區衛生物力存量
首先,將社區醫療設備進行有機整合。當前,社區醫療設備還未完善,為了提升醫療服務的水平,有關人員可以從縱向與橫向兩個方面加強對社區醫療設備方法的結合,確保自己具有足夠設備,同時減少采購成本。當前,上海市非常支持醫聯體建設,現在徐匯區已經全面開啟“全專云”診療系統的使用,該系統可以直接預約二三級醫院進行輔助檢查,基于這種狀況下,社區可以實現資金的最大化使用,從而使患者的看病要求得到滿足。
其次,科學管理家庭病床。家庭病床工作是社會服務提供上門服務的工作。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社區醫生逐步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醫療服務。因此,有關人員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科學管理家庭病床。一是有關人員需要加強和社區服務組織機構進行交流與溝通,促使他們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從而可以得到大量小型醫療設備;二是有關人員需要加強對家庭病床的管理,使家庭病床工作服務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三)社區衛生財力資源存量調整
首先,強化各級財政投入責任,優化投入制度。為保證社區可以均衡發展,政府需要全面評價每個社區的衛生事業發展狀況,從而投入更多的財政資金。同時,政府還需要依據區域經濟發展水準,適當調整資金投入方案。針對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政府需要適量減少資金投入;針對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政府需要增加資金投入的力度,從而提升這個區域的醫療發展水平,最終使醫療資源得到公平、公正的分布。
其次,提高對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成本計算的重視程度,關注公共衛生服務的特殊性。公共衛生服務是社區衛生服務不可缺少的主要構成內容,其和基本醫療處于相同的地位,是組成社區衛生服務的兩個板塊,同時其與基本醫療又存在明顯差異,公共衛生不再把社區就診患者當作公共衛生服務對象,而是將整個社區居民當作服務對象,提供的服務方式包括坐診與上門服務兩種類型。
結論
總而言之,上海市需要結合自身社區資源分配的實際狀況,研究與制訂衛生資源分配的最佳方案,保證醫療服務的服務質量。如:上海市可以從人力、財力及物力等方面,優化與創新上海居家養老社區衛生資源分配方案。
參考文獻
[1]唐立健,王長青,錢東福.老齡化背景下社區衛生機構資源配置和服務供給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20,013(002):33-39.
[2]陳燕,孫統達,黃金銀,等.寧波市基本養老服務資源配置及均等化程度調查[J].區域治理,2019.
上海市浦東新區老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市浦東新區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