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清水
楊帆與尚可是大學同學,讀書的時候因為一件事成了鐵哥們兒,畢業那天,他倆發誓今后要互相幫助,這份哥們兒情不能斷。
單說楊帆,畢業后決定回家鄉創業,他在自己家后院建了個簡易牛舍,一茬養個四五十頭,一年養兩茬,一年下來能賺個三四十萬,干了幾年多少有了點積蓄。
時間長了,楊帆覺得傳統養牛技術不行,活兒又臟又累,也不成規模,再怎么沒白天沒黑夜地干,也賺不了大錢。但是,想建一個現代化的養牛場談何容易?場地加上配套設備,他這幾年攢下的積蓄根本不著邊兒,想找人借錢,能找誰呢?他倒是想到過尚可,可是又不好意思開口。
這天晚上,楊帆正在家里看電視,突然電話響了,接起來一聽是尚可。尚可告訴他,自己明天去赤峰,路過他家,想見一面。
楊帆放下電話,心里既高興又犯嘀咕。高興的是幾年不見的哥們兒終于要見面;犯嘀咕的是,之前跟尚可聯系過幾次,哪次他都說忙,尚可畢業后回老家開了兩個超市,忙得腳打后腦勺,看來也賺了不少錢。
想到這里,楊帆叫來媳婦,跟媳婦商量去縣里的飯店招待尚可,不能掉鏈子。他媳婦知道,丈夫這是要面子,原來讀大學的時候,楊帆家里條件比尚可好一些,尚可有的時候吃了上頓沒下頓,都是楊帆接濟他。
第二天上午,一輛桑塔納轎車停在了楊帆的家門口,楊帆兩口子急忙出來迎接,尚可下車一把握住楊帆的手:“哥們兒,好想你呀!”隨后就是一個擁抱。
楊帆媳婦忙說:“快進屋吧。”兩個人這才進了屋,高高興興地嘮了一會兒。楊帆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說:“哥們兒,咱這是農村,沒啥好吃的,走,咱們去縣城。”“說啥呢?你把我當外人了吧?我哪兒也不去,我就想吃嫂子做的小米飯,再弄點青菜蘸醬。”
好說歹說,尚可就是不同意去縣城,見拗不過他,楊帆只好叫媳婦做飯去,他則帶著尚可看看小院。兩個人來到后院,尚可見到一排牛舍,里面有二十幾頭牛,就問:“你這幾年養牛效益不錯吧?”
“小打小鬧也發不了大財,在院里養牛環境也不好。”
“怎么不擴大規模呢?”
這句話可說到楊帆心里去了,他也沒有隱瞞,就說自己的確想建個現代化牛舍,可需要很多錢。楊帆想張口說借錢的事,可話到嘴邊,一想,還是算了吧,俗話說哥們兒之間別借錢。
說話間,楊帆媳婦把飯菜端上了桌,小雞燉蘑菇、排骨燉豆角、小蔥拌豆腐……尚可瞧著這一桌飯菜高興極了,吃得可香了。見尚可吃得高興,楊帆多喝了幾杯酒,越說話越多,就說起念大學的時候,尚可的生活費太少,每次去食堂打飯,只夠買二兩米飯和一份青菜,有一次,楊帆幫他打飯,偷偷在米飯里藏了一個雞腿,那頓飯,尚可是哭著吃完的,后來,兩個人就成了鐵哥們兒……
楊帆媳婦瞧著尚可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知道丈夫的話太多了,就悄悄捅了捅楊帆。這時候,尚可說:“我看出來了,你想大干,有氣魄。我這幾年運氣不錯,開超市賺了點錢,咱倆合伙辦一個養牛場吧。”楊帆一聽高興極了。
尚可接著說:“哥們兒,你做個預算,建一個現代化養牛場需要多少資金,再算上買第一茬牛的錢,還有飼料等費用。我看這么辦,建養牛場和買飼料的資金由我出,以后買牛咱倆各出一半,利潤對半分,你看行吧?”
“那你可吃虧了。”
“咱是哥們兒,我只管拿錢,其他全由你負責。”
不久,一個現代化養牛場建成了,不僅飼料打捆、添草喂料、飲水自動化,就連清糞也機械化了。尚可投入一百二十萬建場,又匯款二百萬買牛,二十萬買飼料等。楊帆也投了二百萬買牛。楊帆兩口子想,一定要把牛養好,得對得起尚可的信任。他們整天在場里忙,看著小牛長得膘肥體壯,想象著牛出欄數鈔票的美好情景,心里禁不住樂開了花。
天有不測風云,誰也沒想到一場災難落在了他們頭上。當地傳染牛五號病,來勢兇猛,不知是防疫措施不到位還是什么原因,楊帆的養牛場也被傳染了,盡管千方百計救治,還是死了九十多頭牛。
楊帆趕緊打電話叫尚可過來一趟。尚可接到電話馬不停蹄地趕到養牛場,看到兩百多頭牛只剩下一半,楊帆唉聲嘆氣,他媳婦哭哭啼啼。
尚可好言相勸:“事已至此,急也沒用。”楊帆蹲在墻角帶著哭腔說:“忙活大半年,賠了兩百來萬,真是老天爺不長眼。”“哥們兒,別著急,俗話說‘家稱萬貫,帶毛的不算’,馬有轉韁之病嘛。不要著急,天無絕人之路,我來想辦法。”
尚可臨走時告訴楊帆:“所有的損失我一個人承擔,再買一百頭牛補上。這回買牛的錢我想辦法湊齊,你就別拿了。”楊帆心里七上八下的,連連說:“這可真是的……”
沒過幾天,尚可就匯來了兩百萬。楊帆總結經驗,不僅聘用一個獸醫搞好防疫,而且購進大量母牛,自繁自育,降低成本。再加上市場牛肉價格大幅上漲,到第三年第二季度,不算存欄的幾十頭母牛和牛犢,凈賺了三百二十多萬,效益非常可觀,他決定去找尚可結一次賬。
楊帆開車來到尚可的家。尚可媳婦在家,說尚可去銀行還貸款去了。他心里一驚,不是說他發達了嗎,怎么還借貸款呢?尚可媳婦告訴他,超市資金鏈斷了,去年養牛場出事,買牛匯的兩百萬都是抵押住宅房產貸的款,現在到期了,銀行催得緊。楊帆一聽,臉一紅,心里覺得很慚愧。
尚可回來了,楊帆立馬把養牛場這兩年的運轉情況說了,他拿出一張銀行卡說:“這里是四百六十萬。其中你買牛投資四百萬,除去瘟疫損失一百萬,剩三百萬,這兩年共盈利三百二十萬,每人分一百六十萬。”接著又拿出一張卡說,“這是死掉的那些牛的五十萬本金,還有盈利十三萬,一共六十三萬。”
“死掉的哪來五十萬?還盈利?”
“哥們兒你聽我說,這事我都不好意思說出口。”原來,因為那場瘟疫,養牛場死了九十多頭牛,可是楊帆在家養的五十頭卻安然無恙,當時他媳婦一再說,家里養的又不是合伙的,有這些還能抵一下自己那份損失。楊帆一想,也說得過去,如果萬一尚可打退堂鼓了,自己也好有本錢接著干。沒想到,尚可沒讓他出一分錢,這讓他無地自容。所以他這次來之前跟媳婦商量,損失兩人平攤,把自家養的也算到養牛場里。楊帆最后說:“請你原諒,是我不夠哥們兒意思。”
尚可說:“這筆錢你得也是情理之中的,咱們是哥們兒,有啥原諒不原諒的,再說你這不是把損失都賺回來了嗎,這些錢你都收起來,用于再生產吧。”
“那,你那些貸款怎么辦?”
“車到山前必有路。”
尚可一邊說著,一邊從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哥們兒,你看,我剛收到的好消息,我的一個超市要拆遷了,馬上就能得到一大筆補償款,我不但能還清貸款,還能再投資擴建咱們的養牛場,還是你來當場長!還有,就是你們村黨支部、村委會沒少支持咱們的養牛場,我想從盈利中出錢給村小學捐二十萬元的圖書,你看行嗎?”
“行。我回去就辦。”說著,兩個好哥們兒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