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國家的復習、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科學技術的研究與探索,但是具體社會運轉中的事和物更是促使社會飛速發展的直接要素。因此,應用層面的強大是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在應用人才培養方面,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最為重要的培養范圍。作為我國兩大高等教育體系之一的高等職業教育,其核心本質就是為社會輸送高綜合素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也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社會發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國家、社會的持續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為此,國家、社會非常重要高等職業教育,近十幾年來,國家和社會從政策、資源等各方面都在盡力的支持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教育也因此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校企合作,就是針對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己任所建立的一種高質量的協作教育模式,在加強學校和企業聯系,促進學生提前熟悉社會工作實際狀況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雖然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經過十幾年的探索,規模、制度都在不斷擴大與完善,但是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在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局限性,亟需解決。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深入探討了如何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多樣化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實現高職人才培養成效的提升,希望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改革有所啟發。
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當前,從校企合作的模式上看,主要有訂單班、頂崗實習、職教集團和共建實訓基地這四種。訂單班是校企合作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模式之一,其主要模式就是一些大型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在目標院校中通過多種形式選拔簽約一批次的學生,并將其組成一個特定的自然班。而后在這個班級的教育管理、教學計劃以及教學實施等方面開啟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完成特定方面人才培養的目標,最終這些學生畢業后加入特定的企業。頂崗實習則主要指的是在校學生完成大部分的學校課程后,根據自身的專業方向和綜合技能,直接去對口企業的現場參與企業的運作與生產過程,理論聯系實踐,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專業對應的相關操作技能。職教集團則是由政府、學校和企業等各方成員共同組織形成的一個教育團體,在團體內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及合作發展的目的,以產學研作為合作的基礎。最后共建實訓基地則是學校以及相應對口專業的企業共同投入資源,建立一個實訓基地,以供學校的師生通過自身的參與和實踐,了解社會、行業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從當前的校企合作發展上看,當前的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在“雙型教師”培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合作模式也逐漸趨于多樣化,很好的帶動了創新創業教育在校企合作中的融入。
雖然上述可以看出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我們還是可以發現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從宏觀角度上看,當前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整體上缺乏政府有關部門的扶持和指導。很多地方上,政府在促進高職院校和當地企業的合作上,沒有為他們創設良好的環境,例如在企業稅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信息化設施建設等方面并沒有大力的予以優惠和扶持,使得校企合作多數是在具體的學校和特定的企業之間偶然性、隨意性的產生與發展,沒有整體的規劃,也就無法從政策宏觀角度上去把控,無法促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多樣化發展。另一方面,宏觀層面的扶持缺失,也使得校企合作在地域上發展不協調,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的快,經濟發展較為一般的地區發展的就慢。而從學校和企業這一微觀層面來審視校企合作,也存在著合作沒有頂層規劃,往往落于偶然性和隨意性。而這種“自由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對于校企合作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立是不利的。此外,在校企合作中,往往都是學校、企業之間的直接對話,缺少第三方的協調與服務。而學校、企業在組織結構、運作目標等方面都存在著差距,非常不利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質量運行,也就不利于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設。此外,當前的校企合作中,真正直接代表學生的聲音和思想并沒有在合作過程中占據一定的地位,亦即是說在當前的校企合作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并沒有得到徹底的落實。
我國的社會運轉體系中,政府往往扮演著主導方向的重要作用。同樣,在高職教育的校企合作中,要想真正持續的實現多樣化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與創新,我們必須借助政府力量,從戰略方向的層面來統籌調控。一方面,我們應該建議和提倡政府進一步完善關于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規章制度,加大相關優惠政策的出臺,積極提升學校和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的意愿。并且政府應該積極的引導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人才培養的方向等,以促使多樣化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真正的得以完善。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支持的力度,積極促進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市場化進程,并有效的進行區域間的協調發展,以及資源的統籌共享、調配,實現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整體式提升。最后,政府也應該積極的為引進發達國家優質的教育資源以及校企合作經驗提供平臺和機會,讓中國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技術和多元的教育經驗,以最終實現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多樣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創設與完善。
高職教育的校企合作,很顯然企業和學校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兩個要素。要想促進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升,我們也應該從企業和院校兩方面來下功夫。
企業方面,當前由于政府、社會等外界環境并沒有充分的引導企業真正意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很多企業往往都是因為迫于形勢的壓力或者形式上公司宣傳的需要,才進行表面層次的校企合作,一些企業甚至就沒有進行校企合作的意愿和認識。因此,首先我們應該從政府、社會的層面,引導企業樹立起正確的校企合作的認識和觀念。此外,在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我們也應該積極建立起企業行為指導監督委員會,以保障校企合作以及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真正貫徹落實。
院校方面,我們也應該積極促進院校教育改革,提升其自身的競爭能力。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基于自身的專業設置以及學生學情,創新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直接體現在了不同的辦學模式中。因此,學校應該促使辦學模式的創新多樣化,為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奠定基礎。其次,高職院校中應該設立專門的校企合作機構,設置專職的教育工作人員,以更好的對接不同企業,提升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效率和質量。此外,學校應該大力鼓勵“雙師型”的教師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教師這一校企合作的關鍵環節,來實現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最后,校企合作中,尤其是院校一方應該充分的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推行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實現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最終目標。
高職教育中,校企合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學模式。當前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關于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積極解決相關問題,進一步促進多樣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創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