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南京鼓樓房產集團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陳舊的工程質量管理形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工程品質的要求。以往的工程質量管理更加關注的是施工結束后的監管,而忽視了施工現場質量的標準化管理。而施工現場質量標準化管理是具有連續性的,不僅是對工程施工前期的預測還是施工現場的管控,還是最后的驗收,如果想做好質量管理更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其的重視。與此同時,要對質量管理體系做好統一的協調,實時對施工現場進行監察和監管。增強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讓項目可以更加高效的開展。
現如今,眾多的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工序煩瑣、施工工期較長、環境復雜,在施工現場容易受到很多外界影響,如天氣影響與社會影響。而且還有考慮到施工的器械、材料、施工人員、用工量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果在建設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沒有標準化的質量管理,就難以保障施工的有序進行和施工品質目標的完成。建設工程標準化質量管理有幾項重要的優勢。
其一,可以很好地節約成本。標準化的管理可以讓建設工程施工更加具有科學性,不管是在施工的前期準備中的方案設計、預算編制、工程造價、戰略部署等,還是在施工的開展中,都能夠保障建設工程項目的品質,并且可以幫助控制成本。在前期的預算編制中都會對施工的材料價格、材料的用量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在質量監督中,能夠更好地控制工程物料按照所規定的要求進行購買和使用,以免出現資源不必要的浪費,使資源可以被最大化的利用起來,為項目節約成本,增加收益。
其二,有助于責任的落實。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標準化體系,可以將每一個環節都能夠被量化,落實責任人,當項目施工中發生問題時,可以找到所負責的人員,能夠及時處理,并且追究其責任。這樣的管理機制,也給相關的負責人員無形中產生了一定的壓力,會讓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夠盡職盡責,按照項目所規定的流程和制度去完成工作。
其三,幫助項目環節管理的執行。建設工程中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有設計方案、執行計劃,在施工時需要按照已經制定好的流程進行施工,這種形式其實就是標準化的執行體系。施工現場標準化品質管理是工序管理制度的基礎。一般情況下,標準化的管理制度,不僅可以對施工中各個環節的流程進行確定,而且也規范了項目的執行標準,可以運用績效機制,推動建設工程的穩步開展,提升施工的整體水平。
其四,質量管理的精細化。從標準化質量管理中來看,需要確定一個衡量標準。這個標準需要所有人按照規定去執行,無論是一線的施工人員,還是上級的管理人員。在建設工程管理中要做到每一個工序更加的精細化。除此之外,也包含在項目竣工后的驗收標準。只有制定更加精細化的質量管理機制,才能保證項目施工的有序進行。
國內建設工程行業進展速度一直很快,其項目的規模和數量都在增加。因為工程資金投入比較大,整個工程建設難度也很大,那么在所規定的時間內和條件下保障工程的品質是最為關鍵的。如果建設工程的品質不過關,一方面會對工程建設過程和后期的使用的安全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對工程單位在社會中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對建設單位的聲譽非常的不利。因此,在建設工程中運用質量標準化管理是可以加強施工環節的規范操作,也可以增強施工的穩定性。標準化的管理在建設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接下來工程建設管理開展的方向。
建設工程標準化質量管理需要在國內相關工程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工程自身特點創建。建設工程的標準化質量管理其中包含人員的分配、施工管理、環節監控和管理標準。這些內容都可以幫助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讓建設施工更加的清晰明確,擁有更加完善的責任及管理系統。以下具體來說明這四點標準化管理內容。
2.1.1 人員分配標準化
根據整個工程的戰略部署和計劃,對所需要的崗位、人員能力、人員數量等進行標準化的分配。其中工作人員需要在工作前參加培訓,加強其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對標準化管理制度的明晰以及責任意識的培養。
2.1.2 施工管理標準化
對于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工序和施工結果設置標準流程和對質量的規范,這些都是對工程施工過程和驗收工程的監管標準。
2.1.3 環節監控標準化
這是對整個施工環節進行標準化質量監管,其中也含有對工作人員的職責、品質要求、解決問題的方式等多個方面的環節監管。
2.1.4 管理機制標準化
這是對整個施工建設的工作所制定的標準,讓項目建設有著清晰的施工目標,確定不同崗位的施工人員的工作權責,和施工行為規范。
在制定標準化質量管理后,需要對整個建設工程工作中的執行情況進行管控與考評,只有對加強管控,才能保障標準化質量管理能夠落到實處。需要工程的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探討一套相對于質量管理系統的考評系統和監管系統。將考評后的結果進行匯總、分析以及研究。如果覺得質量管理或者是監管管理與考評管理在實際執行中出現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使整個建設工程更加規范化。
在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施工周圍的環境、周圍民眾的生活與工作、施工時的天氣情況、工程施工的資金投入等。結合施工現場的情況來看,項目的管理需要運用動態管理模式,無論在項目的前提準備環節還是項目施工管理中,都需要進行相應的管控和管理。
在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質量標準化工作監管中,雖然很多制度都已經制定出來,但是在監管方面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從項目建設的整體來看,最需要注意的有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技術創新工作兩個方面。加強先進的管理與監管理念,并且可以提升監管工作的工作效果。
3.2.1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在建設工程的整體戰略部署來看,如果想要對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都能夠有效的執行,需要確保在施工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與實際施工相匹配。因此,需要對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做到全方位的分析和更加詳細的溝通,并且需要把能夠影響施工的所有外界因素考慮進去,以免出現其他問題。
3.2.2 技術的不斷創新
如果在建設施工中仍然運用的是陳舊的施工管理技術,對施工現場進行管控,可能會面臨施工環境受到一定的污染和損害,也可能會對周圍的民眾的生活與工作造成影響,這就非常不符合質量標準化現場施工的監管理念。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技術不斷進行分析和研討,結合以往在監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然后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保障施工管理技術能過夠幫助工程建設的推進,提升施工管理品質以及施工中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還能夠減少施工管理的資金投入,降低成本,提升工程的整體收益。更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為施工中會大量使用監管運輸器材,因此需要把在運輸過程中制造的廢物進行及時清理,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在對監理單位質量管理監管中需要對施工的設備和材料進行檢查,并且需檢驗總工程、分項工程的建設品質和驗收流程是否正規。與此同時,還需要確定監理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的相關責任說明,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對施工單位質量管理的監管是最為關鍵的。需要對工程施工是否有制定管理規范和責任落實;是否公示過項目品質目標的承諾書;是否創建了質量監管部門并且按照所制定的要求去執行;是否有落實施工人員的崗位職責;是否有落實管理人員的責任機制等。
在對建設單位質量監管工作中,需要對項目品質目標的承諾、對管理機構圖與現場施工情況進行比對,看是否達到所溝通的標準,并且需要在項目施工前做好施工招標工作、簽訂合同管理與設計方案的審查等監管工作。
綜上所述,在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增強質量標準化管理示范工程監管,不僅可以對整個工程進行規范化管理,讓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從項目的前期開始一直到驗收的監管中的所有環節,都需要按照所制定的質量標準化管理的要求進行施工,還可以增強施工的工作效率,也能有效的控制項目的成本,提高整個工程的建設品質。因此,要把質量標準化管理與監管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結合項目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對技術進行不斷完善和創新,能夠讓國內建設工程行業更加穩步地開展,讓建設施工更加規范,確保工程質量,造福民眾,給民眾提供更加舒適和安全的居住環境,推動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
收稿日期:20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