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豐 杜鵬飛 王群芳
(1.濰坊市市政工程和建筑業發展服務中心,山東 濰坊 261000;2.濰坊市奎文區北苑街道金都時代新城,山東 濰坊 261000)
第一,保證施工安全。安全是獲得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最大保障,是工程質量管理的第一要素,必須貫穿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同時,在落實安全管理理念的情況下能夠在整個工程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預防工作,并針對整個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第二,保證施工質量。質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建筑企業的生命。做好施工質量管理,不僅僅是體現在工程項目的使用壽命、結構穩定性、抗震性能、環保、居住舒適度、節能性能這幾個方面,而且質量和造價成本、安全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質量控制需要密切關注人、機、料、法、環境這幾個關鍵要素,通過科學的管理使質量控制目標得以實現。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規模的不斷擴大,所需要的施工材料總量也在增多,材料因素也是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具體的影響途徑如下:①施工材料匹配的合規性,建筑工程施工期間會使用到許多的施工材料,如水泥、鋼筋、集料、木材等,同類型材料在不同使用環節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異。如果某一個環節材料質量管理出現問題,那么也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效果;②材料質量管理情況,施工材料在進入到使用環節之前,需要經過采購階段檢查、進場前校驗、使用期間抽檢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管理要求,如果某一項內容出現問題,也將增加安全隱患,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建筑工程作業期間需要使用到各種類型的施工設備,如挖掘機、運輸車輛、起重機、鉆機等,而設備因素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響途徑如下:①施工設備擺放位置的合理性。部分施工設備的體積較大,其擺放位置如果不恰當,那么也將影響到其他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②施工設備操作的規范性。施工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遵循相應的操作順序,如果操作人員熟練度不足,導致一些誤操作的情況,不僅會干擾到作業活動的正常進行,而且會威脅現場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所有施工技術的順利實施都需要借助作業人員來完成,其管理水平也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有著直接的關聯性。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影響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①施工人員綜合操作水平。部分施工單位所使用的施工隊伍綜合能力相對較差,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相對較差,影響到工程本身的施工質量;②施工人員安排合理性。針對不同的施工環節,所需要的施工人員數量、施工工種也存在并不同,而施工管理計劃的不合理性也會造成人員冗余或不足的情況,從而增加施工期間的容錯率,影響工程施工質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影響因素中,環境因素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一環,其影響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如降雨天氣、降雪天氣、大風天氣等,這些都會給作業順利進行帶來較大影響,若沒有做好此類情況監督,提前做好準備,那么也將增加材料支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②內部環境因素影響,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涉及許多臨時設施,如用電、用水、支護、防火措施等,其管理情況也將直接影響到現場作業環境的安全性。
建筑工程屬于系統性較強的項目,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會使用到許多施工技術,如樁基礎施工技術、剪力墻施工技術、臨時支護技術、樓板施工技術等。而技術因素所帶來的影響性主要凸顯為以下幾方面:①施工技術選擇的合理性,每一個施工環節可選施工技術較多,對其進行選擇管理時需要考慮技術的經濟性、實用性,技術選擇不合理也會增加后續施工變更概率,增加施工管理負擔;②施工技術應用工序管理,施工管理活動需要落實施工技術的每一個工序,如果不滿足應用要求,也將增加施工的質量問題。
通過完善施工管理體系,有利于監督施工活動的推進過程,確保每個施工環節開展過程的有序性。在體系完善處理過程中,需要對原管理體系內容進行梳理,挑選出目前管理體系中缺失的內容,及時擬定措施對其進行調整,從而提高管理體系內容的完整性。管理體系在建立過程中,也需要對涉及的部門進行合理管控,依托精細化管理模式,對各部分管理責任進行確定,使其在工作期間可以具備良好的目標性,同時在工作過程中也需要做好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并且對管理細節進行記錄,定期進行資料匯總。
通過加強材料質量管理,可以確保施工期間材料使用的統一性,為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首先,擬定科學的管理計劃,在計劃中對于施工期間所用到的材料參數進行梳理,如級配、強度、粒度等,按照要求對其進行綜合處理,待滿足要求之后,對其進行出入庫登記。其次,在應用過程中也需要做好質量檢驗工作,及時挑出不滿足要求的施工材料,對其進行集中處理。最后,對于存放時間較長的材料,也需要在使用前重新進行質量檢測,待滿足要求之后,再進行使用,確保材料性質的統一性。
通過做好設備管理工作,有利于發揮出施工設備的應用價值,從而提升施工環境的穩定性。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需要對施工設備進行分類,分類標準參考工作環境復雜度、工作負荷情況等內容,根據分類情況來擬定對應的設備管理制度,并且對于制度內容進行宣傳,使參與人員明確相應的管理內容,確保設備管理活動的順利推進。對于設備管理過程的相關內容也需要做好記錄,定期進行內容整理,尋找能夠繼續改進的地方,加快相關工作有序進行。
通過梳理施工技術工序,可以提升施工技術的應用價值,提高施工技術最終的應用效果。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許多施工技術,每個單元的施工技術又可以進一步細化為各類子項目,如樁基施工技術可以分為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TFD施工技術等。結合當地的基礎作業環境,選擇恰當的施工技術,并且對于施工技術的應用工序進行梳理,了解具體的作業要點和質量管理要點,擬定相應的管理要求,按照要求開展相應工作,減少施工問題的發生。
通過做好部門協調管理,可以明確各部門工作期間的管理責任,從而提高管理工作開展過程的有效性。在具體的工作期間,需要對部門的管理責任進行確定,同時對于相互之間的附屬關系進行梳理,在后續下達管理任務時,可以根據相互之間的協調關系,對于具體的工作任務進行迅速落實,將管理價值充分體現出來,提升施工單位綜合管理水平。
通過加強現場監督管理,能夠及時糾正工作期間存在的相關問題,確保工作任務的順利進行。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施工單位也需要組建高水平管理隊伍,對于現場作業情況進行監督,在出現應用問題后,除了提供正確的改正建議外,還需要根據問題嚴重情況,對現場負責人進行處罰,借此提高管理人員對于該工作內容的重視程度,減少相關問題的發生。
通過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可以提升信息處理的及時性,為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提供參考。依托于信息技術建立動態管理體系,對于作業期間的管理項目進行梳理,對于一些異常數據信息進行辯證,而且也可以根據信息平臺數據對比來調整下一階段進度計劃,提升管理內容的有效性[5]。
完善施工管理體系有利于監督施工活動的推進過程,加強材料質量管理,可以確保施工期間材料使用的統一性,做好設備管理工作,有利于發揮出施工設備的應用價值,梳理施工技術工序,可以提升施工技術的應用價值,做好部門協調管理,可以明確各部門工作期間的管理責任,加強現場監督管理,能夠及時糾正工作期間存在的相關問題,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可以提升信息處理的及時性。通過采取合理措施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對于優化工程作業環境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