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友 (大冶有色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湖北 黃石 435005)
海綿城市可以保證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擁有了良好的變化彈性,當出現大面積降雨時,海綿城市會利用水循環儲存系統對雨水進行吸收并二次利用,以此提升城市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工作人員在海綿城市中進行道路建設時,應當注意使用專業的施工技術,實現水資源的合理應用,保護生態環境。
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原材料的質量、施工隊伍的素質、透水設計與圖紙設計水平,均可對工程整體質量造成影響。需從以上角度出發,做好施工準備工作,保證施工效果。
道路的建設離不開原材料,良好且優質的原材料可以建設出完美的工程,尤其是在海綿城市的人行道建設工作中,對于原材料的要求更高。在進行施工時,如果原材料存在問題,出現質量不合格、材料不充足等情況,會影響施工。傳統的道路施工原材料多為柏油、瀝青、水泥等材料,這些材料無法滿足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海綿城市有著良好的防水彈性,要選擇一些有著良好滲水性與排水性的材料進行使用,如,樹脂材料、吸水性混凝土、陶瓷磚、自然型材料等。例如,吸水性混凝土是一種新型原材料,通過將水、水泥以及膠等材料結合,在其中添加部分骨料,結構上有著一定的縫隙,水流可以透過這些縫隙流入地下,以此保證城市的干凈整潔。
施工隊伍是保證建設工作可以順利進行的主要保障,他們是施工的主導者,對人行道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選擇施工隊伍時,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技術較為成熟,有著良好工作經驗的施工隊伍。工作人員應當先做好盡職調查,其要了解城市當中所有施工隊的具體信息,將這些施工隊的工作歷史、團隊規模、工作經驗、所獲榮譽、施工成品集中起來進行評分,根據結果選擇技術實力強經濟實惠的施工隊進行施工。在施工之前要將建設要求說明,明確每個環節的工作要求,保證施工隊建設出來的成品在質量與功能上可以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為了保證施工隊伍素質,在選擇隊伍時,可優先選擇與工程存在合作歷史,且合作效果較好的隊伍,為工程質量的提升提供人力資源保證。
透水設計以及圖紙設計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行道的施工效果。所謂透水設計,指的是對道路透水性的設計。道路透水性越強,降雨后,雨水滲透路面的速度越快,雨水在道路中積累等風險發生的概率越低。在透水設計過程中,影響設計效果的因素,與材料的透水性能以及設計時所選擇的方案存在聯系。從圖紙的角度分析,如設計存在失誤,極容易導致工程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實踐經驗顯示,人行道在承重荷載能力上面存在不足,設計人員在進行透水設計時應當運用適當的技術提升道路的穩定性。工作人員可以應用透水道板,在保證道路穩定性與滲水性的基礎上加入透水性能較好的混凝土,以此進行更加切實有效的施工。其次,在設計墊層時可以將碎石應用進去,利用碎石之間的縫隙達到滲水的效果,并保證墊層的承載力得到提升。工作人員在設計時,還應當考慮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在與路基不發生影響的前提下,應當在車輛行進的道路與人行道之間設計隔離層,并在人行道的范圍內利用碎石設計溝渠,在溝渠的設計上應當考慮路基的深度,以及可以實現雨水滲流目標的碎石滲流層。
海綿城市中,人行道施工技術,包括道路攤鋪、透水磚選擇與鋪裝,以及結構施工等多項內容。根據施工內容的不同,施工方案同樣存在差異。
攤鋪技術是保證人行道滲水性的主要施工技術,施工隊在進行海綿城市的人行道建設時,應當按照固定的工作順序進行施工。首先需做好路床回填工作,目的在于保證路床平整。其次,需保證上層施工質量達標,保證攤鋪時道路的濕度達標。再次,控制好混合料的含水量,其對攤鋪效果造成影響。最后,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的結構施工是攤鋪施工期間關注的重點。具體而言,海綿城市建設中,人行道攤鋪技術如下:
第一,施工人員要先做好路床回填工作,將混合料先進行攪拌,然后集中到場外進行工作,在攪拌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合理控制搭配的比例,將石灰、水按照城市人口數量、道路位置、降水量的實際情況進行配比,在海綿城市的道路建設中,材料的含水量高于一般城市1%~2%,可以及時補充運輸途中造成的水分流失。
第二,在攤鋪時,工作人員要將道路的上層部分變為濕潤狀態,通過灑水的方法將人行道的路基浸濕,再利用機械進行施工,搭配人工進行整修,工作時要按照圖紙的要求,將人行道進行較為寬松的鋪設,控制好人行道的厚度。
第三,道路攤鋪超過一定的面積之后,其混合料的含水量要在達到正常值之后使用靜壓與強震碾壓的方法對結構層進行改變。施工人員的在進行碾壓時要保持勻速,先使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然后用光輪壓路機進行碾壓,保證攤鋪收尾工作質量。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隨時檢查,發現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確保施工效果能夠滿足設計要求,提高海綿城市建設水平。
第四,在對人車隔離帶進行施工時,施工人員要保證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的結構滿足施工設計的要求,尤其是立沿的位置,工作人員要進行虛填,根據設計師的要求,使用油錘進行處理,之后再運用挖掘機施工。
海綿城市人行道鋪設的路面磚,應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時,應當在保證透水性的前提下,盡量節省施工的成本,進行透水磚的合理鋪裝。人行道上使用的透水磚應當選擇30mm×30mm規格的產品,使用這種規格的透水磚鋪設出來的路面較為美觀,并且在厚度與滲水率上也可以滿足道路的要求[1]。透水磚在鋪設之后,可以保證在小雨狀態下即干,保證地面隨時處于干燥狀態。施工人員在鋪設透水磚之前還應當先對材料進行檢查,檢查透水磚的側面是否有粗細不同的針孔,并輕輕敲擊,聽發出的聲音是否足夠的清脆,以此確定滲水磚的密度和硬度。在鋪設時,施工人員要明確圖紙上人行道的定位與高度,根據圖紙的標高、中線以及邊線進行鋪設,鋪裝水泥與砂漿應當先調平,在鋪設時可以先進行試驗,注意編號的排列對其。砂漿應根據水平線與厚度進行虛鋪,等到拉好十字線之后,施工人員再進行拍實、刮杠處理,用抹子將砂漿磨平,使砂漿的厚度高于水平線。
工作人員在道路兩側的施工時,應當使用經緯儀對人行道的彎道曲線進行檢測,以便在施工時可以保證安全快捷。同時,工作人員在安裝路緣石的過程中,應當使用雙線控制的方法進行設置,以此保證其在高度上全都相等,使人行道更顯整齊劃一[2]。在兩側人行道上安裝立沿桿時,工作人員應當根據圖紙的位置進行安裝,在每一個路段的路口處設置立沿桿,安裝時要小心操作,確保其不會破壞路緣石的整體結構,保證人行道兩側即美觀又實用。
海綿城市中,為了保證路面的干爽,會在人行路上設置滿溢井。滿溢井應當與排水的路緣石對齊,每個滿溢井之間的距離控制在30m 左右,使滿溢井的工作效率最大化。滿溢井應當與路面平行,在滿溢井的防滲層上要設置穿孔排水管,防滲層的材料應當為SBS工布、PPR防水毯等,穿孔排水管的材料應當選擇UPVC 材料,滿溢井中要使用雙螺紋管和雙壁波紋管,在滿溢井周圍應當設置一些小型的花壇或樹坑,在其中種植擁有良好抗旱能力與防澇能力的植物,這樣不僅可以改善當地的自然環境,還可以加快雨水下滲的速度,使路面保持干燥整潔[3]。
人行道的建設工作結束之后,并不能立刻就將其投入使用。施工人員還要注重人行道的養護工作,保證其安全穩固,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其主要保護方法如下:
第一,當人行道鋪設工作結束時,工作人員應當設置隔離帶,禁止車輛、單車、人員的使用,隔離時間要根據天氣、地質、使用材料的情況控制在3~15天之內,等到人行道穩固之后再正式投入使用。
第二,工作人員要檢查路面鋪設情況,施工人員在進行鋪設時,應當保證混凝土的制作工序在一小時內完成并使用,而鋪設的工作也應當控制在一天內,如果超出這個時間,就有可能為人行道留下安全隱患,因此,工作人員應當做好檢查工作。
第三,在鋪設人行道的地磚時,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把控工程的質量,檢查每一個磚塊是否做到無縫連接,確保磚塊之間沒有多余的空間,檢測其穩定性、牢固性、安全性與滲水性,等到檢測結果合格后,工作人員才可以正式宣布施工完成。
工作人員應當使用正確施工技術進行海綿城市市政道路人行道的建設工作。在施工中工作人員應當保證道路的滲水性與防水性,將現代施工技術融入城市的建設工作中,建設擁有良好應對災害能力的城市,保護人們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