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冬嶺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東北分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
社會經濟的日新月異發展帶動著建筑行業的逐漸壯大,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人們對建筑物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許多建筑物產生了裂縫,為建筑安全埋下了眾多隱患。為了避免裂縫產生,需要分析裂縫成因,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修補,做好結構設計工作,保證建筑工程質量。
在施工過程中因為體積較大的混凝土產生許多水化熱,環境溫度高及大氣溫度變化,極易出現裂縫。許多建筑物是由混凝土和磚石組成,固化時,因為水化作用,在短時間內混凝土溫度上升,加上磚石溫度保持不變,使得混凝土與磚石間存在溫差[1]。受到房屋結構限制,磚石及混凝土為兩種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線膨脹系數,隨著溫度變化,墻壁及屋頂產生的內部壓力以及溫度變化成正比。如果部件溫度負荷比剪切強度和拉伸強度高,就會有裂縫問題出現。除此之外,建筑物長期暴露在室外,當日照時間比較長時,將會降低建筑耐熱性,使地板和墻壁間有間隙出現,從而出現裂縫。
水泥、骨料、水等是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作為一種復合材料,不同材料的力學性能不同,在硬化過程中極易出現裂縫,這些裂縫不規則分布,一般不貫通,且是不可避免的,稱這些裂縫為微觀裂縫。鋼筋、混凝土會相互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形,如果拉應力過大,則會出現裂縫,若細微裂縫匯聚,會導致整體變成更大的裂縫。
建筑下部帶多層裙房的建筑在現在設計中經常遇到,主樓處的荷載較裙房處的荷載大很多,基礎設計時盡管按荷載大小設計了大小不同的基礎,但是由于主樓基礎荷載遠大于裙樓基礎荷載,主樓基礎的沉降也遠大于裙房基礎的沉降,沉降差超過建筑材料的變形限值,構件就會產生裂縫。面積較大的建筑,地基持力層厚度變化很大的情況也很常見,在基礎荷載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相鄰基礎持力層厚度相差較大,相鄰基礎的沉降差也可能導致建筑產生較大裂縫。
荷載的分類如下:按照時間變化分為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永久荷載指的是隨著時間推移不容易產生變化的荷載,例如結構自重??勺兒奢d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產生變化的荷載,如建筑物中的人和可移動的物體;按照作用方式分為動荷載與靜荷載,以火車為例,當火車運行時,軌道承受火車開動產生的荷載為動荷載,火車停止運行時,對軌道只產生了火車本身的自重,這種荷載為靜荷載; 按照頻率分為偶然荷載和正常作用荷載,偶然荷載是指受自然災害所產生荷載,對建筑物的影響巨大,例如地震、超強臺風和洪澇;其他情況下的荷載均為正常作用荷載?!督ㄖY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建筑荷載規范,從業者要仔細研讀荷載規范,了解各種情況下的荷載,并進行市場考察,正確選用荷載。
通常是在屋頂結構部分存在溫度變化造成的裂縫問題,為有效控制溫度變化裂縫,應減少溫差,設計人員在結構中設置保溫層或者架空隔熱層,以此降低頂部結構溫差,并且可發揮良好節能作用。如果應用架空板應選擇淺色,以此達到良好的熱量反射效果。同時應全面分析結構類型,屋面施工應用材料為剛性細石混凝土,可在找平層和剛性層間設置柔性防水層,不僅有良好防水效果,也可使剛性層、基層間自由滑動,減少對溫度應力的約束。在屋蓋沿開間位置可設置分隔縫,并使用彈性油膏實行嵌縫處理。此外,需確保分隔縫鋼筋是斷開狀態。還可提升布置頂層圈梁平面的密度,通過配筋措施抵抗溫度應力。
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設計人員必須調查清楚且充分考慮到影響混凝土裂縫的諸多因素,將建筑結構的整體剛度和整體承載能力提高。要充分考慮到建筑可能出現的不均勻沉降問題。為了防止建筑結構設計中出現裂縫問題,在建筑工程設計中,要對建筑體的荷載能力進行計算,并且對突發和不可調控因素進行預測,以提高工程設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此外,在建筑結構長度超過相關規定的長度時,應在地下部位設置后澆帶,一般設置在梁和樓板1/3 處,寬度為800mm~1000mm,同時地上部位設置膨脹加強帶,其寬度一般為2000m,內增15%水平鋼筋,內摻12%的膨脹混凝土,這樣能有效減少因沉降而產生的裂縫。不均勻沉降會破壞建筑物結構,嚴重時可引發建筑塌陷。引起沉降的因素包括地質、勘察、設計、施工以及其他因素。從設計方面出發,除了要保證材料質量外,還要合理計算建筑的體積配比,橫墻之間的距離控制在建筑物寬度的1.5倍左右,布置縱橫墻時以連貫為主,直線布置,保證整體性。受重力和時間的影響,建筑物會向地基產生壓迫力,地基中的水分不斷被向上擠壓,形成地基沉降。在結構設計時,選用合適材料減少自重應力,在主樓與副樓之間設置后澆帶。當主樓自重達到最大時,地基沉降完成70%以上,此時澆筑后澆帶,能提高建筑強度和整體性。
建筑材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材料的成分和性能對工程質量的影響不可小覷,因此建筑施工必須全程嚴格把關。不同類型的建筑工程對材料的選擇標準不同,水利工程適合中低熱硅酸鹽水泥,大大減少水化熱總和,內外溫差小,避免因為散熱不均勻引起的溫度裂縫。為提高混凝土的質量,在保證水泥強度的前提下,加入一定量的減水劑和減膠劑,減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在道路施工工作中,選擇承載力大、抗折強度高、抗開裂、收縮性低的硅酸鹽水泥,在水泥路面中設置伸縮縫,灌入瀝青保證水泥在熱脹冷縮時有空間。
通過結構設計預防裂縫工作非常重要,但在裂縫問題出現時,為防止裂縫影響擴大,也應做好修復處理工作,比如處理混凝土墻體裂縫時,通常施工人員要清理干凈裂縫周圍碎石、砂土等物質,在裂縫中填充其他建筑材料,該方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且只需要投入較少的時間與成本,從而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產生裂縫既會對建筑物美觀造成影響,也會威脅人身與財產安全。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為了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務必結合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等,對其進行充分考慮,使用優質的材料,對施工工藝進行嚴格把關,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裂縫,進而提高建筑工程質量,使建筑行業的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