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黃麗娟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儺文化是我國是最早一批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儺文化起源于殷商時期,已經屬于非常古老的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具象體現,所以對其傳承和保護有著深遠的意義。儺文化的主要形式包括儺面具、儺舞、儺儀等,而在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儺面具,這是儺文化中神祇的象征,具備著夸張的表現方式,能鮮明地反映地方民間文化。但目前儺面具的受損嚴重,這嚴重影響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對其的保護必須重視起來,而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既是發展的趨勢,也是最佳的保護方法。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其中蘊含深厚的知識文化,而儺文化就是其中一種,起源于殷商時期,曾經也十分的繁榮。近年來,我國現代文化形式愈發豐富,儺文化作為古老的傳統文化傳承愈發困難,不僅沒有傳播開來,更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態勢,只存在于少數的農村地區,所以對儺文化的保護也就愈發受到關注。
在儺文化中儺面具是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儺面具是要依托于人的,靠著人們世代的技藝相傳,且儺面具的特點是具有活態性、生態性、傳承性和變異性,屬于特殊類型的文化形態。但是由于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口流動量逐年增加,農村人口逐步邁入城市,這就導致代代相傳的儺面具受到了阻礙,鄉土情結也隨之瓦解,儺文化正面臨著消亡的命運[1]。即便有少數的館藏、保存記錄等,保護效果也較為有限,形勢愈發嚴峻。尤其是傳統的儺面具,因為自然風化的原因,損壞嚴重,且無法通過現代技術進行完整修復,所以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十分必要,既能減少館藏帶來的負擔,也能通過數字化保護提升保護效率。但現有的數字化保護手段卻缺乏相應的背景,人們難以理解儺文化,不利于儺文化的傳承,人們對其不感興趣。而恰當地應用增強現實技術,能促進儺文化共享,實現再生的數字信息形態,形成數字化的保護系統,促進保護工作的開展。
增強現實技術一直都被看作是發展前景最好的關鍵技術之一。其含義就是通過科學技術來增強現實場景,實現虛擬和真實的實時交互。目前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軍事、旅游、醫療等。因為儺面具受到歲月的侵蝕,部分已經無法修復展現出來,而這無疑影響了儺面具的傳承,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將儺面具細節信息收集,在通過制作模型,將其以完整的姿態呈現出來,以供人們觀看、傳承文化[2]。增強現實技術主要包括:虛擬技術、跟蹤技術、顯示技術等,其根本目的就是將虛擬和現實有機結合,實現真實的人機交互。
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不僅能通過虛擬技術修復儺面具,還能促進觀眾和儺文化的交互,產生信息互動,讓人們感受儺文化的趣味性,使人們對其感興趣,讓人們樂于觀看、傳承,在互動過程中就不經意間傳承了儺文化,了解發展歷史,其中神話、傳說、儺儀等,增強人們的觀感體驗,使人感受到儺文化深厚的魅力,從而促進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由于儺面具的損壞程度較為嚴重,如果通過展示型的展覽,保護力度不足,無疑會加快其損壞速度。借助增強現實技術就可以讓儺面具不需要真實呈現,有效地打破了傳統意義上時空的限制,儺文化以現代化的方式進行展現,這不僅加強了儺文化的宣傳,也是對儺面具的保護。當前,儺面具數字化保護系統的建設主要分為三個步驟,信息收集、模型制作和增強現實系統實施,要根據儺面具不同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系統設計。
AR 技術可以利用到儺文化數字化系統的建設中來,在進行數字化模型的構建階段,應用3DS MAX 軟件,而對于系統環境的開發,則是利用Unity 3D 軟件,其應用廣泛、性能優異。增強現實技術的實際應用可以將Unity 3D 和高通Vuforia SDK 軟件結合在一起。
Unity 3D 的特性即是分層開發,能實現可見的編輯過程和屬性分析,所以應用也十分廣泛,同時也適用于手機、電腦等移動端操作,可以同時支持多種的腳本語言,同時也支持現代主流建模軟件的自動化導入,可以實現對其的實時更新,因此,對于軟件開發而言,Unity 3D 是最具實效性的開發環境,所以合理應用至關重要。
Vuforia SDK 可以借助移動的顯示屏將真實世界的物體融合虛擬信息,并可以實現動態的跟蹤,它的特點是識別速度非常快速,能第一時間就完成虛擬真實的結合,且能同時完成多個標識物,具有自適應光照條件、表現真實等優勢。
構建數字化儺文化保護系統,是一個相對繁復的過程,同樣分為多個步驟,第一步即是數據信息的收集,儺面具、儺面具、儺服飾、角色等相關圖片的收集,并在合理整合后導入3D 的建模軟件中,完成軟件建模流程。在此基礎上,把模型導入到Unity3D 環境中進行軟件開發,最后則是將其進行封裝處理,實現真實的應用效果,可以將模型直觀呈現。在這一系統設計時,需合理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分辨率。
首先是在AR 技術的基礎上設計原始數據化,將前期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再針對儺文化不同的特點進行設計,其中包括儺面具、儺儀、儺服飾等物體自然特征的提取,將其特征提取出來后結合計算機技術形成原始的數據信息庫,這就能為后期的動態變化奠定基礎[3]。之后運用AR 關鍵技術,對關鍵性特征進行科學匹配,并實現跟蹤功能,這就實現了虛擬和現實的有機結合,最后借助AR 顯示技術,將虛擬的儺文化展現出來。圖形信息的采集則是借助于攝影設備來完成,結合圖形信息分析、計算,得出關鍵性的特征,收集圖像信息,需要進行后期處理,將其通過幾何重構,實現目標圖像的構建,使現實和虛擬實現匹配和融合。
接下來就是ID 跟蹤注冊,這既是較為復雜的環節,同時也是最為關鍵的,從多角度獲取虛擬數據,結合實際的視覺來構建實際坐標,從而保障虛擬數據能呈現在實際所需的位置上,這既是跟蹤技術應用的目的。將虛擬場景和現實場景有效地結合,并投影在屏幕上,這一過程即是注冊。在進行ID 跟蹤注冊時,必須要進行仔細對比,分析存在的誤差,確保呈現的立體準確,從各個角度、位置進行分析,實現虛擬現實無縫疊加。同時還要確保虛擬數據投影的遮擋層次、景深關系等,能實現和周圍物體完美融合,讓人感受真實且具體。
增強現實技術應用的優勢就是不需要輔以任何設備,人們只需直接觀看即可,能實現自然手勢的交互。目前增強現實的應用需結合手機等智能終端,從而將操作盡可能簡化,提升可操作性。用戶在進行參觀時,只需通過手機進行操控,就可以觸發增強現實技術,然后就會觸發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模塊,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云數據的提供,渲染工具就會整合虛擬信息,并融合真實場景,形成增強的現實場景。
應用增強現實技術開展儺文化數字化保護,有著多方面的優勢,最直觀的是,促進了虛擬現實的融合,將不能完成的儺面具修復真實地展現出來,提升了人們的觀看體驗,同時操作簡單、便捷,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所以在進行增強現實系統制作時,要秉持著簡單、響應及時的理念,將云儲存服務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人際交互技術、渲染技術、現實技術等有效整合,實現高質量的用戶體驗。
真實舞臺就是讓虛擬影像更加的真實,給人營造真實的情景,無論是儺舞還是儺戲,表演過程中都有著和神對話的場景,而這無疑需要豐富的肢體動作才能得以實現,同時還需要觀眾通過想象力才能實現,觀眾只通過儺面具的展示不能直觀感受,很難形成情感上的共鳴,也就不利于人們傳承儺文化[4]。而增強現實技術和目前的電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將原本不可見的虛擬場景,通過三維建模和技術塑造的方式直觀呈現出來,讓人們更加深刻理解儺文化,實現虛實互動、人機交互,形成高渲染力的舞臺效果。
真實舞臺無疑需要真實人物演繹,而儺文化的傳播卻較為復雜,真實人物演繹不夠現實,所以傳播效率較低,而借助信息技術,就能實現大幅度的虛擬化,解決了真實舞臺的不足之處,使更多人認識儺文化,增強參與儺文化的積極性。合理應用三維建模技術、運動捕捉技術、呈現技術等,將儺文化真實表演者變化為動漫角色,打破時空的壁壘,實現隨時隨地的儺文化傳播,從而增強傳承的效率。
移動注冊技術同樣是增強現實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技術目前的發展較快,對移動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有著較強的促進作用。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可以結合移動設備的位置和對照的物體,實現自動化跟蹤,從而實現虛擬疊加。根據用戶需求,就可以準確地進行投送,利用人際交互技術、3D 注冊技術等,將服務終端的圖片、視頻、文字等準確實時地投放出來,推送人們感興趣的儺面具、儺服飾等,并介紹其詳細信息,讓人們可以形成系統的了解,促進欣賞者快速、高效地了解儺文化,從而激發儺文化的保護欲,促進儺文化的傳承。
因為儺文化的保護形勢嚴峻,所以政府、民間的救護工作較為緊密,所以在長期的研究下已經有了數字化的基礎,但是數字化資源的局限性卻較強,過分注重文字、圖片層面,人們對儺文化的興趣缺失,對于現代化元素的融入卻不重視。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地完善虛擬儺文化數據庫,不僅是對現有儺文化的保存,也為儺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了源動力,使其在原有基礎上實現綜合發展。
儺文化的增強現實技術大都應用于旅游業,以讓人們感悟傳統文化,打造儺文化廣場、博物館等,實現儺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同時也需結合實際情況和當地特色,打造微型儺面具、儺服飾等旅游用品,并在每一樣旅游用品上加以注釋,合理利用增強現實技術,讓人們將傳統的表現形式繼續傳承下去,既能通過傳統的現場表演獲取儺文化,也可以利用移動設備獲取儺文化的詳細信息,改變傳統模式的儺文化傳播,提升傳播效率。
綜上所述,目前儺面具的保護正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式,必須充分結合增強現實技術,構建數字化的保護系統,將增強現實技術應用于儺面具的修復工作是全新的嘗試,和傳統方式相比,修復的儺面具更加精確且便捷,對于儺文化也以虛擬現實的方式直觀展現出來,很好地促進了儺文化的現代化發展,使其更加符合現代人群的需求,激發現代人的興趣,體現儺文化的魅力所在,讓人們樂于接受、保護和傳承儺文化,促進儺文化以全新的形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