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將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400)
地下管廊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交通網”,是運輸能源的主要途徑,它具有提供燃氣、方便排水、提供電力的功能。在施工時,對周圍環境要求極高,必須保證管廊的干燥。因此建設地下管廊,必須結合施工地的特點,制定一個詳細的施工方案,建立科學、合理的地下空間。
地下綜合管廊分為多艙、單艙、雙艙,在實施開挖工作時,采用明挖的方式,對于地理位置受到限制的地點,采用暗挖的方式。其結構分為預制拼裝結構和現澆抗滲混凝土結構,工程的密封措施和防水措施是兩種性質,施工方法也存在差異。
高分子類防水材料中含有優點明顯的防水卷材,如HDPE自粘膠膜防水卷材、TPO 自粘膠水卷材,更適用地下施工。HDPE 自粘膠膜膠水卷材能夠與施工時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相融合,避免出現中間夾層滲水的現象,保證防水系統更安全可靠的運行,同時較強的耐腐性,保證施工時的化學藥品不腐蝕防水材料。除此之外,它還能抵御混凝土的堿水性能,防止微生物的入侵,從而影響防水效果。TPO 自粘防水卷材具有較長的使用周期,具有可焊接的功能,同時防水效果極其明顯。
高聚物的防水材料分為SBS防水卷材和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防水卷材的功能多元化,施工人員可以按照施工的環境特點來選擇防水材料的類型,特別注意,在實施該工程時,如果靠近綠化帶,使用該材料能有效阻止植物的生長,防止植物對管道造成影響。如果施工地點屬于鹽堿地,可利用該卷材,它具有抗鹽堿性,保證工程的實施不被鹽堿環境影響,降低防水性能。
在實施地下管道工程時,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使用率高,施工人員在分析防水性、施工便利程度、使用材料的融合性時,應該將非固化防水涂料構成復合防水系統。該材料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在地下防水系統發生冷熱效應或沉降不均勻現象時,該材料能夠吸收外界因素的應力,并封閉產生的微小縫隙,結合防水材料共同達到防水的效果。
在傳統的防水模式中,施工人員會在管道的四周建立一個塑料的防水板,利用其易拆卸、易安裝的特點,將防水板拼接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整體,以實現滲水能夠排除管外。這種方法對于滲水少的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對滲水多的情況,并不能保證管道的滲水功能,“護內防外”的效果極其不好。除此之外,這種防水板在防水工程中起主導作用,所以對防水板的材質、焊接過程的要求極為嚴格,其中一個環節出現故障,就會影響整個防水系統的工作。
在建立防水層時,可以使用外防外粘和外防內粘的方法,同時使用適合施工環境的防水材料,以此來提升防水效果。
2.2.1 外防外粘法
在施工人員使用外防外粘法時,如果施工的地點剛好處于管道底端,此時可以借助“空鋪法”,即在防水材料和基層的周圍指定區域內進行鋪貼防水材料,其余區域不鋪貼防水材料,將這兩種方法結合,以此來增加管道的防水性。如果在施工時,對墻體的上方以及側方實施防水工程時,可以利用滿粘的方法,使管廊的整體都具有防水效果。
2.2.2 外放內粘法
這種方法實施簡單,對外部結構實施防火墻裝置,結構內部粘鋪防水材料,在進行墻體側面粘鋪的過程中,施工者可以利用空鋪法,在結構外部建立“防水墻”。對于結構內部,施工者可以采用滿粘法進行施工,在結構內部建立防水層。
混凝土是否干凈決定著嵌縫的防水質量,為了保證嵌縫的防水性,在施工前,應該深度清潔混凝土的表面污垢,同時,應該清潔變形縫內側的襯墊板,防止有微小縫隙,導致防水工程不嚴密。實施嵌縫工作首先要覆膜,在進行覆膜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禁止將膜觸碰混凝土表面;其次是注膠,注膠的工程極其困難,一定要謹慎,一旦出現氣泡,會降低防水的效果。
為了防止出現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發生扭曲或是錯位的現象,在安裝止水帶時一定要保證安裝的嚴謹性,不能出現某個位置空鼓或是翹邊,這都會導致混凝土扭曲、錯位。在安裝止水帶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轉角預制件的方法對轉角的部位進行控制,防止出現倒伏的現象。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也要實時監測混凝土與止水帶間的額齒條是否咬合,咬合程度是否合格。
要想保證變形縫的設置合理,必須保證止水帶安裝在了正確的位置,所以,必須在混凝土的表面居中位置安裝止水帶。空心圓環的中間位置必須貼合變形縫的中心位置。施工人員可以利用膠結的方法實現橡膠的連接。但對于特殊的情況,比如非硫化部位的橡膠,要想連接的部位更加牢固,施工者可以使用熱熔法連接,增加其防水性能,確保工程質量。
在澆筑施工縫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施工縫是干凈的,并涂刷界面劑。除此之外,在進行水平澆筑時,還應該在施工縫中融入遇水膨脹膠,確保將要使用的止水膠沒有氣泡、空洞的產生。在使用止水膠時,應該使用注膠器,保證在使用時,沒有氣泡。同時,止水膠與施工縫之間不能有氣泡的產生。在施工時,很容易出現氣泡或止水膠膨脹的現象,甚至止水膠與施工縫脫離,一旦這種情況發生,施工者應該立刻將止水膠清除并重新粘貼。
在進行地下綜合管廊的防水施工時,應該合理設計施工方案,根據不同的施工區域特點,在選擇防水材料,在特殊的區域,施工方式也不同,施工者應該結合不同的區域,實施不同的施工方案。
從根本上解決管道的防水問題,并不單單對防水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還應該在施工的過程進行防護和控制。所以,防水措施應該貫徹施工的整個過程。為了保證的防水功能更加有效、全面,在設計方案時,設計者應該在設計中融入以下標準。
3.1.1 保證設計的合理性
設計者在設計工程時,不僅要保證管道具有防水性,也要保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正確性、全面性。為了方便后續施工者的施工,設計者應該標記好施工作業中的重點、難點,將易滲水的區域進行標注。
3.1.2 工序管控
設計者不僅在施工前設計出施工樣圖,還需要跟進整個施工流程,監管施工的進度,即規劃施工的順序,把握施工的時間。施工者應該保證施工體系與設計的方案相符合,按照設計的進度進行施工,避免施工錯亂、工序顛倒、遺漏工序的情況發生。
材料主要分為三類:柔性材料,質地較為柔軟,密度較大的材料,如瀝青,它不僅能夠變換形狀,也能起到阻擋作用,對于地勢不利的地點,使用柔性材料是最好的選擇;卷材+涂料,雙層模式可以增強工程的防水性能,卷材具有變形的優點,而涂料本身具有防水的性能;止水帶,一般用于空間狹窄、位置隱秘的地方。
3.3.1 基面處理措施
在實施管道工程時,要嚴防“水”,要求內部禁止出現漏水現象,也禁止外部滲水的現象,防止水進入管道。所以,要求施工人員在施工時定期進行管道的清潔工作,規整管道內部的環境,施工者要時刻保持管道的外部環境干凈,對水分過多的現象及時處理,也要確?;娴钠秸?,防止不平整的基面影響管道的正常鋪設,對凸起或凹陷的基面,及時清理。
3.3.2 底板處理措施
管道地板的面積具有限制性,所以地板的防水面積也較少,為了全面性的實施防水方案,對地板進行拼裝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在施工人員進行作業時,要時刻具有“質量”意識,盡可能減小誤差的發生,從而完成“零誤差”工程。同時,為了保證拼裝的有效性,還應該在接縫處實施材料填充,減少滲水的渠道和滲水的面積。
綜上所述,做好地下管廊的防水工作,保證其可靠性、安全性,應該從設計建筑結構,嚴格篩選建筑材料,制定嚴格的、細化的建設方案;到運用防水性能高的建設材料,做好連接處的防水措施,把握建設的工作重點、難點,對可能出現的滲水、漏水節點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