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瑛澤 熱那亞大學設計與綠地專業研究生在讀
居住空間設計的根本在于滿足人們的視覺感受與日常使用功能,是重新改造建筑內部環境的行為。不同時期的室內設計體現了時代特征,一部優秀的設計作品,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表達形式,都應根據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喜好等,合理運用工藝、技術、材料,立足于中華民族風格,去蕪存菁,設計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優秀作品。探究傳統民族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可使現代居住空間設計更好地繼承與發揚傳統文脈,為探索居住空間民族風格提供重要參考。
居住空間設計最終的使用者和享有者是人,因此堅持以人為本,是室內設計的根本原則。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我國民族風格的內涵,體現民族要素的審美情趣及藝術價值,運用民族要素創設符合現代人審美需要的空間環境[1]。通過優化設計,不僅滿足了人們物質方面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在我國推行低碳環保理念的背景下,人們的環保意識普遍提高,在室內設計中更傾向于自然元素的應用,期待將室內空間與自然空間相結合,達到“天人合一”的設計效果。因此,在設計中融入諸多的自然材料與自然色彩,運用傳統的民間藝術表達方法,希望“回歸自然”。
在現代居住空間設計中,設計師運用了諸多現代化材料、現代化技術與手段,這種設計方式雖然現代感較強,但卻有失傳統底蘊,容易造成空間空洞。在傳統的室內設計中,存在很多的人文思想,如傳統的風水學、儒家禮樂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等,這些要素的應用將對室內設計產生重要影響。另外,如今外來文化不斷涌入我國,給室內設計帶來了新的靈感,但是運用外來藝術元素的同時不能丟失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將現代與傳統相結合,逐漸成為當前室內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2]。
在我國的傳統民族風格元素中,人們習慣超過習俗、宗教或倫理等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因此吉祥元素的應用較多,通過其特殊的寓意及美感表達了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各種吉祥元素中,如中國結、祥云等,與我國的風土人情、民族崇尚及人們的美好愿望相一致,是人們生活中能實際觀察、感受到的符號,所以運用吉祥元素表達祥和、喜慶、祈福等心愿,對我國居住空間設計起到強烈發啟發作用,是意向美感的重要表達方式。通過裝飾圖案處理圍合界面,利用室內陳設品裝飾室內空間,如天花板、地面、墻面等,對空間分隔起到重要修飾作用。將這些裝飾運用到現代空間設計中,重新解讀紋樣內容與造型含義,可使室內設計更富功能性和理性,并且貫徹文化特質,體現新時期室內設計中特殊的人文關懷。
在我國居住空間設計中,歷來有在客廳或者臥室懸掛書畫的喜好,這也是表達我國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通過擺放、懸掛書畫作品,能渲染室內空間氛圍,提升美感,陶冶情操;同時,書畫是室內裝飾品之一,傳遞吉祥的意境,表達出室內空間的書香氣息,如我國室內裝飾常用的書畫作品元素有松鶴延年圖、牡丹畫、錦鯉圖等,這些都是有著美好寓意的作品[3]。
室內設計中色彩的運用,可起到烘托氛圍的作用。從我國傳統建筑中顏色運用情況來看,紅色、黃色、褐色都是體現傳統文化意蘊的常見顏色,深富內涵。在當前的室內設計中,要準確把握色彩與情感的關系,在考慮人們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沿用并創新傳統用色,如選擇墻面顏色時,需要考慮室內的總體基調與氛圍,并且與室內裝飾品、家具等相互協調、相互襯托。室內設計中色彩的選擇與調配方法諸多,如當前運用較多的為鄰近色調或者同類色調,提高居住舒適性,既不失傳統意味,又符合人們的現代審美需求[4]。
任何室內設計方案的實施,都離不開原材料的支撐。材料選擇是否得當,材料質量是否過關,將直接決定室內設計的構思能否變為現實。在中國傳統室內設計中,常用的裝飾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竹材與石材,這些材料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獨具特色。
首先,是木材的使用。木材是一種堅固的材料,觸摸手感良好,可塑性較佳。人類早在遠古時期就開始應用木材,并將這種重要的材料帶入現代文明社會。木材具有強烈的親和力,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起到返璞歸真的效果,一般地面、墻面及家具應用較多。
其次,是竹材的使用。竹材可制成地板、家具等重要室內裝飾裝修用品,是一種綠色環保材料,與當前人們推崇的“綠色裝修”理念相符。例如,竹地板的色調溫暖、質地柔和,營造了良好的室內文化氛圍。
最后,是石材的使用。無論是建筑結構裝飾、建筑表面裝飾還是建筑環境裝飾,石材都是重要的材料。選擇不同的石材種類,通過雕刻、組合、優化布局等處理,賦予室內空間不同的韻味。一般在墻面、地面、壁景等使用石材較多,可散發出深刻的傳統文化韻味。
在居住空間設計中,墻面運用傳統民族紋樣的案例較多。在不同的場所、不同的居住環境、不同的使用功能建筑中采用民族紋樣,其關鍵點也有所差異。例如,在大型公共場所的墻面,如大型酒店、大會堂、博物館等,可選用瓦當、青銅器等紋樣,凸顯大氣;在小型空間內,墻面設計紋樣應以小面積、簡約造型為主,如墻面中運用云紋,可營造出溫馨、素雅的環境。另外,除了圖形紋樣,文字也可運用于墻面設計中,如鑲嵌或懸掛書法作品,體現厚重感與文化內涵,同時起到裝飾作用[5]。
在室內設計中,頂面與地面的面積較大,根據現代人的審美觀念,應以簡潔、明快的設計風格為主,因此適宜選用體積小、造型簡單的紋樣,起到裝飾、點綴作用,如花草紋、幾何紋的合理應用,都會顯得頂部或者地面大氣、整潔、干凈。例如,在會所的頂面設計中,可先選用木條做成方形燈池,在每個燈池四周配有幾何紋樣裝飾,體現整個頂面的整體感、和諧感與層次感。在地面設計中,則可大面積鋪設帶有花草紋樣的瓷磚,體現素雅、潔凈,地面與頂部相互照應、完美結合。
隔斷主要用于劃分室內的不同空間,一般采用屏風、帷?;蛘吒魤Φ刃问?,既發揮功能特性,也滿足審美要求。室內設計中隔斷紋樣的選擇,一般以簡單的鎖子紋、棋格紋、冰裂紋或連線紋為主。如果是組合式隔斷,則可選用連續性紋樣,體現整體性、延續性。另外,隔斷除了采用傳統材質,玻璃是近年來大多數設計師與使用者青睞的材料,室內設計中運用玻璃隔斷,既能增強視覺的通透感,也能體現現代裝飾效果。例如,在大型酒店或賓館采用木質框架與磨砂玻璃組合的隔斷,可劃分出休憩區與就餐區兩部分,并且整體造型符合現代裝飾造型,實現平穩的空間過渡,體現整個大型空間的層次感[6]。
基于現代人們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家具裝飾應盡量以簡單、實用為主。民族風格元素在家具中的應用非常普遍,在家具中的運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激發人們對歷史的認同感并享受紋樣的美好寓意,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達成情感共鳴。具體來看,家具需要裝飾的部位主要包括椅背、床頭、線腳、柜門等,其裝飾手法多種多樣,如彩繪、鑲嵌、雕刻,可采用棋格紋、云紋、龜背、回紋等裝飾圖案,體現對民族風素材的再創造與再運用,賦予民族元素時代內涵。
居住空間設計融合了設計師的思想和靈感,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體現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及風俗習慣。當前,深入探究傳統民族風格的造型組合、色彩搭配及吉祥寓意等,運用新材料、新方法、新理念,必將為居住空間設計提供更多的靈感來源,豐富室內設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