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廣軍
當前,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激烈市場競爭的挑戰,煤炭企業要以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為目的,以統一員工管理、統一路徑管理、統一財務系統控制管理、統一企業自身監控審計管理等為主要抓手,不斷加強煤炭企業生產經營與財務管理,建立健全嚴密的管理控制程序,構建以內部控制為主導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這樣才能防范和化解各種財務風險,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煤炭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要參與市場競爭必然面對多種風險考驗。當前,在國家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和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背景下,煤炭消費比重會逐年下降,煤炭企業的生產經營將面對嚴峻考驗。此外,來自地方的政策性風險、不確定因素導致的市場風險、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風險、人機物的不安全因素帶來的生產風險、主客觀因素帶來的環境保護風險等,都在客觀上要求煤炭企業必須構建以內控為主導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各種風險挑戰。
煤炭企業的財務活動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籌資、投資、經營等都可能產生各種風險。而強化財務風險管控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煤炭企業只有加強管理,苦練內功,全面控制財務風險,才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考驗,實現降本增效,提高效率,確保安全高效發展。
財務管控與風險防范體系建設著重解決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問題,即煤炭企業在特定的客觀條件下和特定時期內,由于受各種難以預料的外部經營環境和內部經營條件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使得煤炭企業資金運行的效益性和連續性受到影響,甚至中斷,進而使得煤炭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出現業績與預期完全背離的結局,盈利狀況出現負增長,影響煤炭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基于此,財務管控與風險防范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以“風險管理”為引導,通過統一的職員管控、統一的過程管控、統一的財務系統管控、統一的自身監察監控審計管控,建立健全嚴密的管理控制程序,構建內部管控體系框架,建立健全煤炭企業財務管控制度體系,同時加強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經營和自身管理控制過程,實現對企業一切經營活動和經濟活動全面、完整、準確、清晰的在線視頻記錄管控,提高財務信息搜集準確率,隨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從而降低和防范各種財務風險。
在公司機構設置與權力分配上,有時由于權力過度集中,導致權力壟斷而出現謀取私利的現象;反之,權力過度分散,則易于引起內耗而導致工作低效。權力過于集中和過于分散都可能導致煤炭企業正常安全生產經營的失控。煤炭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實際情況,科學確定管理結構層級,準確界定管理權限,合理使用集權與分權。該合理集中的,決不分散,嚴格避免多頭管理而降低效率,如“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項的決議,應實施集中管控;應分散的權限必須分散,如采購中的詢價與定價權、驗貨與采購權、核算與結算權,銷售中的發貨、收款、銷量結算權等,應實行分散管控。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每個崗位的基本任職要求、職責、權限和崗位工作質量要求以及檢查考核標準。明確規定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范圍和業務處理權限,同時也明確各級管理人員所承擔的責任。在處理經濟業務時,相關人員互相制約、相互監督,對自己的業務處理行為負責,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
管理者的水平高低、是否以權謀私,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人員素質高低決定的。權力機構配置得再合理,如果管理人員配備不得力,讓以權謀私、不懂經營的人掌握了相關管理權力,必然導致企業資金和資產的流失,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特別是煤炭企業在財務部門的人員設置上,要嚴把考核關,確保人員選拔和任用的公開、公正、公平性,實現科學用人、人崗匹配。
(1)確立符合企業自身的風險防控策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企制宜,因人制宜,借鑒國內外大中小企業的監管機構內控管理與風險管理經驗,既學習借鑒又不照搬,既觀摩演練又不硬套,立足企業實際,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和風險管理方略。
(2)制定內控體系建設方案。各煤炭企業要按照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各地方有關條例,來分類制定內控體系建設方案,力求使風險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實現不確定環境中的企業價值最大化。另外,要按照國資委全面風險管理的精神,緊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力求先進性與實用性的統一。
財務人員實行集團公司總部統一管理,建立雙向工作報告和雙向考核制度,保障財務人員依法行使權力,防止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確保會計核算工作高效、準確、及時,調動會計人員參與生產經營決策的積極性,提升企業風險治理能力。
(1)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制訂《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規定年度預算的編制與審核辦法、月度預算控制措施。
一是科學編制預算。根據年度生產目標、經營目標,按照在巷道定額成本基礎上上、下浮動10%的基數,層層分解成本。總目標由總經理負責,然后根據安全、生產、機電、通風、運輸等部門分類,按部門橫向切塊,并與礦級領導、各部門負責人簽訂經濟目標責任書,財務再按用途縱向劃分為生產費用、制造費用、材料費用、維修費用等各種費用,形成橫向責任到人、縱向核算清晰的預算目標。
二是嚴格執行與監督。各部門嚴格按預算執行。每月根據預算,結合工作實際,研究次月的資金使用計劃,嚴格控制,規范操作流程,無資金計劃不準付款。
(2)開展風險評估和會計稽查。
一是開展內部風險評估,建立風險管理的第一道防線。由企管、財務、審計、黨群、勞資等部門聯手實施財務風險大檢查;對庫存物資、固定資產、井下物資編碼跟蹤;對經濟合同執行情況定期檢查;通過風險評估,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有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二是開展會計內部稽查,建立會計機構良性自查機制。必須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內部控制各項規定開展全面稽查,例如對采購流程進行核查,促使各種交易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恰當財務期間予以準確的披露;另外,每季度進行一次財務收支檢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同時形成檢查報告,對執行內控成效作出評估,對工作不到位的給予處罰。
總之,煤炭企業要加強以內部控制為主導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嚴密的管理控制程序,提升財務信息、會計數據的準確率,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進一步降低和防范各種風險的出現。這是煤炭企業防范和化解各種財務風險、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新時代煤炭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