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 軍
(作者系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萬年礦礦長)
面對煤炭工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萬年礦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堅持以建設“平安萬年、幸福萬年”為目標導向,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恪守法律紅線,實施“五加強五提升”,扎實在安全培訓、安全“雙控”、現場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創新驅動上做細功、下實功、用硬功,堅守安全底線,筑牢安全防線,確保礦井安全高效發展。
安全培訓是煤炭企業的基礎性、先導性工作,是影響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職工整體安全素質提升的關鍵因素。萬年礦不斷加大規范化管理和專業化培訓力度,為礦井提供技能型人才儲備。
一是注重抓好安全培訓制度建立。始終堅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原則,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不斷更新、充實、規范安全培訓機制。以全面落實集團公司課堂制、導師制、網絡制、實操制、季考制、明星制、案例制、模擬制、補課制、淘汰制“十制”培訓管理辦法為主要工作抓手,修訂完善安全培訓安排意見、安全培訓實施意見、安全培訓管理制度等三大項培訓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培訓核心、培訓流程、跟進重點、管控方式等內容,以強有力的措施確保職工培訓取得實效。
二是注重抓好常規性培訓管理。
常態化組織全礦干部職工利用早安會、職工學習日、區(科)務會,認真貫徹學習新《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規程》和企業內部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并有針對性地組織礦各專業副總工程師,深入基層區(科)對地質災害防治、“一通三防”、防治水、頂板管理、提升運輸、監控通訊等方面進行重點講解,不斷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意識。堅持以考促學,以考促行,舉辦“職工月考,管理人員季考”,每次對考試成績進行排名通報。區(科)堅持組織開展“每日一題”“每日一練”活動,利用每日班前會、收工會學習契機,以提問為主要方式,開展每日安全知識答題活動。積極運用手機APP“考試寶”開展“每日一練”,使全礦干部職工掌握必備的安全技能。
三是注重抓好專業化實操培訓。堅持因需施教、因崗施教,著力從“實操制”培訓入手,實施“1+N實操制”培訓模式,即建立一處“實物培訓基地”,充分利用好制修區設施設備相對齊全的有利條件,搭建液壓支架維修、機組司機、井下電鉗工等崗位的實物培訓基地。由基層各區(科)制定培訓計劃,職教中心統籌協調培訓時間和授課內容,采取模擬操作、排查故障、檢修演練方式進行。設立“N”處“實物培訓點”,各基層區(科)根據技能培訓需求,自行建立實操培訓點,每周組織技術業務骨干進行一次實操培訓,采取“現場授課+實物訓練”方式進行。2021年以來,參加培訓人數3850余人次,進一步提升了職工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認真貫徹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雙控”機制文件,全方位辨識管控風險、排查治理隱患,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發生,保證了礦井安全生產有序發展。
一是健全機制,確保規范管理。建立完善“雙控”教育培訓制度、風險辨識公示制度、風險管控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考核獎懲制度等12項專項制度。制定從礦領導、職能部室、基層單位管理人員、班組長、崗位職工“五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細化了各級人員在“雙控”工作的分工和職責。為確保“雙控”智能化平臺規范運行,在原有基礎上建立了“雙控”智能化平臺管理制度,完善了“雙控”五級責任制,保證了礦井“雙控”運行流程規范,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是精準辨識,有效防范隱患。實施“LEC”辨識法,每年在組織辨識、評估人員學習的基礎上,對礦井生產過程中人員、物料、環境、管理四個方面要素開展辨識,認真分析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從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開展辨識、評估,全面排查礦井潛在風險。為確保各項風險無遺漏,及時更新“風險管控信息臺賬”,編制、更新、發布風險分布圖,使礦井風險管控工作更具有直觀性、可操作性。制定更加切合實際的隱患排查治理計劃,尤其是針對重大、較大風險管控地區和時段,礦領導實施盯班管理,全過程督導措施落實,發現問題、指導解決問題,確保風險有效管控。針對一般和低風險,實施每周專業全覆蓋、每日管技人員全覆蓋、崗位職工每班“三確認”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實現了動態式監控、覆蓋式檢查、地毯式搜索隱患問題,時時掌控礦井安全生產情況,實現了安全生產“雙控”的縱深防御、源頭治理。
現場管理是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的主要手段。萬年礦采取分級式過程管控和覆蓋式閉環管理方式,起到了全程提醒、糾偏、規范和警示的作用。
一是強化現場分級式安全管控。以“副總以上領導包地區,區(科)正職包頭面、分管副職包崗位”為核心,加強“人機物法環”日常管理和規范管控,對井下所有地區實施“明責包片”,確保包保人員對包保地區定期巡查,凡是發生事故或未及時發現隱患問題,倒查倒追,進一步強化了各級管理人員主管、監管責任落實。針對礦井回采工作面初采、末采、安裝、拆除,掘進工作面巷道貫通、石門揭煤,提升大件設備等重點環節,實施礦領導帶班、職能部室人員盯班、基層管技人員跟班“三級”專盯,現場督導檢查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同時定期組織職能部室人員開展專項“診斷式”檢查,重點對“膠帶輸送機”“電氣設備防爆”“安全管理措施落實”等進行全面、細致排查,這不僅及時解決了一批隱患問題,也強化了職工對專業化知識的掌控能力。
二是強化現場覆蓋式安全管控。堅持礦長組織月度礦井全覆蓋安全檢查,專業副礦長組織專業周循環全覆蓋檢查,基層區(科)管理人員每日全覆蓋檢查所轄區域的檢查制度,及時掌握礦井安全動態,并積極督導基層單位嚴格落實整改責任,確保檢查問題整改到位。安全管理部每周進行統計,如發現一次聯單未按期解決的,在安全辦公會上進行通報,并交專業礦領導協調解決,促進了隱患問題整改閉環管理,實現了“動態清零”。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做好煤礦安全生產的一大法寶。萬年礦通過狠抓安全生產標準化理念認識、創新管理、典型激勵,不斷鞏固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水平。
一是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理念。全面推行“定標準、抓落實、嚴獎懲”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思路,牢固樹立“不抓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抓不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干部是不稱職干部”理念,切實將安全生產標準化當作“保障安全、促進生產、提升形象、歷練管理、培養人才”的有效抓手,制定規劃目標,逐周、逐月推進落實,做到“頭頭見精品,面面亮水平”。
二是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創新管理。實施礦井安全生產標準化“5269”動態達標、“2135”精品創建管理。“5269”動態達標即圍繞礦井5大區域年度總體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思路,確保季度2個回采工作面、6個掘進頭、9個機房硐室實現動態達標。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2135”精品創建,即創建2條精品運輸線路、1個精品回采工作面、3個精品掘進頭、5個精品機房硐室,并通過落實總體規劃、專業平衡協調、基層單位現場落實等要求,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水平。
三是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典型激勵。通過推行“三項”激勵機制,推動標準化工作再上新臺階。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班評估、周檢查、旬驗收、月評比”機制,對月度綜合評比達到規劃目標的單位給予正職一定獎勵,凡是未達到一級標準的,嚴肅追究相關單位責任;實施集團公司季度標準化驗收排名獎懲,以礦井綜合排名為界點,專業單項排名高于礦井綜合排名一個名次的,對有關人員給予一定獎勵;實施“精品工程”獎勵,由專業部室和基層單位根據規劃,明確“精品工程”的具體地點、區域、路線、標準、時限,由礦長親自組織驗收,召開內部“現場會”,并對完成好的主體單位給予一定獎勵。

安全宣誓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萬年礦堅持問題導向,緊緊盯住生產重點、工作難點集中發力,為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穩生產。堅持“均衡生產、不搞突擊、安全高效”原則,依靠精準的計劃安排、高效的勞動組織,重點打好132158大傾角工作面搬家倒面攻堅戰,全線使用滑道運輸并在運輸沿途安設視頻監控,井下進行支架檢修,安全高效完成搬家倒面。推進掘進機械化改革,建成三條綜掘機械化作業線,組建半煤巖綜合機械化快速掘進隊,因地制宜優化調整支護參數,掘進效率提升50%以上。緊緊抓牢132109工作面準備工作,將運料巷和溜子道進行系統倒換,首次使用雙尾輪中雙繩卡軌車,工作面提前30天具備安裝條件。在二水平南翼地區開展復合頂板支護研究、巷道圍巖灌漿加固技術工業性實驗,保證了礦井生產地區有序銜接,產量任務如期完成。
二是堅持創新驅動增效益。制定《創新創效工資實施辦法》,激發全員創新創效熱情。圍繞“提高生產效率、解決實際問題”研制全斷面激光指向儀,完成-240水處理系統改造等30余項科技創新項目,可實現創效5000余萬元。完成重點科技創新自主立項7項,累計歸集科技研發費用1200余萬元。加速推進集團公司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四新”應用,在井下±0、-240泵房實現遠程操控,建成地面電機車智能充電房,南二下山采區安設頂板動態監測系統,在遠地區嘗試使用單向猴車、單軌吊等裝備,為實現礦井智能化開采積累了經驗。
三是堅持創新驅動謀經營。認真落實集團公司自產、自用、自修、自建“四自”管理模式,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攻關,針對廢舊錨桿、U鋼、錨索盤、鐵鞋等生產設備進行修舊復用,實現生產備件的高質量制作,節約資金85萬元。嚴控一切非生產性支出,把資金用到刀刃上,落實“交舊領新、回收復用、修舊利廢”制度,對單體支柱、卡攬等加大回收自修和改造利用,外委支出減少100余萬元。強化礦井內部市場化管理,形成主體明確、指標清晰、核算分明的系統化管理運行體系,確保成本管理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