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斌,安 軍,張 旭,解崇暉,李 濱
(陜西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3)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質量強國戰略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全方位的質量提升與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當前中國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一個突破點就是堅持高質量發展,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質量強國戰略的貫徹推進中勢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肩負著偉大的使命。
陜西建工集團作為老牌省屬國企,始終堅持“建造精品,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一座座精品工程背后凝聚了企業 71 載的匠心執守和使命擔當。本文以陜建為例,針對建筑企業如何做好建設工程質量策劃、創建精品工程、提升企業品牌、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探討。
筆者單位始終把激發熱情,營造氛圍,凝聚共識,作為精品工程創建的思想前提,并且持續從思想層面進行深入引導,把高質量發展與創建精品工程作為集團上下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認識,作為全體項目管理人員的共同追求和集體行為,使集團上下形成了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統一的創建局面,有力推動了集團精品創建和創優奪杯的深入開展。
精品工程創建,既是新時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更是陜建擴大品牌影響、推進管理升級、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基礎和方向。在全面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同時,扎實帶動了企業各項工作的整體發展,帶動了陜西省創建精品工程的熱潮。截至 2020 年,陜建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70 項,國家優質工程獎 84 項,國優金獎 2 項,詹天佑獎 3 項,國家級專項質量獎 79 項,陜西省建設工程長安杯獎 339 項,有力推動了陜西省精品工程創建邁上新的發展臺階。多年來,陜建在精品工程創建中,取得科技成果數百項,獲全國和省級科學技術獎 88 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華夏建設科技獎 21 項,國家和省級工法 611 項、專利 667 項,主編、參編國家行業規范標準 90 余項。
筆者單位制定了《五年創優目標遠期規劃》,實施了《創優項目三年備案制度》,始終堅持一切從源頭抓好精品工程創建工作持續開展,根據工程規模、合同約定、成本、科技含量等因素綜合分析,認真研判,育好苗子,確定企業級、市級、省級、國家級不同層級創建目標,并落實創優項目信息化管理臺賬。企業將創建目標列入《企業戰略規劃》《年度科技質量工作任務書》《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并采用網格化管理以及周、月、季快報的方式加強動態管控,堅持過程精品,保證創優品質和創優目標的實現。
陜建始終堅持“建成一批、策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創優工作思路,建立并完善了企業科技研發臺與質量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逐步健全了組織、技術、資源等支撐體系,全面覆蓋、持續推動的創優路徑。
陜建堅持“規劃引領、策劃先行、樣板引路、過程控制、一次成優”的做法,重點抓好項目前期質量策劃、過程質量優化、實施方案細化,秉承復制、推廣多年來總結積累的創優經驗和做法。
各項目廣泛應用集團編制的《陜西省建筑工程工藝標準》(共 17 冊)《創建魯班獎細部做法指南》《建筑工程質量通病診治要點》《質量創新工藝做法》《項目施工管理手冊》《工程總承包管理手冊》等多項成套技術成果,確保創優策劃具有良好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近年來,陜建一直緊跟行業技術前沿,深挖創新技術應用,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十四屆全運會場館、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等重點創優項目建設中,基于 BIM 技術、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加強了施工圖深化設計和項目建造管理,積極采用模塊化機電安裝技術,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著力提升智慧建造與建筑工業化發展水平。
緊密結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三年質量提升”活動、《工程質量安全手冊》制度執行、《建筑業 10 項新技術》推廣應用,充分融合陜西省文明工地、陜西省綠色科技示范工程、陜西省優質結構工程創建等活動,認真編制并嚴格落實創優項目日常檢查計劃和年度質量等級核驗計劃,用節點目標實現確保總體目標受控。加強重點創優項目檢查力度,創新質量檢查方式,借助質量安全巡檢系統,開展專家定期巡檢,采取實測實量、外觀目測、內業檢查同步、可視化通報點評等方式,對工程項目技術質量從定性到定量進行全面檢查。進一步強化了裝飾裝修及機電安裝關鍵施工階段質量檢查頻次,提早發現問題,過程中糾正,避免返工浪費;對檢查過程中發現質量差距較大的工程項目,特別是國家級質量獎的申報項目,約談項目負責人及業務主管領導,及時糾偏、動態管控,確保過程質量一次成優[1,2]。
1)持續健全機制、加強鼓勵引導是企業創建精品工程的動力。陜建結合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加快完善企業科技質量管理體系,修定了《陜建集團優質工程華山杯獎評選辦法》《技術質量檢查辦法》等,制定了《項目技術質量管理手冊》《建筑工程實測實量實施指南》,印發了《科技研發項目管理辦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科技質量獎勵辦法》等,逐步完善了科技質量管理制度和辦法,形成成套標準化技術質量管理模塊知識庫,為技術質量人員提供項目管理支撐。
2)進一步夯實企業技術質量主體責任,強化規章制度和標準規范的落地執行,引導管理人員全過程參與技術質量管理,推進技術質量管理工作向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發展,提升全員技術質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為了推進創建工作,陜建不斷健全和完善考核獎勵兌現機制,在集團范圍內開展“5 個 10”、優秀總工程師及科技貢獻獎評選等一系列科技質量管理活動,從制度和機制上保證了精品工程創建的深入開展,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體創建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工作推進提供了堅實的動力。
人才戰略是企業創建精品工程的有力支撐,陜建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和專家結合優勢,通過專家會診、交叉檢查等形式,加強技術人才培養和交流,尤其是給予青年技術人才更多的成長機會和空間。近年來,陜建依托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咸陽 G8.6 液晶面板電子工業廠房、十四屆全運會場館、西安地鐵 2 號線南延伸段、西安火車站北廣場及周邊市政配套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及重點創優項目,培養了一大批科技型、實用型、實戰型的高層次技術創優人才。多年來,陜建技術質量專家庫幾經擴充,已達 152 人,年齡結構合理,專業涵蓋全面。科技委專家委員會內外聘專家 60 余名,其中包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行業資深專家、科技新星等高層次科技人才。通過引進碩士、博士等高學歷應屆畢業生,社會招聘專業領域高級技術人員,科技人才隊伍逐步壯大,日趨成熟。尤其,近年來大力引進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頂尖建筑名校畢業生累計 37 名,其中多名已成為陜建中堅力量,有力增強了陜建技術力量,有效支撐了創建精品工程良性發展。
多年來,陜建科技創新碩果累累,創優奪杯成績卓著,讓陜建人倍感振奮和自豪,讓陜建在省內、西部乃至全國備受矚目和贊賞。當下,應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更好發揮精品工程示范引領作用,著力打造科技陜建、數字陜建、品牌陜建,努力建造時代精品,提升綜合實力,占領高端市場,筑亮陜建品牌,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建筑業整體水平提升,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匠心獨運鑄造精品工程,企業只有不斷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才能打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