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寧波石油 蔣冬翟
讀了《中國石化》雜志2021年第3期《依靠科技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一文,我深有感觸: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能源市場的深刻變革,科技和人才對中國石化后續發展的基礎性、決定性和先導性作用日益體現。科技和人才是企業騰飛發展的一雙翅膀,決定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文中提到了中國石化的幾次科技突破,令人振奮。2020年10月24日,由石化油服提供鉆探服務的順北53-2H井順利完鉆,完鉆井深超過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在四川普光、重慶涪陵、山東渤海灣、內蒙古鄂爾多斯等地,石化油服也獲得了令中外業界人士驚嘆的科技成果。
文中展示了一組數據:在“十三五”期間,石化油服形成了以八大集成配套技術為主線、10項專業技術為核心、22類專項技術為特色的石油工程技術體系,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11個、集團省部級獎項80個。
我還從字里行間看到了一個更高格局:中國石化瞄準高端發展,刻苦攻關,打破壟斷,填補空白,不是僅站在企業層面,而是從更高的國家層面出發,展現國企的擔當和責任。
例如,建設涪陵頁巖氣田之初,大功率牽引器被國外油服公司壟斷,只租不賣,費用高昂。哪里有技術封鎖,哪里就有技術報國的熱忱。“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一定可以做到!”本著一股不服輸的干勁,石化油服的鐵軍將士披星戴月,踏上了自主創新、為國爭“氣”的征程,最終取得了勝利。
國有企業是國家創新的主力軍和頂梁柱,員工用創新興企,是在科技領域報效國家。國家有了科技競爭力,企業才能有更廣闊的天地,員工才能有更好的生產生活條件。
近些年,中國石化一直堅持把科技和人才放在戰略高位,走出了一條逆勢上揚、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我們身為石化員工,也要一直堅持在崗位上創新創效,永遠不讓創效激情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