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禹
最近,聽到有不少人跟我說,某某專家說了,今年股市會跌得很慘,叫大家趕緊空倉跑路。這讓我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當時也是有不少專家說股市經濟會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甚至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估計嚇得不少人割肉割在地板上,而今,又似乎要重演去年的那種狀況了。當然,去年肯定比現在恐怖,因為去年的這個時候全球熔斷股災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著,而我們現在也僅僅只是受無風險資產固定利率飆升嚇到了。
基于全球無風險資產利率的飆升,肯定會對高估值的行業板塊形成壓迫性的利空,但是,畢竟這些股票之前已經跌過一輪了,所以現在這個利空已經對我們的A股市場邊際遞減了。從周四晚的美聯儲會議講話得知,市場的無風險資產利率肯定還會繼續上升,但是還不足以讓美聯儲加息。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收盤后美十年國債再創1.7%的新高也就在預期之中了。
市場是否走熊,需要大家耐心等待3月份走完了才能知曉。所以,我們認為那些現在就唱得很空的所謂專家,無非不就是一種“賭博式”預言罷了。而我們,遵循的理念是趨勢為王,遵循順勢而為,一切以市場作為導向,市場才是我們真正的老師和專家。趨勢,才是分析市場的重點。趨勢沒有遭到重大破壞,我們是堅決不會走;反之,如果市場趨勢出現了重大的技術破位,那么你喊“老鄉別走”,你說要救市,我都要堅定不移地斬倉跑路。
創業板的市場趨勢出現了重大破位,但是滬市的上證指數并沒有出現重大破位。所以,我們可以預判創業板的牛市結束了,但是并不能馬上就說滬市的牛市也跟著結束了。有些人說,您在1月份才說的牛市下半場,現在3月份就結束了,那么這個牛市下半場就那么“短命”?如果這么問或者想就此嘲笑我們的投資者,那您可就不懂看趨勢了。
判斷趨勢那一刻是會滯后的,市場真正走出趨勢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判斷趨勢的時點并非是以你確認趨勢的時點作為起點。所以,很多人不懂其實創業板的牛市就是從2019年元旦過后誕生的,而牛市的下半場是從去年的11月5日滬市上證指數收復60日均線作為起點的。那這樣看,你就不會覺得牛市的下半場時間短暫了。當然,很多人總是覺得市場牛市短暫,又或者根本就沒有覺得牛市來臨過,那是因為有些人總是以他自己的賬戶盈虧來衡量判斷牛熊市。那假設有人炒股伊始就沒有賺錢,一直虧錢,那對于他來說是不是就永遠是熊市,而不會有牛市了?
對于當下的市場,大家暫時不要急著下結論,而是仍然需要耐心地等待一斷時間,認真看清楚了再去下結論。畢竟現在市場沒有出現像2015年那樣的系統性風險,不會讓你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就直接崩掉了。就像2007年那會牛市結束了,市場還是給了您1、2個月時間去思考和逃離的;就像2018年那會,市場再度走熊,不也是給了大家一個季度的時間去思考、辨別、判斷嗎?
不過,現在的牛熊市并非是以前那樣的齊漲共跌了,我們認為有些行業受益于新冠疫情被控制住后的利好而上漲,如旅游、機場、酒店、影視等;而也有些行業受益于經濟的復蘇增長,如煤炭、鋼鐵、有色等資源品。總之,2021年還會是一個分化和分歧會比較大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