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0年6月后面板價格持續上漲拉動下,龍頭TCL華星業績亮眼,產線稼動率實現100%,預計2021年在需求持續向好,高端產品占比提升背景下,TCL華星將實現快速增長。
外延業務鋪開,未來業績可期。一方面,2020年公司參與中環股份混改,在上游基礎材料硅片進行布局,并于四季度開始并表,對整體營收貢獻7.4%。作為光伏級硅片、8英寸半導體硅片龍頭公司,中環2020年業績良好,實現營業總收入190.6億元,同比增長12.8%,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17.0%,將持續為公司賦能;另一方面,公司收購蘇州三星8.5代產線(t10)60%產權及配套模組廠100%產權,將于2021年并表,為公司在高端產品布局提供動能。

公司行業絕對龍頭地位穩固,配股預案推出提升公司資產負債表擴充空間,有效支撐高資本消耗性業務發展。在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周期中,擴張資本可以有效應對機構客戶的業務要求。2020年報顯示營收543.83億元、同比+26.06%,歸母凈利潤149.02億元、同比+21.86%;Q420營收同比+19.51%、歸母凈利潤同比+31.36%。加權平均ROE同比+67bp至8.43%。目前P/B處于低位,值得關注。

中國太保(太保)于2H19開始壽險改革,目標是提升代理人團隊的效率,單純的人力規模增長不再是管理重心。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保險業務發展造成嚴重沖擊,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改革進展步驟。隨著疫情在2H20逐漸得到控制,太保多次重申了繼續堅持改革的決心。公司近期在治理層面有改觀,吸引了投資者的注意力。太保盈利能力強勁,營運利潤在1H20獲得了28%的同比增長,為壽險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財務保障。

5G賦能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運營商是垂直行業應用5G網絡無法繞開的環節。中國聯通混改已初見成效,靈活的組織架構、更高的決策效率以及市場化的員工激勵,使得公司在toB藍海市場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公司有望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對比全球主流運營商,公司估值仍有提升空間。海外主流運營商PB普遍超2倍,回溯歷史,3/4G周期公司估值也都突破2倍PB以上,目前公司估值僅為0.9倍,仍處于歷史低位,我們認為未來估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中冶2月訂單大超預期。1-2月累積新簽訂單1820億元、同增104%(較2019年1-2月增長77%),2月當月新簽訂單784億、同增77%(較2019年2月增長49%)。延續了過去三年訂單加速增長趨勢,2018-2020年訂單增長10%、18%、29%。是戰略執行到位和競爭優勢增強的集中體現:冶金建設國家隊、基本建設主力軍、新興產業領跑者,冶金工程、高端房建、中高端地產、交通市政基建、礦山建設與礦產開發、技術裝備與中冶鋼構、環境工程與新能源、特色主題等協同效應和競爭優勢顯著增強。

3月16日璞泰來發布20年年報,20年公司營業收入52.81億元,同比增長10.05%;歸母凈利潤6.68億元,同比增長2.54%;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6.24億元,同比增長2.98%。公司4季度單季收入19.34億元,環比提升32.55%,同比增長49.11%;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52億元,環比提升15.41%,同比增長30.97%。
璞泰來為負極及涂覆隔膜核心企業,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公司收入及利潤有望實現穩健增長。

5G開啟商用,IOT將成為公司業績核心增量點。公司作為高通在中國的重磅合作伙伴,其合資子公司創通聯達在基于高通芯片下深度定制機器人、無人機和VR等業務,并于2020年7月在基于5G模組TurboXT55創新推出5G開發套件。隨著5G商用序幕的拉開,下游物聯網應用產品將獲得巨大成長機遇。其中,以VR/AR為例,根據IDC預測,至2024年全球VR/AR出貨量將達到7670萬臺,年復合增速為81.5%。在基于高通芯片的優勢下,下游物聯網需求的井噴將為公司業績增長奠定基礎。

公司是全球水力發電量最大的企業。2016年收購溪向電站后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常年維持在350-400億,是典型的現金奶牛,ROE始終保持在15%左右,是A股核心資產。公司業績穩定疊加高分紅,類債券防御屬性明顯。公司通過收購母公司三峽集團開發建設的優質水電資產公司規模呈階躍式增長,總營收從2003年的29.86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78.51億元。2020年公司BPS實現連續9年增長,EPS1.16元創歷史新高。
公司近年來不斷加碼成長屬性逐步加碼,未來烏白電站注入將使公司實現跳越式發展。在“碳中和”目標推動下,水電作為技術最成熟、發電量最大、發電成本最低、調峰能力最強、利用小時數最高、廠用電率最低的清潔能源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