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基金業協會公布2020年四季度基金管理機構非貨幣理財公募基金月均規模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末,20強基金公司合計月均規模5.76萬億,比去年三季度的6.22萬億減少了7.4%。
與去年三季度的前20強名單對照來看,四季度的前20強成員保持不變,而名次發生了一些變化。四季度,易方達基金非貨公募基金月均規模為5720.63億元,繼續位居行業第一,不過比三季度的6139.82億元規模減少了6.8%。華夏基金緊隨其后,其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4099.55億元,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的整體規模也都在4000億以上; 博時、南方、富國三家基金公司的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都超過3000億元。
3月17日,凱石基金發布了關于凱石淳行業精選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顯示該基金的最后運作日為3月16日,并于3月17日進入清盤程序。凱石淳行業精選是凱石基金“私轉公”之后成立的第一只產品。
Wind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至今,凱石淳行業精選的業績回報分別為14.3%、32.33%、-9.76%,低于權益類基金的平均收益率。
自2017年5月成立以來,凱石基金一共發了8只產品,到目前為止,包括凱石淳行業精選在內,已經清盤了4只。公司整體管理規模還剩下9.46億元,在14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33位。
春節后A股市場劇烈調整,權益類基金發行驟然降溫。3月份以來公告延長募集期的權益類新基金數量已有22只,在變更募集期的產品中占比66.67%,比前兩月猛增58.73個百分點。而在今年1月~2月,126只變更募集期的產品中,僅有10只是延期,占比7.94%;超過九成的基金都是提前結束募集,單日售罄、首募過百億的情況比比皆是;同時,權益基金成立規模不斷降低,有三成新基金只能“擦邊”成立。
北京一位次新基金經理表示,股市快速下跌,釋放了高估值風險。拉長時間看,目前是新基金建倉的較好時期,也是投資者“借基入市”的良機,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更有機會做出更好的超額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