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郭愛東
摘 ? ?要:隨著“互聯網+”模式的不斷發展,早期應用于商務領域的O2O模式被廣泛的應用于教學之中,既有助于改進傳統教學模式又有利于信息化時代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O2O教學模式從早期簡單的信息化技術應用過渡到現在基于云平臺或移動網絡的O2O線上線下融合教學。通過對O2O教學模式的研究,期望更好地達成英語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字:互聯網;O2O;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2-0068-02
一、引言
O2O(online to offline)起初是一種商業模式,由TrialPay創始人Alex Rampell于2011年8月首次提出。O2O的含義是從線上到線下,其核心是把線上購物者引導至實體店,通過在線支付購買商品或服務,在線下進行使用或享受服務,其價值在于將互聯網和線下的優勢融合。O2O在商業模式上的迅速成功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線上線下教學形成優勢互補,豐富了人才培養手段[1]。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受到極大沖擊,借鑒O2O模式能夠充分展開、分析和解決重點問題。
二、理論依據
(一)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理論)是由美國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博士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教育理念。MI理論在教育界有著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人類智能的四種特性——多元性、多樣性、差異性和特殊性。MI理論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建議學生以合適的方法進行學習和認知。學習者的學習和認知模式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因此,人們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呈現多樣化的。借鑒MI理論,英語教學模式也應該是有多種形式,應盡量避免“投食”式教學,激發學生潛力、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MI理論為英語教學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視角。
(二)混合學習理論
混合式學習(B-learning)理論是指在合適的時機,通過合適的手段,使用合適的風格,對適合的學生傳授合適的知識或技能,從而獲得最佳效果的學習方式。B-learning理論結合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優勢,是隨著傳統教學的回歸,通過對E-learning理論的總結和反思而逐漸形成的理論。B-learning對比E-learning和傳統教學有5個優勢:一是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統一,教與學兼顧,以學為主;二是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并舉,實現知行統一;三是因材施教,注重個性發展,既能獲得基礎知識,又能兼顧個性選擇學習;四是兼顧灌輸式教學和互動式教學,全面實現自主學習;五是既保證師生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又通過網絡環境實現多元性互動。
(三)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是由Lev Vygotsky在1931年發表《思維與語言》一書中提出來的。Vygotsky認為學生在學習發展過程中有兩種水平標準,一是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時所固有的能力水平,二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以上兩部分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因此,英語教學應從最近發展區著手,將帶有合適難度的知識通過相應手段傳授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不斷超越自身的最近發展區,從而達到不斷提高的目的。
三、模式構建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發展,英語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推進,教學模式也從灌輸式教學和被動接受,逐步轉換為互動式教學和自主學習。英語O2O教學基于云計算和語言學習理論構建即時教育和共同學習的雙向聯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使用網絡技術、促進融合發展
為達到雙向聯動的目的,不僅要使用相對成熟的云計算技術,同時要借鑒移動數據平臺,為英語線上線下互動教學提供網絡技術支撐,促進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和自主學習內部融合發展。
(二)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
以傳統英語教學為基礎,讓教授和訓練等環節服務于“語、文、實、踐”等流程。充分利用移動課堂,開展語境對話、語義識別、語音教授和自主學習等形式的線上教學方式。
(三)創新教學理念、引領思維模式
將MI理論、混合式學習、交互式學習及最近發展區等學習理念融合到英語教學和自主學習中來,并且能夠對英語技能訓練和第二課堂教學進行理論指導。
構建一種課前線上預習、課中線上與線下教授結合、課后線上答疑與線上線下拓展訓練相結合的新型O2O英語教學模式,以數字媒體方式發布學習內容,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O2O英語教學模式是碎片化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師生互動,也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助,充分體現了人本理念。
四、策略創新
傳統的英語線下教學受限于排課時間和上課地點,且課前預授和課后鞏固僅靠學生獨立進行,效果不好。E-learning雖然提供了大量的課前、課上和課后學習資源,但多數學生僅停留在線上“聽”課階段,而沒有做到真正的“學”。英語O2O教學能夠實現線上線下互動,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課程內容、學習情況等做出及時調整,可以說是英語教學理念的一次重要改革。可以從學習資源、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三部分進行改革。
(一)整合學習資源
與線下或線上單一教學模式不同,英語O2O教學是根據教師、學生及資源的現狀不斷調整的過程[2]。尤其是學習資源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斷完善。一是按照以往經驗制作英語教學線上線下教學內容;二是根據學生預習和課上反饋情況梳理重點和難點;三是置備供學生檢驗學習成果的在線習題庫;四是拓展實踐教學內容,讓英語教學的成果回歸到“用”上。
(二)更新教學理念
技能訓練方面,針對傳統英語教學線下課時有限、無法開展有效的技能訓練、第二課堂等自主學習形式效率低下等問題,可采用線上語感訓練與線下測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知識學習方面,可由教師在線下進行語法等基礎知識的講解和鞏固,然后再由學生在線上進行自主學習和成果檢驗,當遇到共性問題時再轉由線下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答疑,個性問題可由教師在線單獨處理[3]。
(三)探索教學模式
雖然教育部門鼓勵英語教學小班形式進行授課,但實際情況是仍以大規模課堂教學為主。一個教師面授幾十甚至上百名學生,導致在有限的線下課堂教學中難以解決所有學生的問題。讓學生自由組建語境小組,定期給語境小組分配實景任務讓學生在線上學習和演練,教師則在線上進行指導和互動。通過設置語境小組,教師可以掌握每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應用能力,有助于完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
五、平臺設計
英語O2O教學模式順應了“互聯網+教育”時代的發展潮流,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技術優勢,根據語言學科特點,對英語教學及實踐情況進行分析,規劃設計英語O2O教學在線及移動服務平臺。
(一)英語O2O教學在線服務平臺設計
我國從1994年就已經開展教育科研網示范工程,并于2007年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要求》指出:創新教學模式,改變灌輸式教學現狀,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使教學更具個性化、學習更具主動性、交流更具互動性,并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依托在線云平臺智能應用,依據英語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以電子影音等新媒體為載體,根據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這樣整理出的教學內容比傳統英語課堂內容豐富。在云平臺環境中,在線教學為教師提供種類繁多的在線服務,包括在線授課及答疑、作業提交與批改、微課錄制與播放等。隨著網絡英語學習資源的不斷更新,云平臺已經逐漸形成一種穩定的在線教學平臺[4]。學生能夠利用在線平臺的豐富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在線互動和數據共享,線上線下學習隨時檢驗學習成果已成為在線學習常態。
(二)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英語O2O教學移動服務平臺設計
目前,中國移動互聯網絡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英語教學移動化、碎片化成為今后發展的方向[5]。學生可以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不受制于有線網絡隨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在實名制的前提下,學生學習的軌跡和內容均有記錄,通過記錄能夠分析出學生的學習偏好,如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和學習難度等。通過數據分析能夠為學生推薦個性化的課程,如學生近期經常學習閱讀理解類的課程,系統將自動推薦難度合適或質量較高的閱讀理解類課程。教師也可以通過系統自動進行數據分析,查看每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狀態,待線上線下答疑時有針對性的逐一講解,有效地提高了師生教與學的效率,強化了英語O2O教學成效。
六、結語
本文在相關理論的支撐下,通過模式構建和策略創新等手段,建立了線上云平臺及移動平臺,實現了英語O2O教學的目標,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學生今后在英語環境中的交流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勝輝,白光娜.O2O教學模式有效實施途徑的探析[J].科技與管理,2017,(1).
[2]王靜.“互聯網+”時代O2O在高校英語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6).
[3]陳爭峰,鄭沛,劉楠.后MOOC時代下O2O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20,(5).
[4]沈繼偉.“互聯網+”背景下O2O教學模式的開展與實施[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9).
編輯∕李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