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勛波
計劃免疫是目前多種傳染病的主要防治手段[1]。近年來隨著地方免疫工作不斷深入,農村基層計劃免疫工作越來越廣泛開展并不斷重視,本縣相關部門也采取多種政策與措施促進免疫工作進行。但從本縣計劃免疫接種現狀來看,還有諸多因素影響基層免疫接種正常進行,是農村計劃免疫接種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通過依據昌圖縣基層人民接種現狀與接種流程,提出針對性解決方式,現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將昌圖縣基層分為村級、縣級、鄉級。
1.2 調查方法 依照縣衛生局制訂的調查方案,全縣采用同步調查方式,由隨機分組進行盲法調查,調查結果經縣衛生局部門監督并核查。
1.3 觀察指標 分析基層計劃免疫工作人員分布情況、各接種點注射器使用情況、上級對于安全注射態度及措施、各級單位對接種安全知識的掌握度與服務態度、接種者對接種服務滿意度及對接種目的認識情況、注射器來源與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處理方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層計劃免疫工作人員分布情況 本次調查共包含374 名基層計劃免疫工作人員,其中縣級、鄉級、村級各占比10.7%(40/374)、24.6%(92/374)、64.7%(242/374);男女各占比68.2%(255/374)與31.8%(119/374)。各免疫接種人員參加并獲得國家醫師考試證書占比32.35%(121/374),包含執業醫師9.63%(36/374),助理醫師11.23%(42/374);無職稱村級醫生占比1.07%(4/374)。249 名鄉村醫生依靠農業收入占比66.58%(249/374)。
2.2 各接種點注射器使用情況 40 個接種點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占比100.0%。見表1。

表1 各接種點注射器使用情況(個)
2.3 上級對于安全注射態度及措施 多數接種點上級對于下級接種單位進行安全接種考核與培訓,但仍有2 個村級與1 個鄉級接種點未向上級反映過接種安全問題。10 個接種點對上級是否關心接種安全與注射安全存在懷疑。
2.4 各級單位對接種安全知識的掌握度與服務態度 對接種點200 名接種服務者進行接種知識問答(各級單位分層抽樣),其中包括縣級22 名,鄉級49 名,村級129 名。其中64 名無法正確回答安全注射問題,占比32%,其中包括村級3 名未系統學習過相關安全注射知識。1 名鄉醫與村醫混淆安全注射問題,對多人一針、一人一針、滅菌知識、注射方式等認知不正確。縣級、鄉級、村級單位服務態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縣級單位對于接種安全知識的掌握度優于村級、鄉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接種者對接種服務滿意度及對接種目的認識情況 480 名接種者,其中村級311 名,鄉級118 名,縣級51 名,后期回收問卷450 份,村級16 名、鄉級13 名、縣級1 名問卷丟失。縣級對接種服務滿意度100.0%、對接種目的認識度100.0%高于鄉級的92.4%、92.4%與村級的86.4%、8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各級單位對接種安全知識的掌握度與服務態度(n)

表3 接種者對接種服務滿意度及對接種目的認識情況(n,%)
2.6 注射器來源與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處理方式 40 個接種點中注射器由上級配發40 個,占比100.0%;所有應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接種點,其中10.8(4/37)%鄉鎮級衛生院與33.3%(1/3)社區級接種點存在使用后為規范化處理,存在隨意丟棄現象。
安全注射與疫苗接種是指疫苗與藥品通過安全處理過的滅菌器材進行注射,存在血源性傳染病與感染發生風險[2,3]。通過有計劃開展免疫工作,不僅使疫苗相關疾病發病率大幅度降低,各種傳染病發病風險也逐年降低。但對于基層人員由于接種知識不足、接種環境有限、不正規接種與接種后注射器處理不當造成交叉感染甚至流行病暴發。通過對昌圖縣基層農村免疫情況調查可以發現,發現諸多影響安全接種的因素,其中包括免疫人員臨床知識與服務態度、上級監督部門態度、地方人民對于免疫接種與傳染病預防認識不足等。
為解決以上因素,提出了以下措施:①加強免疫工作人員知識培訓與提高服務質量,調查顯示部分醫生對于接種知識、疫苗知識及接種安全認識不足,鄉村衛生院60%以上的醫師與護士均需要培訓,醫療注射等操作也有待提高[4]。②設立定點接種門診,調查結果顯示,鄉級衛生室接種技術水平顯著低于社區級與縣級接種點,設立固定接種點,一方面可保證接種效果穩定,同時可通過定點學習培訓等減少醫療資源浪費,醫療支出更具重點性。③提高接種人員薪資水平,從調查結果看,仍有22.5%接種醫生主要收入為農業種植,且多數農村衛生機構由于條件有限,部分鄉村醫生無編制,既有身兼數職,也存在非專業人兼職,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對工作責任感不強,部分基層工作人員因薪資低,管理差,接種單位管理混亂,不僅無法按時完成接種工作,同時也不利于安全健康接種[5]。④合理協調上下級接種部門關系,上下級接種部門要穩定反饋與培訓關系,基層免疫接種是一件大事,包含人口多,地區廣泛,協調上下級接種單位關系是保證順利完成接種的關鍵,在本次調查中存在上級單位未及時對下級單位進行培訓情況,也存在下級接種單位長期未向縣級接種單位匯報現象,這可能是由于接種事務繁雜,部分接種醫生除接種事務外還兼有其他職務,造成接種結果未能及時上報,而上級接種單位管理范圍廣,對于偏遠地區無法及時做到正規培訓,造成規范接種技術滯后或未能在鄉鎮級開展。這就需要重視各個部門之間協調,不僅是衛生部門,有時還需取得其他部門配合。⑤加強對基層人民免疫工作宣傳,提高居民接種認識,基層人民對于安全接種認識不足,對于傳染病及疫苗等重視度不夠,應該提升基層人民文化知識,重點提升農村人民對于醫療知識認識程度,多數基層人民受限于收入低、文化水平差,對于收費疫苗難以接受,盡管目前多數嚴重傳染病疫苗國家已采取減免政策,但對于多數村級人民還是一筆不小費用,另外基層人口基數大,服務態度一般,這也是村級免疫開展緩慢重要原因之一。為提高村民對于文化知識與醫療衛生知識渴求,可通過組織開展居民學習、播放公益衛生電影、印制宣傳單等定期宣傳,提高安全接種與居民生活的親密性,讓更多群眾更加關注自身與子女健康,有計劃完成疫苗接種。對于乙肝、流感疫苗可通過在學校、居委會等宣傳,增加居民知曉率,提高重視率,達到疾病防控。
基層農民健康接種是一個耗時長、任務繁重的巨大項目,存在諸多影響接種效果的因素,通過對昌圖縣基層農民接種過程及效果進行調查,可以發現通過提升接種醫生疫苗相關知識、加強上下部門及提高居民疫苗接種認識,可顯著提高接種效果。此外,通過完善相關免疫制度與提升基層疫苗接種服務,對于免疫工作順利開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