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公共交通集團 胡 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什么是核心價值觀?如何踐行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明“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作為城市文明的窗口,公交企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通過培育企業“德”文化,教育引導員工自覺修身立德,端正價值取向,展示積極正面的個人形象和企業形象,并以此為原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輻射開來,帶動社會公德的提升。
蚌埠公交集團從“立德”“正德”“守德”“揚德”四個方面入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培育出了具有蚌埠公交特色的“德”文化。蚌埠公交“德”文化的培育做法,或可為公交企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一些思路。
所謂政德,就是黨員領導干部從政德行的綜合反映,立政德,就是要通過規范打造組織的“行”,鑄造牢固思想的“魂”。蚌埠公交高度重視黨的組織建設,以提高基層組織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為目標,補齊組織建設短板,打造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基層黨組織。高度重視黨員教育,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三會一課”、談心談話、研討會等形式,教育黨員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筑牢理想信念,鍛煉堅強黨性;通過學習張富清、杜富國、黃文秀等先進人物事跡,引導黨員干部學先進、做先進,強化宗旨意識,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修身正己,約束言行,展示黨員模范形象。
同時,結合公交行業實際,明確提出黨委班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立足服務城市建設、服務人民群眾的宗旨不動搖,從大局的角度謀劃企業發展布局;要把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公交出行難點、熱點問題放在經營謀劃的首要位置用心解決;要深入基層傾聽員工心聲,與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只有黨委班子“德”能配“位”,才能以上率下維護風清氣正的企業風氣,上行下效貫徹為民服務的企業宗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的是一種積極進取的追求。企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通過更能突出行業特色、更能獲得情感認同、更能感受企業發展成果的文化活動,使廣大員工自覺自愿地融入到公交事業和傳播精神文明中去。蚌埠公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企業文化活動的中心內容,在規范開展道德講堂、我們的節日等文明創建活動的基礎上,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講堂,講述24個字的精神內涵和價值所在;開展“我們的祖國”知識競賽,傳承紅色基因;組建網絡文明傳播隊伍,開展文明旅游、文明上網等宣傳活動;在公交報開設“身邊文明事”專欄,刊登公交好人好事,開展“公交榜樣”評選及各級好人推報工作,3年內10余名員工獲評省、市、區各級好人;安排各級好人走進場站,以身邊人講身邊事,以好人精神激發價值共鳴;做好誠信典型推報評選,突出宣傳服務企業誠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開展“經典家訓閱讀日”活動,充分挖掘公交人良好家風、家訓文化。
蚌埠公交通過以“德”為中心的文化活動,引導、教育廣大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端正以“禮”為核心的社會公德、以“誠”為核心的職業道德、以“愛”為核心的家庭美德,立足十米車廂,自發自覺地成為“遵德守禮”的文明傳播者,亮化城市流動窗口形象。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的制度支持。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點明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20年頒布的第一部《民法典》,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總則,明確處理民事糾紛時,“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充分體現德法并舉、德法相濟。
蚌埠公交在企業“德”文化建設中,緊握法治利劍。黨內堅持從嚴治黨,加強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重視專題警示教育,以反面典型為鏡鑒,要求黨員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堅決做到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常態化,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自覺遵循;梳理規范組織和程序制度,防止權力濫用。黨外以準則規范行為,加強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蚌埠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宣傳學習,鮮明道德導向,弘揚美德義行,鼓勵引導員工做一個好社會公民、好企業員工、好家庭成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規章制度,著重推行誠信建設,落實交通運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任務,把員工個人信用作為用人選拔、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以“苗苗品牌”建設為載體,將遵德守禮納入“苗苗服務規范體系”考核標準,以制度約束涵養職業操守、培育職業精神、樹立行業新風。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需要通過教育引導和示范引領領悟價值內涵,更需要突出實踐導向提高踐行能力,推動社會人群在為生活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貢獻的過程中提高道德境界。公交行業,要將提升城市公交的公益性和服務性,展示公交群體的價值和貢獻,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體現。
首先,要真正做到為民務實,盡最大努力解決公交出行熱點難點問題,提供便捷舒適的公交服務。近年來,蚌埠公交著力提升服務能力,購置純電動公交車803臺,建設公交場站8 座,改建、新建公交站亭387個,升級改造電子站牌100座;探索微公交、定制公交等全新運營模式,推出掃墓專線、旅游專線、學生專線、擁軍專線、定制專線等特色公交,滿足不同群體對公交的個性化需求;繼續實施特殊人群、特殊時段公交免費乘坐政策;啟動市域公交一體化項目,逐步推進城鄉公交一元化服務;推行手機APP查詢系統,實現手機掃碼乘車,開展“1分錢掃碼乘車”等優惠活動。珠城百姓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得到進一步提高。
其次,結合行業實際,組織開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公交”弘揚時代新風系列活動。利用公交自身資源,在公交站臺、電子站牌、公交電視及車廂內,制作播放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為主題的公益廣告,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利用抖音、快手等平臺,開展“公交延伸美好生活”微視頻大賽,弘揚正能量;開展“文明公交進校園”活動,通過展板、演講、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培養文明出行好習慣;組建138“敬老文明線路”,突出“敬老、愛老、惠老”,為老年乘客提供優質的公交服務;倡導“禮讓斑馬線,公交我先行”,帶動城市機動車斑馬線禮讓率達95%以上;成立“公交之星”志愿者服務隊,開展移風易俗、結對幫扶、文明疏導等志愿服務。同時,擴大發揮公交苗苗品牌影響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線路”,持續開展“苗苗助學基金”愛心助學活動,展示公交行業傳遞文明、傳遞溫暖的價值理念。
通過公交群體的實際行動,使廣大市民從公交服務能力的提升中、從公交群體付出的獲得中、從每一次的公交出行中,直觀地感受到以德為上的公交企業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地慢慢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醫有德,仁心妙手貧富同治;師有德,授業育人使少年強;軍有德,國之脊梁屹守東方;國有德,民族復興全民共享。立根塑魂,正本清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有責。城市公交承擔著城市文明傳播、實踐、推動和服務的責任,培育“德”文化要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堅持守正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磅礴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