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韜 侯小鋒

摘 要:干欄式風格建筑為布依族所特有的建筑形式,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文化價值及元素符號發展價值,在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逐步加快的今天,房屋也同樣面臨著現代化進程的考驗,干欄式風格建筑為布依族所特有的建筑形式,隨著現代新型房屋的建設,干欄式風格建筑逐漸受到了大眾的忽視,該建筑獨特的元素符號也面臨著逐漸消失的考驗,在此背景下,如何將干欄式風格建筑符號元素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文化價值及元素符號發展價值進行保護、發掘和發展,引到了大眾的思考。
關鍵詞: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元素 服裝與建筑 現代藝術視野
一、建筑與服裝
建筑與服裝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產物,二者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最為密切,所以在服裝中出現建筑元素也不足為奇。建筑元素在服裝中的運用既體現了服裝的個性,又展現了人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從建筑與服裝相結合的歷史溯源來看二者具有密切的關聯性。例如,在哥特式時期的建筑,較多采用十字平面的元素進行裝飾。此外還強調內外輪廓的線條感,由于建筑對服裝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此時期的服裝在面料選取方面也會相應的強調線條元素。尤其是在服裝的造型方面,在建筑垂直朝向般縱深感的影響下,服裝也更加傾向于突出和強調人體的修長,給人以苗條之感。此外,為了達到這種效果,該時期的服裝通常會將人體包裹得較為嚴實。通過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同時期或地區的建筑對服飾具有著密切的影響。在現代服裝中,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設計作品受到現代建筑影響的案例。為了使服裝和建筑能夠更好地與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現代的服裝逐漸強調建筑設計中結構和線條符號元素,面對建筑中的元素符號,在現代藝術視野下的服裝設計師也逐漸從以往使用理性線條符號轉化為使用抽象線條符號為主的設計理念,認為抽象線條會帶給人們一種更為輕巧靈動的感受。所以在現代藝術視野下的設計師更多地從建筑中汲取抽象的線條符號元素,并對元素進行再造和重組。通過設計后的建筑線條符號元素與服裝組合,會得到更加優雅靈動的整體效果。
服裝作為衣食住行的首位名詞,充分體現了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服裝的面料和款式得到了相應的發展,與此同時,人們的審美意識也得到了顯著提高。人們對服裝的追求已不再是單純地停留在實用功能上,而是更多地轉向了對服裝個性化的需要上。服裝設計師在進行靈感搜集時,逐漸開始注重將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服飾相聯系,一方面希望在符合現代藝術視野的前提下緊跟現代服裝的潮流趨勢,另一方面希望在展現民族文化的同時,能夠為民族符號元素的傳承與傳播提供一條更為獨特的道路。
在此背景下,筆者通過文獻研究和實地調研的方式,了解到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符號元素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歷史文化價值、藝術文化價值及元素符號創新繼承與發展價值。
二、布依族干欄式建筑特色
在布依族的傳統建筑中,最為典型的是干欄式風格建筑。此建筑不僅外觀獨特,而且從房屋的整體結構來看,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布依族的房屋大多喜歡依水而建,為了滿足布依族人民對房屋功能上的不同需求,布依族的干欄式建筑大致擁有上、中、下三層的木架結構。第一層為近地層,由于該層距離地面較近,往往較為潮濕,所以布依族人常常會使用第一層飼養家禽,其目的是方便家禽糞便的搜集,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確保房屋的干凈、整潔、舒適和衛生。干欄式建筑的第二層為中間層,相比第一層而言,該層距離地面的距離較遠,房屋的潮濕度較為適中,所以更為適合人居住。干欄式建筑中的第三層為該建筑風格的最高層,由于距離地面的位置相比第一層與第二層而言較為遙遠,所以此層會較為干燥,用來儲備糧食,以防止糧食遇潮霉變。
在木材的選取方面,布依族人民喜用槐樹、梓樹、楸樹、杉樹和椿樹來作為主要建材。筆者調查研究得知,在所選材料背后,擁有布依族人民獨特的精神層面的寓意。布依族人民認為,這些樹木材料自身的生長特點可以通過精神層面的意義傳遞給人,能夠為布依族人的生活帶來美好祝福和吉祥預兆。例如,杉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該樹木常年保持綠色,這在布依族人看來,有健康長壽的美好寓意。
三、布依族干欄式建筑的研究價值
筆者通過知網、圖書館等相關研究發現,布依族獨特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受到了研究學者的廣泛重視。例如,在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所在的研究動態中,與布依族建筑相關的論文共有103篇,與布依族服飾有關的文獻共有47篇。但關于布依族干欄式建筑風格元素如何與現代服飾設計相聯系方面的研究文獻資料較為欠缺。通過實地調查及文獻綜述等方式得知,由于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元素在現代服飾市場中的應用較為缺乏,大部分設計師偏向研究和探索與布依族民族服飾符號元素和現代服飾相融合的內容范圍,而有關干欄式風格建筑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相結合的研究卻較為稀缺。
筆者面對上述問題展開研究,在符合現代藝術視野下,以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的藝術特色與現代服飾風格相結合來作為自己的研究特色,并予以研究探索。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假設,可以為有關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元素和現代服裝設計相結合的文獻研究和發展起到一定的補充和增益作用。
基于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逐步加快的背景,該建筑獨特元素符號創新繼承與發展的價值受到了大眾忽視這一現狀,筆者試圖通過對該建筑藝術價值的深挖,結合自身專業研究方向,在符合現代藝術視野的前提下,以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的藝術特色與現代服飾風格相結合為研究特色,通過分析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的外形結構特征和色彩元素特征的基礎下,總結該建筑結構元素符號獨特的藝術特色,在符合現代藝術視野的形式美法則前提下,將該建筑獨特的干欄式結構元素符號進行打散重構和抽象提取。以現代服裝設計的藝術視野來看待布依族傳統元素與現代服飾設計創新應用之間的關系,力求尋找到二者之間的聯系橋梁,為二者尋找到新突破口和創新點,讓更多的讀者感受到布依族獨特干欄式建筑風格特色的同時,為布依族的民族元素發展和傳承提供一條更為獨特的傳播途徑,也為布依族民族文化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廣的市場平臺,從而打破布依族干欄式建筑風格逐漸消失的困境,為該民族建筑文化的發展與傳播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市場平臺和發展角度。
四、布依族干欄式建筑符號元素與現代服飾的創新實踐
筆者結合自身專業對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的符號元素進行創新實踐,下圖所示為筆者原創作品,在創作的款式造型方面,為了獲得更為優雅靈動的服裝整體效果,在符合現代藝術視野的前提下,以抽象化的方式對建筑進行線條符號元素的提取,并對其進行再造和重組,根據干欄式建筑結構底部鏤空的藝術特色,在服裝設計方面也相應地使用了鏤空的藝術方式進行加工處理,充分運用到服裝的各個關鍵部位,使得服裝在整體效果上可以更加直觀地凸顯干欄式建筑的藝術特點,在符合現代服飾審美特色的同時,展現布依族干欄式建筑獨特建筑符號元素(如下圖1至圖3所示)。
在色彩應用和面料選擇方面,由于布依族人常常給人一種落落大方的感受,俊俏美觀的印象浮現在眾人的頭腦之中。為了更加符合現代藝術視野,結合流行色及流行面料的趨勢動向,筆者在面料使用方面,選擇了棉麻質感的藍色牛仔面料以及具有肌理紋樣效果的白色面料。使得服裝在整體效果上符合現代的藝術審美視野,更加具有現代的視覺美感。為了更好地展現干欄式風格建筑的獨特藝術特征,服飾面料采用了再造工藝。一方面,布依族干欄式建筑房屋是以木材料搭建的方式進行組合,在本次服飾設計中妙地運用這一點,將面料通過裁剪成條再二次縫制的方式進行藝術再造處理,形成與布依族欄桿建筑材料具有相類似聳立般的視覺感受。另一方面,干欄式建筑的材料屬于木質材料,木質材料會在表面自然地生長毛刺。筆者將這一特征運用在面料的藝術加工之中,在拼貼面料的中間各留置五公分的余量進行抽絲毛邊工藝,在符合現代審美視角的同時,生動地展現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的藝術特征。
五、結語
布依族干欄式風格建筑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面臨著逐漸消失的考驗,如何傳承與保護該建筑獨特的元素符號成了發展過程中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以現代服裝設計的視角對該現象展開思考與探討,在符合現代審美視角的前提下,以布依族的干欄式風格建筑的符號元素為設計點來展開設計。希望在保持現代服裝潮流趨勢的前提下,將民族文化融入其中,讓更多的讀者感受到布依族獨特干欄式建筑風格特色的同時,為布依族的民族元素發展和傳承提供一條更為獨特的傳播途徑以及一條更為廣闊的市場平臺。
參考文獻:
[1]吳玉紅.建筑與服裝的交融設計[J].湖南包裝.2006(3).
[2]吳 晶,胡秋萍.布依族女子服飾特征與開發利用[J].四川戲劇,2010( 2).
[3]滕 怡,周戈鈞.建筑·服裝·藝術[J].中外建筑,200(34).
[4]盧 芳.試論布依族服飾文化與其審美及原始意象[J].參花(文化視界),2013( 3).
作 者: 周文韜,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侯小鋒,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