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啟平,湖南瀏陽人,高級教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教師作家分會副主席,湖南省詩歌學會散文詩分會副會長。有作品在《星星》《散文詩》《詩潮》等多種報刊發表。參加第19屆全國散文詩筆會,獲第2屆葉圣陶教師文學獎,第12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等。有作品入選《中國散文詩百年經典》等選集,著有散文詩集《回不去的故鄉》等四部。
把腳印串起來,就是一條小徑。
向左、向右,往上、往下,四通八達的山路,通往山頂。
打獵,采藥,踩出人類最古老的路。健康至上,是最原始的哲理。
一把鋤頭,一個背籃,在莽莽的群山尋找希望。
像我們孤獨地生活在人海茫茫的城市,為了理想、事業、家庭。
我們在陌生的人間說著人話,救死扶傷,追求真理。
月亮掛在山坡的樹上,像一粒丹藥。村莊長生不老。
采藥老人彎下腰,弓起的背是一座山峰。
山峰相連,畫下一道美麗的波浪線。山脊之上有我的夢想與對藥香的癡迷。
紅色的晚霞,點燃爐火。炊煙是最祥和的往事,悠悠。
誰不希望有幾個同甘共苦的朋友。青山與老人,是一對孿生兄弟。
任憑多大的北風,何時吹倒過一座山峰。山是一尊佛陀,溪水徐徐念著經文。
山打開一扇門,采藥的人走進歷史的底部,帶著他的葛根、車前子、何首烏……
一個采藥人便是一個主人公,一個故事足以溫暖一座村莊。
砍柴,砍樹,樵夫將自己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生活是一場不可收拾的累,村莊的前面站立著青山。
當時間還停留在懵懂無知的少年。除了刀,樵夫只有一碗谷酒,一根扁擔。
生火做飯,伐木建房。在青山前,我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過去,現在,將來,每一寸土地都種下一段記憶,滿山是我們貪婪的笑聲。
在磨刀石上,在青色的時光上,樵夫把刀磨了又磨。
最后揮手一刀,砍斷灰色的過去,走進新時代。
樵夫收起砍樹的刀,時光的鐵銹,蕭蕭而下。
掄起锃亮的鋤頭,像英勇的武士舉起長劍,向敵而生。
當春天送來一春的雨水,樵夫種下第一棵樹。
樵夫不是樵夫,大山還是那座大山。漫長的夜晚,曾經砍去的樹木像星星一樣耀眼。
我們都在傾盡全力還債,用一生的心血與精力。
面對青山,我甘拜下風,用一輩子相許,做他的知己。
請你給我一把鋤頭,種下心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青山與煙雨融入泥土便成青石。
青石碑是最古老的琥珀,模糊的文字是活潑的蝌蚪,在一代代鄉親的記憶游來游去。
高官、顯貴,還是名滿天下的書生,青山淹沒墳冢。
各種版本的故事只與一座青石碑有關,還有乳白的碎瓷片,淡黃的破陶罐。
世間最深刻的記憶不是刻在石頭上,是深深刻在愛你的人心里。
村莊沉默,用青山綠水為文字,輕描淡寫地記載人類的歷史。
時光是把雙刃劍,我只記住了從不傷人的刀柄與平靜如水的三餐。
青石碑無辜地搭在溪的兩岸,一邊在古老的過去,一邊在現實的生活。
黑白的記憶,彩色的人生,我們都是演技精湛的演員。誰不想人生像一臺精彩的戲曲,誰又希望自己只是演員。
我們是真實的過客,經歷了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過去。為自己留一塊青石碑,不留文字。
找遍青石碑的四周,找遍時光,像找尋一場夢,一場戲。
跨過鐵青色的記憶,我們做回了自己。無論陰晴,堅持走下去都會有自己的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