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菊,陜西安康人,作品散見《星星·散文詩》《散文詩》《散文詩世界》《延河》 《浙江詩人》等刊,入選多種選本?!秾嵙υ娙恕贰缎@詩歌年選》微刊總編。出版詩集《迷迭香》,散文詩集《芒刺》。
殘存的骨頭,風化的毛發卷起雪堆一樣的墳冢。安睡于泥濘之毯下,呼吸纖維半截露出土地的皮膚。
生命行將從一處黑暗抵達另一處黑暗。
夕陽引人注目。名字,美麗得像個魔咒。在月光下越擦越懂得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越擦越懂得好馬要吃回頭草。
皮膚松弛,才倍加珍惜灰塵,筆芯,窗簾上立體的褶皺。
孤煙,謹慎得像一個憧憬。有多大翅膀就飛多高。不開花,就不擔心果實也有出賣主人的招數。
飽滿的春苗。躺在水床上,浪打過來秋千,嘻嘻地笑。
方言越走越遠,順著臍帶的方向,回到炊煙越說越少的故土。
排練好的語聲,從宋朝動身路過元朝,來到明清古街,南腔北調對話良苦用心的老風簽名。一聲嗩吶,開始舞龜蚌、提燈、扮飾和光對陣。
水缸里浸泡菖蒲的根。略帶野性的九月解開紐扣,是時候敞開心扉了:一起來吧!敲起竹竿尬起舞,郎在對面唱山歌,妹在八步采茶戲。
昨天黃昏,古戲臺出鏡,鯉魚街跳出龍門。
季節安排好的一樁婚姻。風生和水起成親。
祖母賜給它們榕樹綠,紫色土和圓周率。三點一四一五九
二六……
某年某月某日,天空生下來青色石板,石板砌成美麗的房屋,街坊,鄰居和時間這張溫暖的床。
打傘的女子經過街坊店,挑擔的男子歇腳鄰居門。一座房屋發呆,一座房屋走神。我想和它們一起虛度光陰。
風水先生把它們載入編年體史書:司馬第門前天下流水潺潺,后山竹林互通有無。
青色石板繡上青澀的苔蘚,歷史的冊頁翻過一頁綠化一頁。那些含光的名字被一群冒騰騰的后生寫進未來。
在最美的時辰,我從廢墟中醒來,抵達青石板的內部,一點一點地學會去愛。
我想去西山,正說著,鳥兒打著響指從眼前掠過。一路上,七葉絞股藍略帶抹茶味的哀傷激活絕壁上打坐的懸崖菊。
它像一枚精致的灰塵貼合于松動的崖壁之上。當風吹走雨水的訊息,它四處絕望,冥想另一則潮汐。
它要茁壯,為的是不汲取大地的養分。誰需要色彩,它愿再開敗一次。這些意念打破它身體里的生態平衡。
它像水刃上的芭蕾舞選手,踮起腳尖,一遍遍練習綻放出白天鵝一樣的舞姿。
它想象著花瓣回到希望的田野,現實卻落入慵懶的漩渦。鳥兒的翅膀滑進冰天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