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馬軍紅,楊晨東,韓梅,倪俊卿
(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 050061)
2019 年6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強化乳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乳制品消費引導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我國奶業下一步發展明確了目標和路徑。
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奶業振興綱要(2019-2025)》和“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的實施意見” 中將DHI 測定技術作為我省奶業振興、優質奶源基地建設的關鍵技術進行大范圍推廣應用。
河北省自2006 年開始推廣DHI 測定技術以來,始終以“奶牛為單元,奶業為主線”,堅持目標導向,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專注服務能力提升,抓效果、求落實,首推“第三方采樣制度”,不斷完善專業化的技術服務體系,目前已具備年測定40 萬個奶樣能力。DHI 測定技術示范引領效果顯著,有效帶動了產業提檔升級,為我省綠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和奶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好牛產好奶。 通過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體系(DHI)工作,可以獲得全面準確的牛群量化信息指標, 這些指標可以為我國奶牛改良和后裔測定提供準確的量化數據, 有助于我國建立奶牛育種和良種登記體系, 對全面提升我國奶牛遺傳品質具有實際意義[1]。
3.1 利用DHI 測定技術,實現了“測奶養牛”,使奶牛單產有了明顯提升,保障了奶源的持續供給,為綠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以2019 年統計數據為例)。
圖1 顯示,2019 年全省參測場平均305d 產奶量呈逐漸增加的趨勢,2 月份最低為8663kg,12 月份時達到9190kg, 較2 月增加了527kg,提高了6.08%。

圖1 2019 年河北省DHI 測定場305d 產奶量情況

圖2 2019 年河北省DHI 測定場泌乳牛高峰奶和高峰日
圖2 顯示,平均高峰奶維持在39kg/d 左右,相對比較平穩,但高峰日呈先上升后降低趨勢, 其中6 月達到最高為98d,12 月最低為83d,較6 月份降低了15d。 高峰奶量每提高1kg,相當于胎次產量:一胎牛提高400kg,二胎牛提高270kg,三胎以上提高256kg[2]。
3.2 通過DHI 測定技術,指導牧場開展奶牛精準飼喂,實現了測料和測奶配方技術,提升生鮮乳質量(以2019 年統計數據為例)。

圖3 2019 年河北省DHI 測定場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變化情況

圖4 2019 年河北省DHI 測定場日產奶和體細胞變化情況
圖3 顯示,2019 年全省參測場平均乳脂率在4.0%, 乳蛋白率在3.3%~3.5%之間。 圖4 體現了平均體細胞數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 其中1 月平均體細胞數為24.9 萬個/mL,12 月平均為24.2 萬個/mL,較1 月降低了2.89%。平均日奶量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中1 月平均日奶量為30.3kg/d,12 月為30.8kg/d,較1 月提高了1.65%。 體細胞與日產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呈負相關,說明體細胞對奶牛產奶量及牛奶質量有負面影響[3]。
通過對河北省參測規模牧場的DHI 平均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都呈上升趨勢,有明顯的提升,高峰奶、305d 產奶量提升顯著, 說明DHI 測定技術示范引領效果顯著,牛群整體遺傳進展效果明顯,為河北綠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有效保障了河北奶業快速、穩定、健康和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