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煙氣是指發生火災時物質在燃燒和熱分解作用下生成的產物與剩余空氣的混合物。
火災是一種多發性災難,它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建筑物一旦發生火災,就有大量的煙氣產生,這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馂牡娜紵^程通常是一個不完全燃燒過程。一般的有機物燃燒過程大致分成2 個階段:①在一定溫度下,材料分解出游離碳和揮發性氣體;②游離碳和可燃成分與氧氣劇烈化合,并放出熱量。
煙氣流動規律建筑物發生火災后,煙氣在建筑物內不斷流動傳播,不僅導致火災蔓延,也引起人員恐慌,影響人員疏散與消防人員對火災進行撲救。為了幫助設計人員正確設計防排煙系統,采取相應措施降低煙氣的危害,有必要研究煙氣的流動規律。在不同燃燒階段煙氣流動狀態是不同的:火災初期,煙氣比重小,在熱壓作用下向上升騰,遇到天棚轉化為水平方向流動,此時呈層流狀態流動。當遇到梁或擋煙垂壁時煙氣折回在空間上部聚集,當煙氣厚度超過梁或擋煙垂壁豎向尺寸時,繼而越過梁或擋煙垂壁繼續擴散,這一階段煙氣流動速度約為0.3 m/s;轟燃前,煙氣擴散速度約0.5 m/s~0.8 m/s;轟燃時,煙氣被噴出的速度可高達10 m/s。煙氣流動狀態在豎直方向與水平方向也是不同的,在豎直方向的擴散速度:火災初期,煙氣上升速度達到1 m/s~2 m/s;在熱壓作用下煙氣迅速上升,最盛時達到3 m/s~5 m/s;轟燃時達到9 m/s。煙氣流動規律具體有3 點:流動方向總是由壓力高處流向壓力低處,煙氣流動速度在燃燒的不同階段是不同的,煙氣流動速度在豎直方向較水平方向上大得多。
控制原則煙氣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建筑物內創造無煙或煙氣含量極低的疏散通道或安全區。煙氣控制的實質是控制煙氣合理流動,也就是不使煙氣流向疏散通道、安全區和非著火區,而向室外流動。煙氣控制須遵循以下原則:通過劃分防火分區和防煙分區防止火勢蔓延和煙氣擴散,控制煙氣擴散范圍;通過將一定量空氣送入房間或通道內,使室內保持一定壓力以阻止煙氣擴散到房間內加壓送風防煙;在敞開的門洞處保持一定流速,通過控制氣流的流向來阻止煙氣擴散到疏散通道加壓送風防煙;通過熱壓、風壓作用或排煙風機作用將煙氣從著火房間排除,保證著火房間為負壓,以阻止煙氣向其他房間或區域擴散進行疏導排煙。(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