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均輝
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和龍市供電公司 吉林 延邊 133500
近幾年,各行各業得到快速發展,用電需求量明顯提升,若是想要保證穩定、持續供電,還需重視配電線路安全運行維護。由于現下我國配電線路主要集中在戶外,很容易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再加上空間跨度大,增加了配電線路的不穩定因素,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維護管理,為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保障。因此,聯系實際分析配電線路運行維護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我國現有的配電線路通常是在戶外,線路跨度長、覆蓋范圍廣,很容易出現故障問題,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配電線路運行的主要影響因素有三點:(1)線路設備老化,配電線路通常都是處于24小時不間斷運行狀態,一些設備與線路在外部環境以及高負荷運作下,會逐漸老化,當設備、線路老化以后,運行效率就會有所降低,故障概率則相應提升,是影響配電線路穩定運行的一大重要因素;(2)自然氣候環境,我國配電線路橫跨多個區域,覆蓋范圍十分廣泛,不光是城市,郊區、山區也設置有電塔,為人們提供用電,且多數配電線路都是處于丘陵地區,容易受到風、雨、雷、電、雪、塵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比如臺風天氣就會造成大面積斷線、倒桿、倒塔的情況,致使大面積停電,影響線路運行;(3)人為因素,在配電線路運行維護方面,人往往是最直接的影響因素,除了專門負責配電線路維護的工作人員,其他人員施工,也會威脅到配電線路運行,比如工程施工時,就很有可能對配電線路造成損壞,尤其是一些市政項目施工中,經常會出現機械設備碰觸配電線情況,造成線路損壞,甚至還存在亂接私接電線、違法放飛孔明燈等行為,這些都增加了配電線路運行的潛在安全隱患。
城市快速發展對電能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若是想要保證供電安全,就必須在線路管理與維護上投入較多關注。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供電企業在配電線路運行維護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用電穩定性[1]。首先,線路責任歸屬不明確,電力企業在配電線路建設過程中,缺少長遠打算與規劃,當區域供電量增加以后,未能及時升級、改造,存在多條線路共用的情況,一旦發生故障問題,很難精準定位故障點,且相鄰的兩個電力企業、單位也存在線路交叉的情況,很難明確責任,在發生事故或者維護管理時,容易出現責任推諉的情況,影響運維管理質量;其次,巡視工作不到位,配電線路是影響供電網穩定性的重要因素,長期使用很有可能會出現老化的情況,需要定期檢修檢查,保證供電安全,然而部分電力企業對養護工作缺少重視,線路巡視計劃不夠完善,存在較大的隨意性,一線技術人員較少參與檢修,而負責檢修維護的工作人員專業化程度不高,對于一些隱蔽性問題無法及時發現,最終引起線路故障;再次,配電網絡結構不合理,現下電力企業設置的配電變壓器數量,與日益增加的用電量需求明顯不相符合,且變壓器分布位置也十分不均勻,配電線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磨損情況,使用壽命遠遠低于原本預期,增加了電力企業的建設成本,且為電網建設帶來負面影響;最后,人員素質較低,隨著我國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配電線路運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維護管理人員作為直接工作者,在專業技能上還有待提升,尤其是現下對配電線路的運行要求逐步提升,若是工作人員無法及時提高個人能力,將會落后于時代潮流,需要電力企業在今后予以針對性培訓[2]。
基于此,可以了解到配電線路運行維護工作由來已久,但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配電線路維護管理也更為復雜,再加上電力企業市場化發展,經營中更加追求利益,容易輕視線路運行維護,必須在今后加以整治,優化維護措施。
由于配電線路長期處于戶外,且24小時不間斷運行,處于高負荷做功,若是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維護與管理,將很有可能出現嚴重故障問題,影響社會生產與人們生活用電。電力企業必須承擔相應責任,重視日常維護管理,每一條線路都具有明確的責任歸屬,尤其是涉及到多家單位的情況,必須做好協商與統籌規劃,明確界定每一條線路的管理單位、維修界限,然后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合理制定運行維護管理計劃,保證每條線路都檢修到位。若是線路最后一個耐張瓷瓶串使用連續式耐張線夾時,分界點在引下線與線路隔離開關連接的地方[3]。需要注意的是,線路電壓互感器、耦合電容器、避雷器及連線等,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屬于線路檢修范疇,但線路檢應對連接線、架空線的夾接情況進行檢查,若是發現存在問題應及時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聯系并處理,保證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另外,高低壓線路合桿架設,分界點為低壓橫擔與桿塔連接的地方,企業需要明確這一點,合理進行邊界劃分,保證責任歸屬明確[4]。
巡視巡查是為了及時發現線路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具體可包括正常巡視、事故巡視、特殊巡視、夜間交叉巡視和診斷性巡視等多種不同形式,涉電力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專門人完成巡視工作,做到事無巨細,整個配電線路的每一個位置都要做到等桿塔檢查,保證問題能及時被發現。一般情況下,巡查內容主要包括沿線基本情況、桿塔部件是否存在損傷變形、線路是否斷裂或燒傷、絕緣子有無裂縫與臟污、線夾是否加緊、連接器是否正常等,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在巡查完成以后,工作人員需要將真實的情況進行匯總、歸納、記錄,作為后續線路檢修、維護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全面提高運維管理工作質量。在發現問題以后,應及時聯系專門的技術人員尋求解決辦法,及時排除故障問題[5]。
配電線路結構設計,關系著用戶的使用感受與運維管理工作質量。因此,供電企業在早期建設階段,就應從長遠角度、未來規劃層面出發,對配電網絡結構進行設計,保證網絡結構的合理性。一方面,電力企業應根據地區的實際使用情況采購數量充足的變壓器,然后根據用電高峰區域進行合理分配,滿足各個地區的發展需求,同時盡可能將自身損耗控制在最低,避免造成過多的電能損耗,減少經濟成本[6]。另一方面,低壓線路與高壓線路應該區別設置,并分開架設,減少配電線路在實際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工作人員則是要保證所有配電線路能正常進行負荷轉移,防止出現區域電流增大情況,為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隨著我國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廣泛,對技術人員的各方面要求明顯提升,運行維護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故障處理與運維管理能力,這樣才能保證電力配電線路正常運行。首先,電力企業應注重對運維管理人員的定期考核,主要目的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員工的實際情況,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將直接與最終人員獲得的薪酬相互掛鉤,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自覺參與工作培訓、工作學習,在培訓內容方面,除了要注重理論知識培訓以外,還要培養員工的個人能力、職業素養,提高配電線路運行維護質量。其次,從外部招聘具備較強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工作能力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優秀人才的融入,能夠起到一定的領導作用,并對現有員工造成刺激,在競爭意識的促進下,整體性提高運維管理效果,更好的滿足當前社會對配電線路運行的多方面要求,減少安全事故發生概率[7]。
綜上所述,進入新時期以后我國電力建設全面展開,基本上實現了電網全面覆蓋,配電線路作為電網的重要構成部分,受線路設備老化、自然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容易出現線路故障,科學有效的運行維護手段至關重要。因此,對于線路責任歸屬不明確、巡視工作不到位、配電網絡結構不合理、人員素質較低等問題,還需通過加強線路責任管理、完善各項巡視工作、優化配電網絡結構、加強人員素質培養等方式,提高運行維護管理有效性,保證配電網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