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易蘭規劃設計院 北京 100094
中央公園,故名位于所在區域城鎮的中心,對區域具有核心作用的綜合性公園。
美國的紐約中央公園是繼1843年世界第一個城市公園英國伯肯海德公園后,設計于1858年美國的第一個城市公園,它的建設“開拓了現代風景園林學的先河,標志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的發軔,同時它也是城市規劃的重要部分”。[1]由奧姆斯特德(Frederiok law Olmsted)和沃克斯(Calvert Vaux)設計并于1873年建成的紐約中央公園是紐約近代工業化、城市化迅猛發展中,人口涌入、交通擁堵、城市擴張,空氣污染、公共空間狹小等城市問題的解決方案,當人們迫切渴望城市環境得到改善時,紐約中央公園的建設將自然引入城市,建設過程中引進和栽植包括590種灌木和815種常年生耐寒植物和高山植物,總計栽植植物物種超過1400種,還至少發現了275種鳥類,[2]成為這個大都市的綠洲和綠肺,被稱為世界第一個現代的城市“綠心”,[3]至今依然為市民提供6000多棵樹木、9000張長椅、93km的步行道。[4]奧姆斯特德的規劃設計希望能夠讓許多的產業工人們沒有經濟條件時在中央公園里能夠感受到鄉村渡假、懷特山上消遣一樣的夏季舒暢感受。[2]紐約中央公園為大眾服務,它的建設標志著美國的現代景觀成為了普通公眾可參與的身心愉悅的空間[1]。
紐約中央公園的建設與開放掀起了一場席卷全美的城市公園運動,對現代公園的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5]世界各國與中國近年都有城市更新與新興城市興建中央公園,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起我國長三角城市群已建和規劃的中央公園超過100個[6]。
紐約中央公園因城市與產業發展而生,為大眾提供服務,也為兒童提供了一方空間。 20世紀初公園中將球類活動場限為兒童使用;1927年公園有了第一個專屬兒童的游樂場;其后10年公園引入了18個以瀝青覆面,有秋千、蹺蹺板、滑梯、沙池、灑水器等設施的兒童活動場;1966年在原有兒童活動場上首個以混凝土、花崗巖、木材和水為材料的冒險游戲場出現,80年代符合安全標準的組合型游戲設備取代了它; 至今公園中最多發展到擁有21個兒童游戲場。紐約中央公園中的兒童空間以兒童游戲場為主,隨城市和公園的更新而更迭和延續,因安全和管理考慮其兒童游戲活動場地幾乎以圍欄護欄等封閉方式與公園其他區域分隔,成為公園中較為獨立的空間所在[7]。
各國及我國城市中陸續建設的中央公園以其生態效益為要,服務城市與居民,在眾多的公園規劃設計中兒童游戲場所空間是公園中的必備要素,只是大多是規劃思考中的一小部分,其兒童空間以一個或幾個點的形式存在于園中,少有將兒童的需求全面進行響應的案例。
自1924年《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以來兒童權利不斷被國際社會予以重視。 199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起兒童友好城市運動,以建設尊重關愛兒童、適宜兒童發展的城市,[8]創建安全、包容、充分響應兒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區。兒童友好型城市方案致力于改善可促進兒童權利的建筑和自然環境的特征,包括公園、游樂空間和兒童服務。[9]其愿景是讓兒童:“享有自身權利,充分發揮自身潛力”。
我國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其研究與成果還不是很多。城市中央公園是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公共綠色空間、兒童活動的重要場所,也將是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重要一環,固安中央公園獲得了2018英國國家景觀獎(BALI)的國際獎,或許可為城市更新與新興城鎮的兒童友好建設提供借鑒。
固安中央公園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北部產業新城中心,處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區、是固安縣域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發展區,大廣高速出入口的城市門戶區,是占地約20.5萬m2的城市級綜合公園。固安中央公園的設計與建設秉持華夏幸福以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建設目標,以人為本[10],是固安新型城鎮化建設、京南宜居宜業微中心的重要工程。
易蘭規劃設計院設計團隊于2016年9月進行規劃設計,公園于2017年底向市民開放,至今近3年多的時間獲得了廣大市民與兒童的好評與喜愛。兒童是社會中重要的成員,也是弱勢群體,對兒童的重視代表了一個國家和城市的進步與文明。
公園西側入口處國內首創的2400m2水鏡廣場,位于固安城市的對外窗口區域,也是公園與城市耦合的城市公共空間。原本廣場地下大型停車場的設置使地面的設計受限,設計師在此設計了擁有長73.2m、寬24.6m、面積1800m2鏡面水池的水鏡廣場,水池邊緣的石材傾斜產生無邊緣的效果、使水池與廣場成為一體。平日或冬日時水鏡廣場是大型的開闊場地,不同年齡的城市居民可以在這里遛彎、遛娃、曬太陽、聚匯、交流交往以及路過;夏日來臨水池開啟注水后廣場水池呈現出大大的淺約3cm的靜靜水面為夏日帶來清涼,水池的線性溝縫滿足水體溢排從而有效實現鏡面水景的形成與效果;到炎夏時凈面水池中噴出不同高低的水柱,有時變為水霧,它不僅是成人們欣賞納涼的景致,同時它吸引來眾多兒童不亦樂乎地在其中踩水、踏水、趟水、踢水、壓水、淋水、游水、看水、奔跑、跳躍,這里便成為了激發兒童自由探索徜徉的水天地。水池內設備采用低壓電和漏電保護來保障兒童涉水游戲的安全,同時淺水無邊緣的設計塑造了空間的無障礙性也避免了兒童跌碰的隱患。[10]兒童有喜水親水的天性,而水卻是北方城市中缺少的自然景觀元素,設計以節約有效且安全的方式為兒童提供了一個大大的可沉浸的水的自由世界。有時成人也會被帶入其中,回味一下兒時的快樂。

圖1、圖2、圖3 代際融合的城市開放空間:水鏡廣場[11]

圖4 水鏡廣場鏡面水池兒童戲水
公園為兒童規劃設計了較大開敞區域的專屬空間,這片場地包括了一個兒童活動場和一個兒童極限運動場。
兒童活動場是平日里來固安中央公園的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規劃以新穎趣味的設計為兒童提供最鐘愛的游戲設施:白沙坑池、樹屋滑梯、攀爬繩網、網盤秋千、鉆爬地形、互動游戲等等,在游戲場玩耍的兒童須有父母的陪同,活動場還設有提示牌提醒兒童與家長有關安全的注意事項,這里是兒童玩耍最密集的地方。
兒童極限運動場的設計理念是先進的,它鼓勵兒童嘗試略帶有冒險性質的運動活動,為兒童提供了一個有機會去嘗試、體驗與磨礪自身體能、勇氣、意志從而挑戰自我的機會。場地以地形塑造高低起落變化的空間,兒童可以以輪滑、單板、自行車亦或奔跑等方式來利用地形進行挑戰和鍛煉,整個場地以塑膠鋪地預防保護孩子的撞擊傷害,不同高低深淺的地形提供了不同的難度等級,讓兒童選擇適于自己挑戰的合適難度,雖然早期階段可以看到在極限運動場內的兒童少于兒童活動場玩耍的孩子,且場內的孩子大多的方式是行走或乖乖地坐在低地的低處,或是低齡幼兒被父母帶領著散步,家長與孩童對安全與冒險的認識和實踐需要得到不斷的開拓,這里的冒險挑戰已做好準備,它就在那里,等待著孩子們勇敢地去體會。

圖5 兒童活動場[11]
固安中央公園作為固安新城的城市綠心,在生態觀指導下設計促進所在區域良性、可持續地發展。[4]采用低影響的開發建設模式,其進行的生態修復面積達15公頃,包括1公頃開敞草坪、0.48公頃自然湖泊和大片大片茂密的植被,公園軟硬比達9:1,[10]構成全園的生態環境,作為城市綠地與生態網絡系統的組成,固安中央公園為地域的動植物提供了生長棲息遷徙的自然空間,也維護著城市的生態安全格局。在這樣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公園為兒童設置了在自然中認識自然的3萬m2科普植物園,同時在小徑中沿湖邊、水系行進常常能夠看到許多小動物的出沒,這是固安中央公園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心為孩子們提供的可貴的親近、接近從而認識自然界動植物的家門口的自然課堂。兒童在自然中成長不僅拓寬其認知,同時帶來身心的和諧與愉悅。
中央公園東部的市民廣場為市民提供交流集會的開敞大空間,在適應兒童需求下,這里被布設了以電音光影為主題的大型游樂設施,也成為了深受兒童和家人喜愛的空間,如百米七彩滑梯、光影秋千、碰碰車等。公園為周邊市民與職員設計了環全園的慢跑健步道以引領健康綠色的生活風尚,在這一健康休閑運動設施的基礎上還增設了科普內容標識,增加了兒童與家長一起漫步運動時的趣味性。

圖6 兒童自然教育的生態環境(作者拍攝) 圖7 道路科普標識(作者拍攝)
中央公園在誕生之時就以城市中心綠色的自然空間使城市得以健康發展,為大眾市民及產業工人提供平等的休閑游憩地,隨著世界的不斷發展,在對人性化、對兒童權利更加關注注重的社會發展趨勢下,中央公園作為城市的綠心,其面向兒童友好的規劃設計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助力。
作為城市的綠心,整個公園是城市的,同時也是兒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