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昕,薩百艷
(天津市海河醫院設備科,天津 300350)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等的持續發展,手術室儀器設備的適用愈加廣泛,儀器設備精細化、自動化程度也不斷升高。儀器設備的正常運作密切關聯手術質量與醫療安全,近幾年,我國儀器設備所致不良事件數量持續升高,作為醫院儀器設備數量最多且使用最集中的部門,手術室儀器設備使用風險性越來越高。衛生部門統計顯示,多家醫院2300余臺手術室儀器設備中,合格率僅有70%,其中4家設備整體質量較好的三甲醫院中8種受檢設備檢驗指標的合格率不足95%。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手術室儀器設備成了醫院相關部門的關注重點。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已被各大醫院廣泛應用于醫院管理中。對于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來說,應用信息化可取代人力數據收集與錄入,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從而確保儀器設備相關信息準確性與完整性,進而提高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質量,以利于手術室整體質量提高。本研究主要對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的重要性及手術室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措施等予以探究,以供參考。
手術室儀器設備在患者手術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多數醫院不斷引進高端先進手術儀器設備,以利于臨床醫療工作開展及醫院醫療水平提高,從而促進醫院經濟效益增高。隨著手術室醫療設備使用頻率的升高,醫院也開始不斷關注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因手術室儀器設備多價格昂貴,一旦損壞不僅可對患者治療造成影響,還可影響醫院經濟效益,因此須予以手術室儀器設備有效管理,以確保其完好無損,進而提高患者手術效果。
儀器設備是生產、研發的必須工具,儀器設備完好率可使生產效率、產品品質得到提升,并確保生產安全性。對于手術室儀器設備來說,適當的儀器設備管理不僅可降低其故障率,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醫院整體醫療水平與研究能力,促使臨床醫療服務水平提高,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醫療服務,使醫院就診人數增多,以此達到提高醫院整體效益的目的。
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為企業競爭力重要因素之一,對于醫院來說,要想提高其創新能力,就需要成為知識、技術創新準提,使知識、技術創新成為醫院生存與發展的自覺行為。經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利于手術室相關人員匯總儀器設備優劣勢,促使生產廠家不斷改進儀器設備,更利于醫療儀器設備整體生產、研發水平提升。此外,還可使醫院經應用高端儀器設備不斷深入探究手術方法與效果,進而強化醫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創新能力,以此提高醫院整體醫療質量與競爭力。
手術室設備信息管理即將手術室儀器、設備信息、患者信息相連,信息化、數字化監管手術室醫療器械與設備等的每一使用緩解,從而形成以手術室某一醫療器械、設備為核心的全流程動態信息管理系統。信息化管理可確保手術室器械設備信息與患者信息相連,進而對器械使用全程的每一緩解予以數字化監控,并對突發的器械設備不良事件予以快速應急處理與追蹤機制,并對不合格醫療器械設備設定智能入庫安全屏障,以降低醫療器械事故率,確保患者手術安全。
經手術室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可于電腦錄入手術室儀器設備固定資產情況,形成電子檔案,再對儀器設備的申購、合同簽訂、競價談判、入庫調撥等檔案予以管理,同時收集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安檢報告、維修手冊等原始資料,將每臺儀器設備標好固定資產碼,并打印條形碼貼于儀器設備上。同時,經信息化管理對儀器設備使用信息予以系統自動生成,并記錄好設備使用磨損情況,以利于醫院核算儀器設備使用周期費用,進而對儀器設備成本收回時間予以評估,同時為后續申請設備提供一定參考依據。此外,經信息化管理還可在手術室儀器設備中引入預警機制,設置好手術室儀器設備庫存下限,當庫存設備接近下限時啟動申購模式,進而確保手術室設備管理效率,降低不必要設備購置率。
經手術室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可于電腦錄入手術室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安檢報告、維修手冊等原始資料,形成電子檔案,再由設備科負責管理該電子檔案,以便每臺儀器設備都具有清晰的維修、保養、報廢信息,從而確保儀器設備正常運轉。
(1)設備基本信息 詳細記錄設備儀器基本信息,內含設備名稱、型號、生產廠家、啟用日期、設備SN號、廠家維修聯系方法、使用追溯碼、固定資產碼以及其存放位置等。還需拍攝每臺設備圖片,并經圖文方式使相關管理人員掌握該設備耗材、附件及主機情況,以便予以有效區分。
(2)設備維修保養信息 設備維修、保養信息內含維修保養原因、日期、結果、費用、維修人員等,以便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設備儀器問題,并予以更換等。
(3)設備報廢信息 設備報廢信息內含報廢原因、日期、規定使用年限、設備報廢說明、審批人員等情況。經設備科檢驗后提高報廢確認單,并將報廢設備交由設備科負責進行后續處理以及新設備申購登記等。
(4)設備使用追溯電子檔案 由科室設備管理人員負責儀器設備使用追溯電子檔案錄入與追蹤,負責為每臺儀器設備設置獨立的追溯碼,并打印追溯碼粘貼于設備上,經掃碼進行使用。這種方式形成無紙化管理,減少相關人員工作任務,并可使設備使用數據持續保留下來,并方便相關人員查詢、統計該儀器設備使用情況。
(5)設備質量控制管理電子檔案 由醫院質控小組負責設備質量控制檔案,并予以相應模板建立,以做好儀器設備操作正確與否、定點放置與否、追溯記錄需要情況、環境消殺情況等記錄,再由相關人員負責每月匯總儀器設備故障情況及問題,以便科室人員予以整改,從而降低手術室儀器設備事故發生率。
將信息化應用于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中既符合當前信息化時代形式,也利于醫院整體醫療水平提高,張莉、楊美燕、李雪云、陳捷茹、張學強、戴靖華、陳俊等人均經不同的研究均證實了信息化管理在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提高了設備使用登記完整率 以往儀器設備登記多行紙質手寫登記,這就需要每次手術對5-6臺器械進行登記,若每天進行多次手術,須進行多次登記,可加重工作人員工作量,進而出現遺漏登記的情況。經信息化管理后,可經系統自動生成部分器械使用信息,進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量,并可使登記完整性提高。
(2)便于查找設備使用信息 經信息化管理后,可確保每臺器械實現電子檔案管理,相關管理人員可經管理權限予以相應信息數據查找與調取,更利于其做好儀器設備登記等。相比紙質登記,信息化管理后的儀器設備電子檔案不易丟失,也更利于相關部門審核、登記院內儀器設備使用情況,還可使相關管理部門匯總、統計每一器械成本與效益,從而為后續制定儀器設備申購、制定庫存計劃提供有效數據。
近年來,隨著手術技術的不斷精進,各大醫院也在不斷更新儀器設備,手術室儀器設備風險問題愈加突出,成了手術室管理的重點。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化管理也成了評價醫院的重要指標。因此,信息化在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中具有重要意義,更需各大醫院不斷結合互聯網+優化升級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信息系統,規范儀器設備追溯管理、高效管理與精細管理等,以利于手術室服務質量提高,并最大程度降低醫院手術室儀器設備成本,以提高醫院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