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濤
湖南湘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 湖南 長沙 410000
園林景觀工程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項目在完成施工圖后,場地通常尚未交付,如果全部直接按圖施工,項目建成后常導致實際施工效果不理想。因此,做好園林景觀施工現場二次設計,對于確保設計意圖完美落地,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打造高品質園林景觀工程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園林設計。園林設計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chuàng)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過程[1]。根據設計深度主要可分為概念設計、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四個階段。
(2)園林二次設計。園林二次設計是指建設單位對設計方案不滿意或提出新的想法、理念后由設計單位所做出的修改調整或變更,或者是建設單位針對一些具有特殊工藝或特定場地重新委托設計單位進行的深化設計[2]。
(3)園林施工現場二次設計。園林施工現場二次設計不是隨意否定、變更、修改原有的方案及施工圖設計,而是遵循設計圖紙所確定的框架下,在項目的施工階段對某些重點部位或分部工程,結合場地實際情況進行模擬與推敲后對施工圖進行的再次深化和細化,使其更貼近工程實際并充分體現設計意圖,并為指導施工提供更為直接準確細致的依據。園林施工現場二次設計是建設高品質園林工程為目標,其前提主要有設計方案本身可行,施工圖設計文件完整;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各方能及時有效溝通;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全面理解設計理念和設計意圖,具有較高的專業(yè)能力知識和現場實踐經驗。
(1)提高項目質量,打造品質工程。施工圖的完成是設計方案在功能及空間方面的第一次深化,主要明確關鍵的尺寸、樣式、材料、顏色、做法等特征。此時尚未具備施工場地工作面,甚至項目主體工程未開工,而園林景觀施工具有較大的彈性和靈活性,施工圖設計不可能考慮到施工過程中所有的問題[3],如果施工單位直接全盤采用第一次深化的施工圖按圖施工,常導致實際施工效果不理想。作為設計和施工在項目實施階段的橋梁,園林施工現場的二次設計,可有效促進設計與施工的融合,提高項目實施質量,進而打造優(yōu)秀的園林景觀項目。
(2)精準施工下料,有效降低成本。在景觀場地交付,特別是園建工程的基礎完工后,通過重新復核場地可得到更為精準的尺寸,此時結合市場上能提供的產品模數,對硬質鋪裝進行再次排版深化及適度調整,能進一步保證設計圖紙的準確性,便于精準計算硬質鋪裝施工的工程量,既減少了原材料的損耗節(jié)約了成本,又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提高了進度。
(3)確保設計意圖,促進精細施工。園林設計表現中的假山置石與植物造景,是設計方案中呈現出的理想形態(tài)。在實際施工中因假山石及植物的材料無法預制、形態(tài)難以把握可能導致實際施工效果欠佳。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通過采取一些技術手段,進行施工現場的二次設計,可使施工圖紙無法細化表達的部分具有更好的操作性,使其貼近工程實際,充分體現設計意圖并促進精細化施工。
(1)以設計單位為主體。以設計單位為主體的施工現場二次設計,設計人員不僅在設計階段進行方案或施工圖設計,而且深入施工現場與施工人員一起具體參與景觀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無論是鋪裝排版、苗木選擇、植物配置、水景打造、假山石塑造等均由設計與施工人員共同參與完成。設計人員不僅可以及時掌握現場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影響因素,而且可隨著工程進度提供更為精準詳細的深化圖紙。這種模式能夠實現設計與施工的無縫對接,最大限度保障景觀建設效果。
(2)以施工單位為主體。大部分園林景觀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工地現場除了建設單位的工程師和工程監(jiān)理外,設計師較少從始至終跟蹤現場施工。特別是在項目要求高、工期緊、任務重、預算有限、建設單位現場技術人員少且設計單位缺位的情況下,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現場條件發(fā)生相應變化,施工圖紙不能有效指導施工等情況下,常需由施工單位為主體進行施工現場二次設計。此外,精準下料及工程定額控制等情況均需要施工單位進行現場二次設計。
(1)硬質鋪裝。硬質鋪裝包括園路、廣場、水池、活動場地等構成要素的鋪貼,在園林景觀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細部處理多而雜,施工圖設計上往往考慮不到位或缺失。硬質鋪裝細部處理是體現園林景觀精致程度的重要指標,是施工現場二次設計的重點,落腳點在于深化細化構件的穿插處,材料的接頭處,形體的轉折處,色彩的變化處,新舊的銜接處,主要內容是根據現場實際尺寸和市場產品模數等參數,對鋪裝模式和尺寸規(guī)格進行排版深化及適度調整,確保鋪裝對縫及收邊整齊,消除引發(fā)危險的尖角銳角等突出物,避免定制加工過多帶來的工期和成本增加。
硬質鋪裝的施工現場二次設計力求做到“所畫即所做”的要求,硬質鋪裝圖紙不能直接采用圖案填充的方式進行繪制,應做到每一塊不規(guī)則的石料都要按照真實的尺寸、方向和切割角度繪制在圖紙上。如在平面控制上,把握好曲線鋪裝弧度的控制,把控好同心圓形式及放射形鋪裝相同半徑內的石材大小規(guī)格一致;協(xié)調好鋪裝面層上各類蓋板的設置不影響面層整體效果,具體可結合鄰近鋪裝材料、定制圖案等裝飾性處理方式、定制雙層井蓋等隱形化處理方式對井蓋進行整體性設計;在立面控制上,復核地面排水坡度和標高,確保雨水口在周邊排水方向的最低點處;細化鋪裝道牙與地坪間的相對高度;保障平面鋪裝與立面交接部位的留縫不應大于5mm等。
(2)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景觀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植物是有生命的活體,個體差異大,形態(tài)變化萬千。雖種植施工圖確定了樹高、胸徑和冠幅等主要指標,但通常喬木的形態(tài)特征還包括枝下高、分枝級數、枝葉量等多項指標。種植施工圖常缺乏重點組團植物的深化設計,而植物設計師不可能對施工現場的空間、最佳視點、視距等完全了解,且具體栽植時植物的大小、形態(tài)、體量等往往與設計規(guī)格有一定出入。
植物景觀施工現場的二次設計要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效結合,主要是結合現場情況重點深化植物組團,注重前后景、主次景搭配,把好植物配置藝術關。在圖紙上細化各植物品種的行距及栽植位置,在施工過程中由有經驗的植物設計師配合施工單位參與選苗,并根據所購買到的實物,現場指導苗木精準放線及定點種植,在施工現場對苗木的位置、朝向及擺放方式進行優(yōu)化調整,營造最佳觀賞點及觀賞面[4]。此外,園林植物不同于建筑材料,植物種植具有較強的季節(jié)性,施工中要根據具體苗木的生長習性和規(guī)律把握好栽植季節(jié)和移栽方法。
(3)綜合管線。綜合管線主要有雨水、污水、消防、燃氣、強弱電等,因管線類型多且空間互相交叉,導致園林施工場地中存在較多的設備管井和設備設施,影響園林景觀施工效果。園林施工現場二次設計時需了解清楚地上地下綜合管線的分布及走向,并將施工圖中各類管線綜合圖與景觀施工平面圖疊加到一張圖中,系統(tǒng)考慮景觀工程中各類管線的平面走向并研究其豎向標高,使各功能管線在園林空間中占有合理的位置,符合相關專業(yè)技術要求,使管線施工可行、維護管理可靠以及日常使用美觀。
綜合管線的施工現場二次設計需在進場施工前先對現場進行仔細復核,力求將現場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解決。如盡可能減少管線之間的交叉及地面管井的數量,綜合考慮各類管井的位置和標高,避免建筑出入口管井密布,同時管井應避開臺階、坡道、小品景墻及構筑物等位置;核查排水管線能否形成有效的排水循環(huán),避免出現局部遺落造成雨天大面積積水,對于車庫頂板的綠地,應注意增設排水管;核實管線與喬木的種植距離是否符合要求;在滿足規(guī)范要求上,將消火栓、水泵結合器與景觀場地有機結合等。
園林施工現場二次設計并不是對設計的否定,是以打造優(yōu)秀的園林景觀項目為目標,在遵循設計方案所確定的框架下,結合場地實際情況對原有施工圖進行的再次深化和優(yōu)化,力求做到“所畫即所做”,重點是做好硬質鋪裝、植物配置、綜合管線的施工現場二次設計。將園林景觀施工現場二次設計的理念融入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可以有效促進園林工程的藝術性、技術性及科學性的相互融合,確保設計意圖落地,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打造高品質的園林景觀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