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劍濤
北京天恒創業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8年我國民用建筑建造耗能5.2億tce,約占全國能耗11%,而建筑碳排量約為18億t CO2。對此,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在確保安全舒適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總能耗和CO2排放量,同時亦積極探索節能技術,以此來減少能源浪費,而智能建筑恰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為載體,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起集先進技術于一體的智能服務平臺,能夠全面感知、自動采集建筑數據,并實現自我決策[1]。而在全生命周期內,通過管控建筑及環境空間的自適應與自進化,推動人、設施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從而提高建筑的服務效能。
建筑節能不僅僅是一個代名詞,而是全球建筑行業專家基于大格局,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共同決定,是符合當前全球發展趨勢的。推進建筑節能是貫徹落實國家能源生產戰略的有效手段;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直接體現,是推進節能減排,有效應對氣候變暖的著力點;是增強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內容。可以說,建設高效、綠色、低碳的建筑是當前的必然趨勢,不僅能推動建筑領域供給側改革,同時還為綠色發展奠基。
環保性、實用性、先進性等是我國智能建筑的主要特點,與其他國家智能建筑建設相比,我國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力求運用智能建筑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高效與低碳是主要追求目標。這些對于節能減排、降耗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實際上,我國在智能建筑建設過程中,對于節能要求并不高,當前已經建成同時節能效果明顯的建筑非常少。但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升,計算機網絡技術、現代控制技術、可視化技術、數據衛星通信技術等高科技技術水平的提高,在今后城市建設中,智慧建筑將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能建筑受外界影響因素較多,而隨著節能建筑的興起,必將提高人民的需求,同時在大氣環境改善、降低建筑耗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智能建筑節能措施較多,如樓宇照明節能、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節能、門禁一卡通技術節能等等。其中樓宇照明節能技術可對建筑內部照明系統進行自動控制;無線傳感網絡技術主要由紅外線、溫濕度、照明燈傳感器組成,通過先進算法,無線傳感器網絡可對建筑內部的空調、燈光進行智能調節;同時,隨著建筑安防系統網絡化技術的不斷成熟,在現代智能建筑中,門禁、視頻監控、防盜功能等已基本實現融合,并呈現出集成化發展趨勢。在刷一卡通時,控制器可實現對報警器的布防,實現建筑智能化管理。可以說,這些節能技術都有助于降低建筑耗能,提高資源利用率。
阜陽市東方廣場商業中心位于阜陽市火車站站前廣場,且位于市區,總建筑面積11.5萬㎡,地上39層,地下3層,總高130m,與2017年竣工。建筑結構形式主要有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勁性混凝土等結構,使用年限設計為50年。
商業中心智能化節能技術的綜合應用主要體現在樓宇自動化上,其主要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通風、照明、電梯、空調、給排水等自控系統,下面將分別進行闡述。

圖1 商業中心樓宇自控系統
(1)系統結構。要想實現商業中心建筑節能,就必須要構建能耗監測系統,系統由主控層、中間層以及現場層組成,屬于分布式結構。主控層是人機交互的直接窗口,亦是系統第一層,包括工業計算機、打印機、UPS電源等。主要是對現場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通過圖形、聲音等直觀方式反饋出商業中心的整體運行情況。中間層主要負責網絡通信,以太網設備、總線網絡等組成,是數據交換的平臺,主要負責采集、分類和傳輸現場設備回傳的數據信息,從而對上位機的各個控制命令進行轉達[2]。現場層主要負責數據采集,包含各種智能儀器,主要負責上傳和存儲商業中心的耗能數據,同時采集基層數據,并負責向數據中心回傳。
(2)空調自動化系統。空調自動化系統主要是在確保提供舒適溫度的室內環境的基礎上,盡量減少能耗。系統會根據預設的上下班時間,系統會下達指令自動啟動空調。同時,根據建筑物的熱慣性,提前關閉空間,以維持下班前商業中心室內溫度。此外,還可以根據空調開啟程度自動化確定冷凍機的開啟臺數,合理調整其運行模式。
(3)智能照明系統。運用照明接觸器、傳感器等先進技術,在商業中心內外部安裝照明節能燈具,并根據商業中心對照明的需求以及運作時間,科學合理設定照明水平,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建筑照明的需求,同時還可以實現節能降耗,延長燈具的使用壽命[3]。此外,在商業中心大廳設置有可編程控制面板,主要負責大堂燈光的控制,并在室外隱蔽且采光好的地方,配置照度傳感器,以便對外界燈光自動感應。靠近室外的照明回路會通過照度傳感器感光控制,根據外界自然光的強弱,對大廳燈光進行自動控制。
(4)通排風系統監控。通排風機系統主要服務于商業中心地下室配電間、低下停車場、衛生間屋頂、會議室等通排風。大樓通排風系統由DDC控制器進行統一管理,根據預先設置的流程和時間進行運行。系統采用定時程序控制,當運行累計達到一定時間后,實施自動化啟停控制,同時系統還可以自動進行故障報警,與消防系統實現聯動監控。
(5)給排水系統監控。給排水由生活供水和污水排放等環節構成,該商業中心在供水方面主要采取恒壓供水的方式,當污水池液位達到警戒線時,自動實現循環倒泵、備用替開。DDC將對供水泵的啟停、運行狀態進行自動化管理,當遠程壓力傳感器監控到水管網壓力后,將向DDC傳輸模擬信號,自動調節來水和供水壓力。同時,系統還可自動進行參數故障報警、水流開關報警、超低/高液位報警等。
(6)電梯系統機制監測。電梯作為商業中心內部的垂直交通工具,肩負著貨物運輸和人員通行的重任,包括普通客梯、觀光梯、貨物電梯以及自動扶梯等。該系統主要是對商業中心普通客梯和自動扶梯進行監控,包括電梯啟停、運行狀態、樓層指示、應急報警等[4]。系統還會根據人員流動的具體情況,合理投入電梯的運行臺數,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智能建筑是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涉及方面較多,如生態、環保、資源耗能等等,是一種復雜的民生系統工程。作為智能建筑的設計者,其扮演著主導者角色,應當努力推廣智能化技能措施,轉變國民節能觀念,科學系統地推進建筑智能化管理,以滿足不同群體對公共建筑的多元化需求,提升能源利用率,擴大其社會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