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榮
(北京中鐵生態環境設計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不適合運用于現階段的工程項目管理中。為了將傳統管理方式帶來的不利影響消除掉,我們需要借助全新的技術方式展開全過程的造價管理工作。其中,BIM技術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此,本文主要借助此項技術在全過程造價管理應用中的內容進行了分析。
就全過程造價管理而言,是指管理人員從工程開始一直到竣工的每個階段都要對造價進行規劃與部署,達到工程造價準確控制的目的,防治有工程經濟負增長的情況出現。并基于此,對項目內可能涉及的重要資源進行規劃與統籌管理,如人力、物力等資源,進而為工程項目自身作用的發揮奠定基礎,通過實踐調研分析,因為有較多的流程與內容存在于全過程造價管理工作中,多方面因素容易干擾到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而導致管理中失誤現象的出現。
針對BIM技術來講,就是通過實體化、數字化功能完成項目的造價管理與控制。在實踐運用時,工作者利用該技術的自身優勢,對工程項目建設中涉及的一些成本內容進行動態的分析與研究。利用對建筑模型的構建,達到科學部署與統籌規劃各專業施工內容的目的。按照現實反饋,科學地估測和預防處理工程開展期間的損失問題與風險問題,進而避免有工程虧損的情況發生。
與具體運用情況結合分析,通過BIM技術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工程項目的構建性能以及功能要求,按照反饋的參數信息內容,有效地整合分析項目不同施工周期內的數據信息,形成更加優越的管理控制方案。就造價管理工作來講,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BIM技術優越性,達到全過程造價管理的目的。基于此,預測工程中涉及的效益問題與成本費用問題,將資源浪費問題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BIM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對此,本文通過下文結合BIM技術的應用優勢,對其在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中具體運用的相關內容開展了研究。
管理與控制項目投資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應該密切聯系項目分析調查結果,按照具體情況將合理科學的投資方案制定出來。并基于此各方參與者按照投資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問題展開分析研究,對最合理的項目方案進行運用。與以往的經驗結合,該階段的造價管理效果會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后期管理效果。甚至能否成功地開展整個項目建設,多于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為了能夠按照預期的目標完成此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需要借助BIM技術構建信息采集模型,達到科學存儲及整合分析項目各類信息的目的。
如果項目方案較多,通過BIM技術的動態分析功進行展示與模擬,讓每個項目參與者都能夠按照方案內容展開經濟論證,對最合適的方案進行選取。在選擇方案中,管理者通過BIM的數據功能優越性統計與計算項目數據,重點按照投資預算內容,測算分析投資金額。
盡管從客觀角度分析,項目設計過程中的費用占比低于1%,但此階段管理效益結果對總體造價卻會帶來巨大影響,可達到75%以上,對其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項目設計與很多專業項目內容有關系。例如,園林綠化施工,都應該在項目設計中進行科學的部署與統籌規劃,達到有效部署綠化施工的目的。為了保證園林工程建設的合理性與協調性,管理工作者借助BIM技術可視化管理與動態分析各階段管理的目的,例如,園林景觀設計以及樹木統一設計等可通過BIM信息模型實施動態顯示。
設計人員可按照反饋顯示結果,及時地整改與優化處理設計方案內出現的問題缺陷。除此之外,發揮BIM技術的可視化優勢,從通過模型窺測工程內產生的問題與碰撞,并按照出現的原因制定合理的預防方案,進行管理與防范。與此同時,管理人員動態的模擬與探究項目執行中的一些流程內容,經過系統檢查以及周密碰撞,對于項目開展期間的風險情況以及增加的費用進行匯總,確保整個工程項目能夠實現全周期的管理,防治改變施工設計以及變更項目工期而增加多余的費用。
任何項目都需要進行招投標,項目方會委托相關單位進行標書的編制。在此期間,能否科學地管理工程造價,是確保甲方清單真實性與準確性的關鍵所在,施工方需要核查多次,并且積極運用算量計價的方法。然而,此種管理工作極易受到人為失誤情況的影響,導致最終的數據存在誤差。
通過科學地應用BIM技術,建構信息化模型,達到工程量數據統一處理的目的,不但可以全方位提升招投標期間的工作效能,也可以有效滿足一模多用的功能目標。針對合同管理工作,通過BIM技術實現工程信息的匯總分析,通過輸入項目變更的數據信息,實現對工程價款的科學調整,避免有工程虧損的問題出現在其中。
全過程造價管理工作以項目建設施工階段為重點環節。在正式管理期間,管理者應該密切關注項目場地的具體情況以及鑒證變更情況,從多個方面去研究。并基于此通過BIM技術構建與處理信息模型。例如,管理者能夠在信息模型內隨意抽取和工程物料成本以及工程進度有關的信息內容。按照對應數據的反應情況,決策分析現階段工程項目造價管理工作,進而對精細化管理要求給予滿足。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將工程資金運用效率全面提升,而且還全面穩定控制工程質量,實現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就項目竣工結算過程來講,管理者一般需要通過竣工結算的編制方案,達到結算處理項目竣工驗收階段費用的目的。與以往的工作經驗結合,管理者一般會利用傳統的管理方式預先處理結算文件。然而,此種方法會涉及龐大的工作量,稍微不注意工程經濟虧損的問題就會發生。而通過滲透與應用BIM技術,能夠有效地補充與完善處理前期施工階段的信息資料。管理者可按照前期項目建設數據信息資源完成合理科學的竣工結算操作,有助于將結算工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提升。同時,在該階段中,管理人員能夠通過BIM建筑模型的可視化功能,多方面分析工程量內容,進而將項目管理效益進一步提升。
為了在全過程造價管理中切實發揮BIM技術的優勢和價值,需要造價管理者深刻地研究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意義與價值。最好能夠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原理與優勢充分結合,在工程的決策、設計、招投標、竣工結算階段中都融入和應用BIM技術展開,確保按照預期規定控制項目投資效益。除此之外,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本身的操作行為要嚴格規范,及時改正BIM技術操作水平弱項以及個人資質不過關的情況,以避免影響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效果。應該注意的是,就全過程造價管理中遇到的重點問題,工作人員一定要根據科學部署以及統籌規劃的原則,積極運用BIM技術對工程造價管理進行決策管理與可視化分析,以保證將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從根本上予以提升。
總的來講,隨著推廣與應用BIM技術,無疑會將全新的技術推動力帶給我國工程項目造價管理工作。鑒于該技術的應用價值,相關工作人員需要與BIM技術的運用優勢充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BIM技術全過程管理工程項目造價。在正式管理期間,管理人員需要統籌規劃與科學部署工程項目造價工作每個階段的要點內容。發揮BIM技術的虛擬化與可視化的優勢,合理地分析與研究各個階段的成本費用問題,按照對反饋結果的分析,將合理科學的工程造價管理方案確定出來,為有效地提升工程經濟效益做出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