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龍
陜西華山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00
道路橋梁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后,因地理環境、氣候天氣以及過往車輛的壓力就會出現多種不同類型的病害,這些病害會導致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縮短,部分嚴重的道路橋梁病害還會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道路橋梁病害,要采取有針對性的維護方法,加強對道路橋梁的維護,不斷提高道路橋梁的整體質量,使其能夠發揮出全部作用,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正常運行提供支持[1]。
西安國際港務區市政公用設施巡查養護工程施工項目日常巡查應對路面外觀變化、結構變化、道路施工作業情況及其附屬設施等狀況進行檢查,宜以目測為主。
隨著城鎮化建設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城市交通建設也越發迅速,交通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當前我國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道路維護不及時、缺乏定期檢修,導致道路出現問題影響正常的交通運輸,甚至會影響居民的生命安全。市政道路建設的目的在于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其對城市交通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其使用率十分高,一旦出現問題極易出現嚴重的社會影響,同時也會對城市發展產生危害,導致經濟損失。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進行市政道路維護工作,做好道路檢查、維修、保養等工作,進而推動道路交通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城市整體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
在市政道路建設竣工以后就需要對其投入使用,在開始之初由于地勢平坦車輛在行駛的過程當中也是極其順暢,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在初期道路的承載力會受到很大挑戰,一旦在運輸監管上有所放松,必然會導致超重超載的現象大量出現;此外,在使用中期通常都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某些較為微小的問題,如果在此時沒有引起重視,不進行及時的維護,那么就有可能讓問題不斷地擴大,進而給在路面行駛車輛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甚至造成嚴重后果。在市政道路使用后期,也必須要及時加強維護工作,因為這很有可能會導致進一步降低道路的使用年限。而在目前由于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也不斷提升,在此大背景下各個城市的交通設施也面臨了較大的壓力,如果相關部門不重視對市政道路的維護工作,那么就可能加快其老化速度,也極容易引發各種安全事故,給社會帶來損失。迄今為止,大多數城市只在不斷推動對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其維護并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因此這也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3]。
加強道路橋梁日常養護是防止道路橋梁發生病害的根本措施,負責道路橋梁管理的部門必須對道路橋梁的日常養護和管理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制定科學完善的養護計劃。首先要加強對道路橋梁的日常檢查,檢查道路橋梁的排水管道是否存在堵塞問題、道路橋梁的欄桿是否堅固,有無發生腐蝕或破壞現象,對道路橋梁的路面質量定期進行抽樣檢測,并認真做好記錄工作,如果發現某部分存在安全隱患和變化,要立即上報,委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下一步的檢測和維護工作。道路橋梁的日常養護工作內容較多,工作強度較大,對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所以,負責道路橋梁管理的部分要加強對養護人員的培訓,使工作人員能夠掌握專業的養護知識,能夠對道路橋梁病害做出精準的預測和判斷。此外,養護人員需要對道路橋梁的建設信息做到足夠的了解,鋼筋型號、設計圖紙、道路橋梁結構、混凝土強度等都要有著清晰的認知,以便于養護人員可以發現道路橋梁施工存在質量不合格或沒有按照施工設計進行施工的問題,從而能夠有效預防道路橋梁病害的發生。日常養護是預防道路橋梁發生病害的有效方式,能夠對病害進行提前預測,以便于做好道路橋梁病害應對措施,提高道路橋梁病害的維護效率,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有效維護道路養護管理系統的運行,確保其工作效果,相關養護管理工作部門還要配備專業化的系統管理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維護管理,保證道路養護管理系統能夠及時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信息的發展進行更新,優化道路養護管理系統存在的不足之處。只有專業化且具備高度工作責任意識的系統管理人員,才能保證道路養護管理系統運行穩定性和正常性,確保道路工程使用過程中的危害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相關養護管理工作信息也能有效記錄[4]。
治理路面病害,提升道路使用性能的同時,配合道路智能化設施,實現智慧道路。將道路養護與智能交通協同設計、協同施工,如在道路事故高發路段、易違章路段或電子監控密集路段,采用彩色的路面材料或標識以起到輔助提醒的作用。在路面養護時,埋設測試帶或智能傳感器等,加強車輛的違章管理,強化道路的精細智能感知能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①用于工程主要材料,進場時應有出廠合格證和材質化驗單;凡未經檢驗和已經驗證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和工程設備不能投入使用。②發包人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和設備用于工程量,項目組織應對其做出專門的標識,接受時進行驗證。貯存或使用時給予保護和維護,并得到正確的使用。上述材料經驗證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發包人有責任提供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和設備[5]。
①突發事件發生后,有關領導及人員應迅速趕往現場,成立臨時指揮小組,確定應急級別,制定處置方案,協調配合相關結構和人員開展應急行動;②出現雨、雪、霧等惡劣天氣造成道路通行困難時,協調配合相關機構和人員開展應急行動,并協調交警部門采取交通管制措施、設立現場警示標志、維護現場和交通通行秩序;③因重大自然災害造成路橋阻斷,立即組織人員對受損公路和橋梁進行加固、搶修,短時間內不能恢復通行時,及時協調公安交警部門發布繞行通告。④因重大事故災難造成通行受阻、環境污染,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及安全、環保、消防、交警等部門,協助專業機構和人員采取措施予以處置。⑤因公共衛生、社會群體性事件等嚴重影響運營安全和工作秩序的,要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及衛生、公安等部門進行處置。⑥先期處置和協調處置工作。突發事件所在地的經營管理單位,按照有關規定,迅速啟動處置預案,開展先期處置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盡最大努力搶修保暢。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現場取證、后勤保障、秩序維護等協助處置工作[6]。
為了道路養護管理系統效用能夠有效發揮,相關管理部門還要大力推行信息化道路養護管理系統的使用,加強道路養護管理系統應用宣傳,促使各區域道路養護管理工作人員認識到信息化系統應用的價值和便捷性。同時,還要加大信息化道路養護管理系統的資金投入,讓道路養護管理系統應用建設有足夠資金支撐。通過信息化系統的推行使用來促進道路養護系統建設優化,推動道路養護管理工作的改變,提升道路管理養護工作有效性[7]。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發展規模也是在不斷增大,上百萬乃至于上千萬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曾經的郊區已經變成市區。因此,市政道路養護管理部門也必須要重視對道路的管養,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地進行探討和交流,采用科學、有效、合理的方式提升對道路的使用壽命。市政道路的維護管理是穩定生產和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保障,也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