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饒興
(麗水市人民醫院,浙江 麗水 323000)
手術室是各大醫療機構為病人提供手術以及實施急救措施的重要組成部門之一,為增加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效性,它與各醫療機構的諸多科室緊密相連。而手術室中的儀器設備,更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該類醫療設施是醫護人員對疾病患者進行疾病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重要媒介,因此對各醫療儀器設備的管理方式尤為重要。近年來,諸多管理模式被相繼提出,信息化管理方式便是其中之一,它能夠將常規的管理方法系統化、細節化,在手術時為患者提供基礎保障,本文重點分析信息化在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論述。
醫院手術室儀器設備是保證醫護人員進行基礎治療工作的主要媒介,它直接關乎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從20世紀開始,國外的醫療工作者便開始重點研究對醫療設備的管理方法,并且近年來,該醫療方向也成為了我國臨床醫學主要關注焦點之一。在20世紀初期,臨床上主要通過紙質資料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醫療設備設施的使用情況,但該類資料不利于保存,無法長時間為醫護工作者提供數據參考,大大降低了對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時效性,極容易發生諸多風險事件,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增加了工作量,從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進度。因此為加強系統醫療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近年來信息化管理模式逐步代替了原始的紙質信息錄入方式。
實時記錄治療案例,建立患者電子病歷,將其錄入相關信息系統檔案,同時統計記錄每次治療患者的過程中所使用的醫療設備,標明其使用情況,詳細記錄所使用的的醫療儀器的具體信息,如設備名稱、使用方式、生產廠家、出廠日期等,同時標記使用該設備的工作人員名稱,另外需確定該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是否符合正規醫療標準,針對價值較高的儀器設備重點標記,避免造成物理損害,防止破壞醫療資源并為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療有效率提供基礎保障,減少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事件,進而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
派遣專業人員對系統電子檔案信息進行維護,避免系統信息與實際信息出現偏差,同時對各種醫療儀器進行定期保養,完善相關儀器的使用說明,為醫護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縮小難度,促進其能夠快速使用相關設備,對于損壞的儀器設施進行及時回收,防止醫護人員錯誤使用,從而造成醫療事故,標明儀器損壞原因、當前狀態、使用時間,及時錄入信息,并上報醫療機構總部負責設備管理的科室。
指派專業人員詳細錄入儀器設備基本信息,將每臺設備設置獨立追溯碼,將其放置設備可見處,醫護工作人員必須通過掃碼使用。
成立質量監控小組,組長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組員能夠熟練掌握質量管理相關技能以及專業性知識,在醫療電子系統中建立質量管理檔案,對每次經過操作后的醫療儀器設備進行質量檢測,確定該醫療設備是否能夠繼續使用,同時標明負責檢查的人員名單,做到有跡可循。
完善醫療機構的相關制度,設置科學合理的獎罰標準,增強醫護人員對醫療儀器設備的使用責任感,提高服務意識,將獎罰制度錄入系統檔案,便于工作人員的查詢瀏覽,進而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以及加強對各種醫療儀器設備的保護。
信息化管理模式不僅在手術室醫療儀器設備管理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同時也提高了醫療機構整體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通過信息管理,能夠增強醫療儀器設備使用登記的完整率,大幅度降低了醫療事故發生幾率,避免了醫護人員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紕漏,同時信息化管理能夠加強各種醫療信息的保留性與完整性,使醫療設備實施的使用情況更容易被查詢瀏覽,為今后的治療方案提供充足的參考依據。同時根據儀器信息的詳細錄入,充分表現出了儀器的使用情況,為醫護人員降低了設備的使用難度,能夠保證疾病患者獲得及時的治療,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基礎保障,尤其針對手術室這種醫療機構中的重要科室,手術室中的醫療器械安全與否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它會直接影響患者手術的成功幾率,因此,對該類儀器設備實行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紙質資料相比,信息化能夠更加系統性、綜合性地對手術室儀器設備進行管理,其具有極為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中實施信息化能夠大幅度加強各大醫療機構的治療時效性,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增強了醫院對所擁有醫療設施的掌握程度,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基礎保障,為促進醫患之間的和諧關系作出了巨大貢獻,具有重要臨床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