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語卓
(慶陽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甘肅 慶陽 745000)
醫療行業對醫療廢物的處理,最常采用焚燒法,還可便于對生活垃圾協同處理,主要有醫療廢物的回轉窯、熱解爐等安全處理。但是,焚燒法的運行要求較高、成本費用較大、環境污染控制難度較大,漸漸地無法滿足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協調處理要求,也被高溫蒸煮法所取代。高溫蒸煮法既經濟又環保,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操作較簡單、便捷,深受醫療行業青睞,也為生態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結合當前醫療領域中對廢物及生活垃圾協調處理情況探究,大部分醫療單位均是以高溫蒸煮工藝為主,不單單是因為高溫蒸煮工藝能滿足醫療廢棄與生活垃圾協調處理要求,而且還能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相關要求,借助高溫蒸汽集中處理工程技術,把醫療廢物放置在134℃的水蒸氣中,起到高溫殺菌、消毒等效果。當然,考慮到醫療廢物殺菌、消毒等實際效果,還需對水蒸氣溫度、放置時間提出相關要求,再把水蒸氣所釋放出的熱量合理利用,能把醫療廢物中的致病微生物蛋白質變性、凝固、死亡,順利地完成醫療廢物處理工作,又能對無害化的醫療廢物進行填埋、焚燒等處理,從而避免醫療廢物影響生態環境質量。
(1)蒸煮和破碎順序。醫療廢物蒸煮、破碎順序,重要前提是以醫療廢物處理順序為主,從其處理工藝的角度探究,從蒸煮到破碎;從破碎到蒸煮;蒸煮與破碎共同實施,從工藝處理方式上就自動地劃分為三種形式。其中,醫療廢物處理最常用的方式是從破碎到蒸煮方式、蒸煮與破碎共同實施方式。對此情況,也有相關人員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探究,是以我國醫療廢物處理實際情況為分析基礎,選擇了從蒸煮到破碎處理方式。隨著現代化市場的發展,市面上醫療廢物蒸煮、破碎設備廠家與設備類別越來越多,因設備類別不同、性能不同、操作順利不同等,對醫療廢物蒸煮、破碎工藝有一定影響,也需醫療廢物處理方式、方法有相應的調整,使從蒸煮到破碎處理工藝逐漸成為“主流”。
選擇與應用從蒸煮到破碎處理方式,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應用蒸煮柜,并無機械運動,能夠降低設備故障頻繁率,增強設備運行穩定性,滿足醫療廢物蒸煮、破碎處理工作要求。同時,在開展醫療廢物蒸煮、破碎處理工作前,不能進行破碎處理,避免病菌擴散,在處理工藝實施前就做好了相應的安全環保措施。
針對醫療廢物蒸煮、破碎處理工藝與其他兩種工藝對比分析,醫療廢物蒸煮、破碎工藝的處理效率較高,成本費用較低,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相關要求,蒸煮時間低于45min,醫療廢物處理達標狀態。同時,還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等,受到現代化醫療領域的關注與青睞。
(2)裝載量對滅菌的影響。因醫療廢物產生量以增長形勢發展,但相關處理設備的額定處理量卻未發生變化,考慮到醫療廢物處理效果,還需在醫療廢物裝載方法方面進行創新與合理化控制。但過多裝載量,依然會對蒸煮滅菌效果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情況,相關人員進行實踐探究,設置滅菌時間30min、空氣排除率83.4%,醫療廢物滅菌效果減弱,而設置裝載量低于60%,醫療廢物滅菌效果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針對醫療廢物裝載量與設備額定處理量綜合分析,如果醫療廢物裝載量處于半載情況下,需經過35min處理才能確保滅菌效果。而在醫療廢物裝載量滿載情況下,需65min處理才能確保滅菌效果。從醫療廢物滅菌效果角度探究,還需對醫療廢物裝載量合理控制,一般情況下要低于70%。
(3)設備外觀的選擇。設備外觀選擇,主要是指高溫蒸煮設備,有方柜型、圓艙型兩種。
方柜型高溫蒸煮設備:以圓角矩形橫截面為主,四周設置了夾套,在醫療廢物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蒸汽需先通過夾套,影響設備預熱效果,最后進入到柜體內。
圓艙型高溫蒸煮設備:以圓形橫截面為主,四周未設置夾套,在醫療廢物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蒸汽會直接進入艙體,并且受力均勻。
對方柜型高溫蒸煮設備與圓艙型高溫蒸煮設備性能分析,兩種類型的高溫蒸煮設備均可能產生裂紋,甚至存在蒸汽泄漏安全隱患。對此情況,考慮到醫療廢物處理要求與效果,還需注重筋末端與R弧切線的位置,使設備應力被集中處理。而在設備焊接過程中,確保工藝質量,依據醫療廢物處理工作要求,合理使用高溫蒸煮設備,并隨著焊接工藝與技術升級,有效解決高溫蒸煮設備蒸汽泄漏問題。
(1)廢渣處理系統。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在部分發達國家已經開展了實驗項目,結果表明醫療廢物滅菌效果可達到99.99%,并能與生活垃圾協調處理。同時,在協調處理的過程中不會影響填埋場產氣成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為大眾營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此外,經過科學處理后的醫療廢物可看作為普通垃圾,滿足與生活垃圾協調處理基礎要求,降低了醫療領域廢物處理工作難度。
(2)熱源蒸汽系統。熱源蒸汽系統,直接影響著醫療廢物處理效果,要求供給蒸汽為0.4~0.6MPa,投資成本低,依據熱源蒸汽系統匹配原則,把外接蒸汽源項目,通過控壓裝置接入到高溫蒸汽處理系統中。相反,如果不存在外接蒸汽源項目,只需直接應用蒸汽發生裝置即可,能夠完成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工作。
(3)廢氣廢水的滅菌處理。廢氣廢水的滅菌處理,是先對醫療廢物蒸煮處理,然后再與生活垃圾系統處理。那么在醫療廢物蒸煮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廢水,此環節中不僅要考慮到對醫療廢物蒸煮處理,而且還需控制廢水處理效果,并進行“專項專管”,所產生的廢水不能隨意排放,處理后的廢水不能隨意使用。當前,關于醫療廢物蒸煮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處理,是以次氯酸鈉消毒工藝為主,能夠把廢水中的有害成分去除處理。
從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經濟性角度分析,焚燒方法能夠為醫療廢物蒸煮提供充足的蒸汽,并考慮到熱源蒸汽系統運行過程中的電力需求,既能完成醫療廢物滅菌處理工作,又能把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等進一步解決。而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角度探究,在焚燒生活垃圾的過程中,會增加蒸汽銷量,并借助廢渣處理系統,能夠把廢渣、廢水等收入處理,影響生活垃圾焚燒廠的綜合效益。同時,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工作,是以《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為基礎前提,能明確工作內容、標準。
基于此情況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管理人員對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工作引起重視,并在處理方式、方法方面做出相應地調整,設置專業化的工作人員管理此項工作,既能降低生活垃圾焚燒廠自身運營成本,又能顯著提升整體管理水平,詳細掌握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關系,從而積極開展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工作,對醫療領域、生活垃圾焚燒廠均帶來積極影響。
高溫蒸煮工藝在目前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工作中被廣泛使用,并因自身的優勢與特點,逐漸成為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流程”工藝,對醫療領域廢物處理工作帶來積極影響。同時,考慮搭配醫療廢物高溫蒸煮效果,還需注重對其相關設備合理化選擇,選擇要點包括:蒸煮和破碎順序、裝載量對滅菌的影響、設備外觀的選擇等,只有對各項要點全面掌握,才能使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工作穩定發展。基于此條件下,再借助輔助系統,提升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質量與效率。如廢渣處理系統、熱源蒸汽系統、廢氣廢水的滅菌處理等,既能明確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關系,又能顯著提升醫療廢物高溫蒸煮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理效果與質量,從而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