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仔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廣東 佛山 528300)
現階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逐漸進步,在此基礎上,我國對各項技術進行了不斷的探索,深入研發新的技術。其中,我國計量技術得以不斷提升,根據目前我國各項技術的有效發展,以及人們對生產、工程等各項目的要求提高,對計量標準的要求也隨之升高,這有利于提高各項設備的計量質量,確保計量的準確性,使其在有關項目中得以有效運用,以此可利用相關核查方法,對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狀態進行有效的控制,繼而使其得到廣泛應用。
以我所為例,我所是專門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已經建立了100 多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認可400 多個校準項目,目前正在使用幾百臺(套)計量主標準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需要定期將計量主標準器向上一級計量技術機構送檢溯源,確保計量溯源性,同時,還要在兩次送檢期間按規定要求進行期間核查,以保持其檢定校準狀態的置信度。由于對期間核查沒有規定具體的次數,根據我們多年的實際運行情況,考慮到人力、物力和時間問題,一般情況下,基層計量技術機構對被核查對象(主標準器)在一個檢定/校準周期內進行一次期間核查,就可驗證其檢定校準狀態的可信程度。首先,需要制定明確的核查計劃,結合具體的程序文件要求,我們一般在每年1 月開展核查準備工作。質量技術管理部門組織制定年度期間核查計劃,由專業部技術主管指定專人負責,制定、實施核查方法,最后,質量技術管理部門對核查計劃進行批準確認。
在核查期間,應當加強核查的設備控制,選擇合理的核查標準,使其能夠充分地應用在期間核查中,以有利于得出準確可靠的結果,便于技術人員對其進行有效分析。原則上,對所有的計量標準器和標準物質都要進行期間核查,但考慮到人力、物力、時間等成本和風險的平衡,基層計量技術機構在核查設備選擇的過程中,可只對首次使用的主標準器和標準物質、計量標準穩定性考核結果證明其檢定/ 校準數據超出其穩定性允差的標準器、經常攜帶到現場檢定校準的儀器設備等進行期間核查。在核查標準的選擇上,一般應優先選擇穩定性好的實物量具如量快、砝碼等用作核查標準,也可以選擇穩定性較好具備較高靈敏度的測量儀器作為核查標準。
在檢定/校準過程中,核查是較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可有效保證核查設備的計量質量。為此,在實際的期間核查中,應當選擇合理的核查方法,將其應用在整體的核查過程中,以此能夠得到準確可靠的結果。在具體的期間核查中,可采用的核查有多種方法,如采用高一準確度等級的計量標準、儀器設備或有證標準物質進行核查;采用多臺(套)同等準確度等級的計量標準、儀器設備進行比對;選用穩定性好、靈敏度高的物品作為核查標準,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進行多次重復測量,并采用統計技術對每次測量結果進行評估;通過對樣品不同特性檢測結果的相關性進行驗算等。一般情況下,基層計量技術機構通常選擇多臺(套)設備測量比對的方法以及多次重復測量并采用統計技術進行評估的方法,這兩種方法比較容易實施,且能夠得出準確結果。
(1)進行期間核查時,先要確定實際需要的核查對象,根據是否首次使用的主標準器和標準物質、各計量標準器或儀器設備的穩定性考核記錄以及是否經常攜帶到現場使用的情況,確定需要進行期間核查的對象。選擇相適宜的檢查方法、確定核查時間間隔及測量結果評定的要求,按被核查對象歸類編制期間核查方案。根據實際要求以及具體情況,明確核查過程中間隔的時間,確定核查完成后,針對其結果評定的相關要求,進行合理分析。在整體的核查執行后,需根據被核查對象,制定合理的核查方案,促使該方案能夠得出有效的結果,規劃相應的核查流程,完善具體核查的內容,以此確保方案的合理性,滿足核查標準要求,符合其實際的規定。專業部門將初步制定好的核查方案提交后,質量技術管理部門要進行詳細的審查,并組織按照方案內容開展實施。
(2)重復測量,用統計技術評估的方法。選擇一個穩定性好的核查標準,在主標準器送檢溯源后,馬上用主標準器對核查標準在相同條件下進行10 次重復測量,得到Y1 值;根據核查計劃到需要進行期間核查時,再進行相類似的測量,得到Y2 值;如果|Y1-Y2|小于主標準器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或主標準器修正值的擴展不確定度,則核查結果符合要求。
(3)有證標準物質的方法。采用有證標準物質的方法進行核查,通過對標準物質證書的查閱,可得到其中某具體參數的值,將其標記為X1,其測量結果擴展不確定度標記為U1。用被核查標準對標準物質某參數進行測量,將該測量的結果數值記為X2,其測量結果擴展不確定度記為U2,依據,如果En 不大于1,則核查結果符合要求;如果En 大于1,則核查結果不符合要求。
在整體的核查過程中,技術人員應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詳細核查,并將整個的核查過程進行全面記錄,將有關數據信息進行有效整理,根據測量的結果數據進行分析計算,以保證獲得準確可靠的測量結果。同時,專業部門的技術主管應當根據測量的結果進行反復的核驗確認,若核查結果與實際要求相符,則被核查的對象可繼續應用。若核查的結果與要求不符,則需停止對其繼續使用,組織評估,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議和措施,并進行實施。在其整改完成后,重新再進行核查,直至核查結果符合要求后,才可繼續使用被核查對象,必要時對被核查對象(主標準器)再送檢溯源,以此確定主標準器的檢定/校準狀態。在核查符合要求后,將其投入使用,確保其達到良好的使用狀態,以此發揮其自身的優勢,提高設備使用率。
計量技術人員按照期間核查方案按時按要求開展期間核查并記錄,專業部技術主管負責對核查結果進行審核確認。在執行期間核查的實際工作中,有基層計量技術機構和部分技術人員認為,如果基層計量技術機構的計量標準項目少,要核查的儀器設備就相對較少,在周期檢定校準中間再次送檢不就可以了?其實,該想法是不正確的。再次送檢會增加一倍的工作量,也要花費不必要的檢定校準費用,成本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再者,如果機構的主標準器是唯一的,那么,再次送檢期間則無法進行檢定/校準,嚴重影響機構的業務工作。計量技術機構要在期間核查中進行充分的總結,對核查期間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改正,必要時,調整核查方案,修改其核查的內容。
總而言之,期間核查,要確保對計量標準設備進行有效的控制,這對于基層計量技術機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容易實施的核查方法,可保證計量標準設備的有效維護,合理應用,從而達到良好的核查效果,確保被核查對象能保持其檢定校準狀態的置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