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偉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電務段,廣東 廣州 510610)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鐵路改革強音,是全面貫徹深化鐵路改革的基礎和落腳點。當前,高速鐵路建設已進入全面發展時期,動車組維修和養護業務已成為高鐵安全、高效運用的保障。電務車載設備檢修規程和檢修模式已經成熟穩定,然而隨著動車組開行數量的增加,檢修工作量不斷加大。檢修工作量的增加,又勢必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廣州電務段根據當前動車組運用情況,為進一步節約維修成本支出,深挖內潛,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對生產力布局適度調整,一改以往委外修的方式,探索車載設備自主高級修模式,提升電務車載設備基礎質量,實現“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目的。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了列控車載設備自主高級修體系的構建和實施。
2019年10月8日,將原列控車載高級修車間分成廣州南列控車載車間和廣州南列控設備高級修車間,本著檢、修分開的原則,廣州南列控車載車間負責列控車載設備運用檢修工作,廣州南列控設備高級修車間負責動車組列控車載設備高級修工作,實現維修力量集中、工裝設備集中、設備物質統籌管理。
廣州南列控設備高級維修車間下轄四個工區,分別為總裝工區、調試工區、質檢工區、備品工區和數據分析工區。總裝工區主要負責無電作業部分,包括設備清掃、更換配件、設備機械連接確認、設備狀態檢查、外部電纜測試;調試工區主要負責靜態、動態調試;質檢工區主要負責車組修竣后設備質量驗收;備品工區主要負責高級修車組下車件檢測和廣州電務段管內列控車載設備備品管理;數據分析工區負責廠內靜動調、線上動調和故障數據的分析。
(1)整章建制。根據設備、人員現狀和現場實際要求,在現有規章制度《廣鐵集團CTCS-2/3級列控車載設備維護管理辦法》《廣州電務段列控車載設備管理基本工作制度》《廣州電務段CTCS-2/3級列控車載設備維護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基礎上,廣州電務段車載科組織廣州東列控車載車間、廣州南列控車載車間和廣州南列控設備高級修車間對《廣州電務段CTCS-2/3級列控車載設備維護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進行了重新修訂,明確了高級修車間和運用檢修車間職責,制定了各型車載設備高級修作業指導書、檢修工藝標準,高級修車間《列控車載設備應急指導方案》和安全崗位職責等,規范了車載設備高級修管理與維護。
(2)設備管理。根據列控車載設備安裝使用情況,建立了《列控車載設備動態跟蹤一覽表》,隨時掌握每天高級修動車組的數量、型號、作業情況;為每列動車組建立一車一檔高級修臺賬,記錄設備的編號、軟硬件更換、輪徑修改、出入廠記錄、異常信息、遺留作業等;建立動車組列控車載設備和地面發碼設備包保臺賬,實行設備包保到人、責任到人。建立了《列控車載設備安裝分布圖》《列控車載設備結合部關聯圖》等,便于指導日常檢修和故障處理;對所有設備實行高級修過程跟蹤管理,指定專人定期核對。
(3)技術管理。制定《列控車載設備高級修作業指導書》《列控車載設備高級修質量標準》等規范,規范高級修作業標準。同時,繪制涉及結合部的繼電器、萬可端子線號示意圖,技術圖紙、電氣特性等技術資料收集、整理、編號過塑后裝訂成冊,供日常檢修時使用。根據實際運用重新繪制設備組成結構圖、各單元連接圖、配線圖,將各功能繼電器名稱、分布、功能等進行標識。將庫內環線安裝分布圖、每條環線的環阻、電流、工作靈敏度進行標調,記入技術檔案。與設備廠家合作,制定出每個單元模塊的更換和軟件灌裝操作流程,寫入《列控車載設備高級修作業指導書》(內容除各型車高級修作業內容外,還包括車上車下設備(單元模塊)更換作業、軟件灌制作業、數據下載作業、添乘作業、靜態調試、動態調試、質量驗收作業等),指導日常作業。
(4)安全管理。在信息的收集上,車間與管內各運用檢修車間建立聯系,每周統計匯總高級修出廠半年內發生故障車組的信息,組織干部進行逐條分析,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組織職工學習,從中吸取教訓,并做好落實工作。
(5)建立結合部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一體化作業會議,厘清結合部作業問題,不斷理順作業流程和作業時間關系,提高作業效率。
加強檢修基地建設是提高設備質量的重要手段,堅持自主化檢修離不開基地的保障作用,根據當前高級修工作的特點,廣州局集團公司在廣州動車段建成動車車載設備高級修基地,形成三、四級修能力并逐步承擔相應的高級修任務。
車間現高級修工裝匱乏,只有速度傳感器測試臺和繼電器測試臺。目前,按提高高級修能力建設要求,車間計劃配置清洗、烘干、高溫熱備裝置,便攜式車載測試儀,MT模塊測試設備,300H靜調測試箱,CTCS3-300S ATP上電啟動裝置,CTCS-3車載通信單元測試臺,BTM測試工裝,信號發生器等專用工裝。各型ATP車載設備以及LKJ模擬試驗臺、CIR屏蔽測試間、DMS綜合測試臺、EOAS綜合測試臺正在逐步完善。
(1)充分利用2+2+1學習計劃。在段職教科的指導下,車間每周會邀請本車間或外車間對某一領域有一定專長的技術骨干為車間職工講課。利用App“考試酷”每月定期對本月學習知識進行一次摸底考試,考查職工對本月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
(2)建立職教考核機制。每月對2+2+1學習考試前三名的工區進行獎勵,對后三名的工區進行考核,并將職教排名結果納入班組排名。
(3)請廠方或設備集成商到工區進行培訓。每月定期或不定期邀請設備廠家到工區講課,除理論知識外,涉及實際操作的,結合現場實際,爭取做到人人自己動手操作。
(4)采取師帶徒的方式。高級工及以下技能等級的職工與技師或高級技師確立師徒關系,制度學習計劃及目標,車間按期對他們進行考評。
(5)開展技術演練和技術比武。車間每季度會舉行一次技術考試,段、集團每年會舉辦一次技術比武,對表現出色者給予獎勵,對取得名次的職工晉升技能工資,符合要求的在技能鑒定方面可以破格,調動職工學習鉆研技術業務的積極性。
(6)充分利用外出培訓機會。集團和段職教部門每年定期組織職工到鐵路院校和培訓機構進行學習,車間會安排有潛力的職工參加,學習回來后再給其他職工培訓。
(7)做好專業融合培訓。車間現有職工分別為原ATP專業和原CIR專業人員,按集團安排,車間所有職工均需進行ATP與CIR融合培訓。截至目前,車間現有38名職工,均已培訓完畢。
(8)鼓勵職工多研究技術問題,多提合理化建議,多參加QC活動,多參與技術難題的討論。今年車間共報合理化建議四項,車間QC小組完成的《改進STS-8轉速傳感器測試臺》項目獲廣州電務段二等獎,對實際生產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高了職工的業務水平。
(9)在職稱評定和職業技能鑒定方面,車間鼓勵符合高一級職稱評定和技能鑒定的職工積極參與,為他們創造學習、培訓的機會。
更新觀念,堅持高標準。電務車載設備質量的保證必須形成有效的常態機制。
(1)構建電務車載設備安全控制體系。動車組的運行安全是關鍵,而列控車載設備是保障安全運行的核心設備。從車組入庫開始,對高級修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組織做好預檢、除塵、下車件測試、更換、靜態試驗、動態調試等各項工作,主要有:①抓好標準化作業。加強組織,對于每項作業,根據計劃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進行。②做好靜態調試和驗收工作。車載設備無電作業完成,進入調試階段時,要做好每項試驗,驗收時針對每個細節都認真檢查,確保作業不漏項。③做好動態調試。動態調試按調試項目逐一進行,調試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要及時克服。
(2)落實檢修計劃,提高設備質量。列控車載設備高級修涉及ATP、CIR、LKJ、DMS、EOAS設備,設備類型多,檢修項點多,各部件檢修周期也不同,每種設備又有不同的廠家。針對這些特點,車間組織工區制定嚴格的檢修計劃,并做好檢修臺賬,車間干部負責盯控,保證各設備、各部位按周期、按標準進行檢修。針對車底設備的更換、防松脫以及涉及軟件變更的重點事項,車間干部會重點跟盯。針對遺留問題,納入問題庫并安排專人跟蹤,確保在設備交付前克服。電務段成立專項檢查組,組織車間干部、工長對車組高級修期間前期、中期、后期進行過程把控,嚴格按計劃落實各項工作,實現零故障交車。
(3)做好過程卡控,摸索掌握規律。列控車載設備的高級修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工作,作業過程的卡控直接關系到檢修結果。為了做好過程卡控,一是做好數據下載,把預檢、靜調、動調各環節的數據下載下來,進行分析并保存,以備查看;二是做好拍照,作業時對設備狀態,如無電作業時車底BTM天線D電纜緊固情況,天線固定情況,速傳連接處,有電作業時對指示燈顯示狀態、制動測試情況、G網信號等;三是干部做好跟盯,凡一級維修作業,車間會安排技術干部參加工前會,做好工作布置,對現場作業進行盯控,作業完成后對結果進行確認;四是做好照片檢查,車間干部、工長和副工長每月按量化對工區作業照片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五是定期組織質量平推檢查,對檢查發現問題形成問題庫,對能立即克服的問題立即組織人員克服,對工區不能克服的問題,納入車間周會進行討論,形成解決方案,確定解決時間、責任工區、責任人,問題解決后銷號,對車間不能解決的問題上報車載科,納入跟蹤,直至問題解決后銷號。通過對生產過程的卡控,達到對設備質量的有效控制。
2020年,共完成自主高級修車組78列,在高級修過程中,共發現潛在隱患15個,均逐一克服。從運用情況來看,2020年高級修車組列控車載設備故障5件,比2019年降低了40%。
列控車載設備的維護管理有其特性,只要我們嚴格貫徹“專業分工、集中管理、統一指揮”的方針,堅持作業標準、安全卡控、管理制度“三個統一”,建立電務車組設備維修安全保障體系,就一定能夠實現動車組持續安全穩定運行,為推進和諧鐵路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1)優化作業流程。考慮到靜態調試時間緊張,原本電纜測試導通是在靜態調試階段完成,為了防止在靜態調試階段做導通時萬一電纜有問題需更換,無充足的時間,而在無電階段做導通時,電纜有問題有足夠的時間更換,故將原本在靜態調試階段完成的電纜測試導通項目調整到無電階段完成。
(2)緊密結合車輛有電、無電作業,合理安排車載作業項目,減少作業時相互干擾。
(3)完成在運用檢修過程中發現難以克服的缺點、改造及升級項目。
(4)采用先進技術手段。充分利用AMS系統對作業過程進行卡控。采用檢修通,通過實時拍照和同步上傳作業照片。該設備具有如下優點:一是比原來在車上拍照后帶回工區再人工上傳的方式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二是工區作業人員也可實時對車上作業人員照片進行分析,起到雙重卡控的作用;三是防止人為錄入的過程中出現少錄和錯錄的情況。經計算,在采用作業通前,每列車組照片錄入系統需3小時,采用后不需人工錄入,每列車可節約3小時,按照今年自主修78列計算,可節省工時3×78=234小時。
(5)將LKJ大修與ATP高級修相結合。原本LKJ大修在運用檢修階段完成,現將其調整到車組高級修時完成,可以為運用檢修減少工作量,減輕生產壓力。
列控車載設備的自主高級修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的工作,今年是實施自主高級修的第一年,我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各項工作還需要在具體實踐中完善。列控車載設備高級修工作由委外修轉為自主修,一方面能有效提高設備運行質量,另一方面能為集團公司節約成本。據統計,1列車能節省約11萬元,按2020年78列車高級修計算,共節省約800余萬元,實現了國鐵集團“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目的,為實現節支降耗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