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肖
(廣西工業技師學院,廣西 南寧 530031)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普遍應用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近年來,互聯網對于教育、教學的改變越來越大。焊接實訓是一門專業的核心的課程,也是學習焊接的學生的必修課。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創新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的探索,具有深遠的意義。把互聯網技術運用到焊接專業教學中,讓學生快速、輕松掌握理論與技術要領,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既增強了學習效率,又提升了教學質量。
目前,各大院校依然在利用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焊接專業,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總結了大量的教學經驗,針對當前的焊接教學分析與探究,總結出當前焊接教學的存在的問題。
現在的焊接教學實訓課程依然采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法,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把如何安全進行焊接操作作為重點,進行教學與示范,把相關知識強硬給學生灌輸下去。學生在枯燥、沉悶的教學氛圍下,無法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總結問題。這樣,學生對有關焊接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就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也因此,導致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弱,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不僅會對焊接實訓教學產生嚴重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下降。
由于學生的生長環境、學習環境、智商、悟性、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所以,每個學生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是不盡相同的。針對焊接的實踐學習來說,每個學生的表現都是有差異的。一些接受能力強的同學,對于焊接知識的相關要領掌握得就更快一些,其實踐能力提升的自然就越快。但對于一部分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就不能對教學內容有效地掌握,對于操作就更是無從下手。這種情況下,就越來越拉大了學生間的差異性。而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跟得上教學的進度,另一方面,也要對教學整體性進行把握,無法按照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計劃教學,進而使個性化教學,增加了難度,開展困難。
隨著網絡的進步和發展,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已經廣泛應用于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還能使教學更加豐富。在焊接的實訓教學中,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跟教學結合在一起,使教學模式得到創新。比如,利用視頻、音頻作為載體的微課教學,在最短的時間內,針對知識重點與難度進行教學;還有利用無數的微課組成的慕課,就像一個巨大的資源庫作為教學所用。對于這些移動的新媒體,教師要注意多引導學生進行使用,選擇對應的視頻、微課,在課前讓學生觀看,并且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針對實訓教學中遇到的難度及重點就會得到輕松的解決。此外,學生針對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和觀看。這不僅讓學生的學習趣味增加,還讓學生對掌握不扎實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強化。學生利用視頻多次觀看和閱讀課件,可以對焊接的知識要領和操作技巧更加加深,還可以利用微課視頻,針對焊接操作的經典實踐實例進行按步驟學習。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擴展,也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學習時間,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也達到了有效教學的目的。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負責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被動接受。針對實訓課,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較大,教師對理論和實踐教學后,對于學生能否對教學的重難點真正掌握,教師知曉困難。在運用“互聯網+”以后,在上課前,教師把焊接的基礎知識、操作安全規范、指導實訓等有關內容,傳到云平臺,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且完成有關試題,讓教師對于學生的預習情況有所掌握,并且作為教師教學計劃的依據。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使課堂的趣味性增強,讓學生對新課節的學習產生新鮮感,也讓學生的學習質量極大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新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并且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讓學生對焊接操作的要領有個初步掌握。解答完學生的問題后,學生就可以進行焊接模擬訓練。學生利用焊接仿真進行訓練,不僅克服了學生對實訓前的恐懼,也能把實訓的成本降低。在學生對焊接的操作要領熟練的掌握后,再進行實際訓練操作。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也增強了,也為以后的實訓學習做好了鋪墊。完成課堂教學后,學生利用云平臺不僅能完成作業,還能夠跟老師及同學們在討論區進行互動,探討在課堂中的學習產生的疑惑或者心得體會,查缺補漏,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調查問卷,對課程資源進行不斷完善,對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評價學生的作業,也為新的課程做好備課。
演示教學是教學在焊接實訓的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中,利用多種實物掛圖、實物模型做示范實驗。通過示范的方式,讓學生觀察并且有感官的認知和具體、形象的感性知識的獲得。能夠把課本知識上的抽象理論和實際事物相聯系,促使學生對正確概念的形成和正確理論的掌握。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例如,拿手弧焊對接焊來說,要在焊接前,教學生依據焊接材料、尺寸、位置,以及焊接環境選擇合理的參數,在焊接中要運用怎樣的操作方法,比如,運用滅弧法操作,需要挑動的是手腕,而不是手臂等。要把這些經驗和手法在實訓時講給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操作習慣。示范演示操作是焊接專業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通過熟練的操作和具體的語言描述,讓學生對專業課的技能學習打好基礎。
教師可以按照教學計劃,安排和組織學生到大型焊接單位參觀學習。不僅參觀大型焊接單位的網絡技術的運用,在參觀的同時,還要提醒學生注意一些細節的學習,比如,對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設備、焊接工藝、焊接工具以及焊接檢驗等方面細節要用心記憶,并且記錄到本子上。參觀結束后,教師和同學們一起針對參觀內容展開討論,學生可以聯系課本對知識進行思考和總結,教師隨時給予解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焊接知識加深印象,也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通過參觀教學,不僅讓學生打開了眼界,豐富了實踐經驗,還讓學生了解到互聯網技術在焊接領域內的應用以及焊接技術在生產中應用。
學生通過視頻等軟件對專業課程進行預習,并且對實踐操作演戲進行觀看和學習。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起到了引導和啟發作用,不僅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其積極發言,還要以重點為中心,讓同學們的討論逐漸深入。例如,在進行板平對接與立對接焊教學的時候,教師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六個人,對于焊接工藝,每個小組展開討論。教師要按照每個小組定制的工藝措施方案進行現場評價,并且進行合理化建議。每個小組完成后,教師要按照每個小組的焊接質量進行評價,指導學生要多練習,在操作中要嚴格按照規范標準進行。并讓學生再次觀看焊接實踐操作的視頻,對比自己有哪些不足之處需要改正。同時,讓學生自己制作焊接工藝卡,嚴格按照工藝卡操作,不能自行更換工藝參數。增強學生的質量意識,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工藝作用。焊接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對操作技能熟練掌握,還能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
“互聯網+”教學方法,打破了焊接實訓的傳統教學模式,也是教學改革所需。通過分析焊接課程的現狀,運用“互聯網+”的教學的新理念,讓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都發生了改變,利用網絡資源教學,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所提高,教師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電腦等設備,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學生都能自主學習,讓教學的效果有所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