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偉 馬靜華 宋蓉 韓樂鵬 張雯清
煙臺市中醫醫院, 山東 煙臺 264000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現為長期反復的骨盆區疼痛不適及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感,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使得患者的性功能、生育功能受到影響[1]。通常情況下,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方法較多,例如:α阻滯劑、抗生素治療,物理治療等,但是由于前列腺解剖結構比較特殊,上述治療方法的效果不夠顯著,且有復發的隱患[2]。基于此,本文選擇時間段在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我院實施治療的204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電針治療后分析其臨床效果。
1.1臨床資料 選擇時間段在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我院實施治療的204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區組隨機,即電針組(n=102)和對照組(n=102)。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為男性,符合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
1.持續3個月以上的反復發作的前列腺疼痛并伴有排尿功能異常,排除細菌性前列腺炎。
2.年齡18~50歲
3.NIH-CPSI評分≥15
4.EPS細菌培養結果陰性
排除標準:
1.因膀胱出口梗阻、神經源性膀胱、間質性膀胱炎、原位癌等膀胱腫瘤、前列腺癌、尿路感染、其他類型的前列腺炎等引起的前列腺相關癥狀;
2.膀胱殘余尿量≥100ML;最大尿流率<15ml/秒;
3.過去1個月內服用治療前列腺相關藥物,如α阻滯劑或抗生素等;
4. 癥狀性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統器質性疾病;
5. 影響排尿功能的疾病,如老年癡呆、脊髓損傷、馬尾神經損傷等;
204例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得到了醫院倫理委員會許可。
1.2治療方法 電針組:
①取穴:中髎,腎俞,會陽,陰陵泉,照海,三陰交,合谷
②操作:患者取俯臥位,使用75%酒精消毒穴位,將針墊固定在穴位上。依次針刺中髎、腎俞、會陽、陰陵泉、照海、三陰交、合谷穴,得氣后,將雙側腎俞、中髎、會陽穴橫向連接電針。電針參數:疏密波,頻率為 10/50Hz,電流強度為 0.5~1.0 mA,逐漸增大電流強度以患者腰骶部輕微顫動,病人能夠耐受為度。留針 30 分鐘。
③療程:隔天針刺一次,每周治療三次,共治療8周,24針次。
安慰電針組:
①取穴:同上。
②操作:同上,但所用針灸針為特制鈍頭針,刺到皮膚表面,做3次提插捻轉手法,不刺破皮膚。然后在雙側腎俞、中髎、會陽穴橫向連接電針,但是電針線為特制電線,中間剪短,實際無電流。電針參數同上,告訴患者是一種微電針刺激,同樣有效。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互相隔離,避免交流。
1.3統計學處理 選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展開統計工作,對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中位數、最小值、最大值進行描述;與入組時的基礎值進行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比較兩組間療效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進行描述,兩組治療前后的變化采用χ2檢驗。
2組治療效果對比研究電針組基線期NIH-CPSI總分為25.0分,對照組基線期NIH-CPSI總分為23.0分。經過8周治療后,電針組NIH-CPSI總分下降8.7分,對照組下降4.6分,組間差異-4.1分(p<0.001)。在第20周電針組和對照組組間差異-5.7分(p<0.001)。在第32周電針組和對照組組間差異-6.5分(p<0.001)。電針組從第8周至第32周NIH-CPSI總分變化始終優于對照組(p<0.001)。
經過8周治療,32周隨訪,得出電針治療可以有效降低CP/CPPS患者NIH-CPSI評分,明顯改善患者癥狀,而且療效持久穩定,可以持續到32周以上。電針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安慰針刺組。
臨床上對此疾病的治療通常以西藥治療為主,例如α阻滯劑、抗生素治療,物理治療等,但是由于前列腺特殊結構,藥物吸收效果不佳,需要尋找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3]。而在中醫學中,認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綜合征屬于“精”“淋”“濁”范疇,發病的原因是由于濕熱,血瘀等造成的,為此在治療上需要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本研究在普通針刺的基礎上加上電針以增加刺激量,不但能強化針感,也可以活血、利濕、通絡,進而增強機體整體免疫力,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環,且治療安全性較高[4-5]。
綜上所述,通過電針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綜合征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而且相比藥物治療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