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艷苗 楊殿輝 李敬敬 趙芹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84醫院,北京 100094;2.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京西醫療區高井門診部,北京 100042
營造安全文化氛圍,使護士達到“我會安全”的理想境界,是擺在護理管理者面前艱巨而又不容忽視的工作[1]。2018年1月起我院實施安全文化建設,將安全文化融入到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手術患者420例為對照組,選取2018年1~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手術患者42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男223例,女197例,年齡19~72歲,平均45.57歲。觀察組男220例,女200例,年齡22-74歲,平均45.87歲,兩組資料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方法,觀察組重視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具體包括:
1.2.1安全觀念文化 強化護理安全文化內涵,提升科室的安全文化水平和氛圍 。手術中,以人為本,倡導精益求精、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改變觀念,統一認識,使每位手術室護理人員自覺樹立護理安全觀念。
1.2.2安全制度文化 從安全管理的角度重新審視護理規章制度,在以往護理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重新修訂和完善各項手術室規章制度,規范異常事件發生的處理和呈報制度,如嚴格執行《手術安全核查表》等。見表1。

1.2.3安全行為文化 通過培訓使所有護理人員理解病人安全理念,同時提高從業護理人員的素質。護士長加強護理安全教育培訓,經常找重點護理人員談心,肯定成績。科室建立“三基”培訓的教師隊伍,對中低年資護士進行三基培訓,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
1.2.3安全物質文化 對新引進的儀器設備,護理人員需進行專業培訓,操作流程考核達標后方可使用,不僅要掌握儀器基本使用方法,而且要知曉故障發生原因及簡單的處理辦法,運用“停車位”模式對儀器設備進行定位管理,進行專人保管,每臺儀器設備配備“四有”標識:合格證、責任人、操作步驟、維修說明。

2.1實施安全文化建設后 兩組患者差錯和糾紛發生情況比較。兩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施安全文化建設前后差錯和糾紛發生情況比較[n(%)]
表1顯示,實施安全文化建設后,護理差錯和護理糾紛發生率明顯降低,兩組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
3.1實施安全文化建設使護士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強 安全文化就是將“文化”的所有內涵朝著向更安全方向推進的一種統一的組織行為,全體護士樹立了“三級預防”的觀念:一級預防即爭取不發生差錯事故等安全問題;二級預防即把安全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三級預防即減少安全問題的不良影響和損害。通過查詢相關文獻,查找安全隱患,培養護士了識別和確立手術室主要護理風險及常見原因,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并要求在工作中認真落實,提高了護士防范風險的能力,從而有效地預防了差錯事故的發生。
3.2實施安全文化建設使護理差錯和護理糾紛發生率明顯降低 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后,護理差錯和護理糾紛發生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通過營造安全,使全體護士提高了對建立和實施安全體系的認識,明確質量管理的目的、意義和方法。在患者整個手術治療過程中各項醫療護理操作的每一個環節安全核查都得到了充分的落實,從而使手術室的安全管理更加標準化和精細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