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結直腸癌為臨床多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對人類生命健康影響非常大。對于結直腸癌,在發病早期給予明確的診斷,有助于臨床盡早診療,提升疾病的診療效果[1]。病理組織活檢診斷雖然準確性較高,但屬于有創檢查,且耗時長,費用高[2]。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操作方便、檢查時間短、費用低且可重復操作的有事[3]。本次研究將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在結直腸癌診斷中,觀察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篩選的60例病例均為本院2017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結直腸癌患者。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35~72歲,平均(58.6±3.7)歲。納入標準:患者臨床表現為血便、腹痛、左下肢腫脹及直腸刺激等癥狀,均經病理證實為結直腸癌;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影響研究疾病者對造影劑過敏者;嚴重不依從或者交流障礙者。
1.2方法 指導患者檢查其清潔腸道,儀器為PHILIPS IU ELITE超聲診斷儀,腔內探頭 ,頻率調節為7.0MHz。指導患者保持左側臥位,并將雙下肢盡量屈曲放松。實施肛門指診,對腫塊位置和直腸狹窄程度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將探頭涂滿耦合劑,套好避孕套。監視器顯示清晰的腫塊后,旋轉1周,對腫塊的大小、形態、內部回聲以及浸潤程度、血流分布等情況進行探查,并繪制血流頻譜。對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張期最低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數等指標進行測量,并攝片存檔。
1.3觀察指標 評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結直腸癌的應用價值。評估的指標包括疾病檢出情況及聲像圖特征。
1.4統計學分析 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比數據。n(%)為計數方式,以χ2檢驗。P<0.05,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1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結直腸癌準確性評估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出結直腸癌59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的60例相比,診斷準確性為98.3%,超聲診斷結果與病理相比,無顯著差異(χ2=1.008,P=0.315)。
2.2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結直腸癌的聲像圖特征分析 結直腸癌的超聲聲像圖特征表現為,腫塊相結直腸腔內隆起且呈低回聲,腫塊邊緣不規則,內部回聲不均勻,腫塊表面粗糙,且正常腸壁五層結構全部或者部分消失。部分出現腸外淋巴結轉移,表現為腸周單個或者多個低回聲團塊。對結直腸癌患者的血流頻譜進行分析,發現腫塊內見斑點狀血流信號,且呈搏動性特征,血流豐富且緝拿中低速動脈血流頻譜。對結直腸癌患者的超聲血流特征進行分析,發現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在(24.6±10.2)m/s,舒張期最低血流速度為(8.8±7.0)cm/s,阻力指數在(0.7±0.1)。
正常的結直腸結構管壁光滑,在進行超聲探查時,一般表現為點狀血液。而發生結直腸病變時,采用超聲檢查,可將清晰的腫塊,且可對腫塊對結直腸壁的浸潤程度進行分析,對腫瘤形態、大小、邊緣及表面是否光滑等情況進行探查[4-5]。對于結直腸癌患者來說,腫瘤對結直腸壁的浸潤比較明顯,因此,淺肌層、深肌層、腸外脂肪組織等都表現為豐富的血流信號,因此,超聲可敏感的診斷結直腸癌[6-7]。并且彩色超聲明顯比二維超聲的分辨率更高,可通過將假肢廠組織與周圍組織明確區分,免受周圍組織回聲的困擾,再借助血流頻譜的優勢,對腫瘤部位血供豐富這一特征相結合,可以更加準確的發現結直腸惡性腫瘤[8-9]。在采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探查時,對緊貼腫瘤的器官、組織及其與腫瘤的關系進行明確的顯示,可以對被浸潤的器官、組織內的血流情況進行分析,為臨床手術治療及徹底切除的程度做好診斷依據[10]。不僅如此,對于采取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手術患者來說,復發后的腫瘤多朝腸外生長,采用直腸鏡檢查極易漏診。而采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可見不規則的低回聲,且可探及斑點狀血流信號,因此,還可作為結直腸癌手術后的復查手段,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11]。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出結直腸癌59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的60例相比,診斷準確性為98.3%,超聲診斷結果與病理相比,無顯著差異(χ2=1.008,P=0.315)。這一研究結果證實了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結直腸癌進行診斷時,可充分發揮高分辨率及腫瘤內部結構探查的優勢,提升結直腸癌的疾病診斷準確性。
綜上,在結直腸癌的診療中,采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探查,可通過腫瘤的形態、大小、浸潤程度、邊緣形狀及血流信號等情況做好綜合檢查,可有效提升疾病的診斷準確性,臨床應用價值高,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