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牧 郝時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人民醫院,黑龍江 鶴崗 154101
目前來說我國胰腺癌患者數量在不斷增加,該疾病在腫瘤死亡排名中,居4-5位,致死率比較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存產生的影響比較明顯,對于該疾病來說,早期診斷和治療意義非常明顯,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1]。目前來說對于胰腺癌的診斷方式較多,影像學檢查應用較多,其中腹部超聲的準確度相對較高,在檢查后,能對疾病進行分期,開展對應的治療,但是在實際診斷中,漏診和誤診無法避免,在實際檢查中,需要重視對相關因素的預防,降低不良因素對診斷準確度的影響,為疾病的診治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本課題主要分析腹部超聲檢查診斷胰腺癌的誤診漏診因素分析,資料如下:
1.1資料 篩選我院2017年1月-2020年8月期間在腹部超聲診斷中,出現漏診和誤診的15例患者作為對象,資料:男性、女性各8例、7例,年齡范圍在48~72歲,均值年齡(52.6±2.8)歲,所選對象經過手術病理確定腹部超聲檢查出現錯誤。
1.2方法 使用腹部超聲儀器對患者行檢查工作,檢查前禁食禁水8小時,對比劑為非離子型造影劑,劑量100毫升,注射速度為2毫升每秒,開始腹部平掃,25~30秒為動脈期、60-70秒為門靜脈期,層厚參數5~10毫米,探頭頻率3.5-5MHz。
1.3觀察指標 在檢查失誤后,對失誤發生原因做出總結,包括定位錯誤、CT掃描層太厚、腸道準備不充分、主觀認識不足等。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
15例患者診斷出現漏診8例,誤診7例,其中定位錯誤5例,占比為33.33%,CT掃描層太厚3例,占比為20%,腸道準備不充分5例,比重33.33%,主觀認識不足2例,比重13.33%。
胰腺癌屬于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眾多腫瘤疾病中,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非常明顯,有“癌中之王”的稱號,疾病表現缺乏特異性[2],而且胰腺處在腹膜后方,受到腸氣的影響比較明顯,在早期診斷中,具備一定的難度,所以很多患者在確診之后,處在晚期,而且病灶非常小的時候,就存在轉移的可能性,而且對周圍臟器的傷害比較大,在確診患者中約1/3的患者存在轉移情況,所以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已經錯失,這是患者的預后最為重要。對于胰腺癌病灶來說,纖維間質為主要成分,血供較低,相對于正產的胰腺組織來說,血供非常豐富[3]。所以在腹部超聲檢查中,有利于診斷工作的進行,在檢查中,掃描速度較快,尤其是在薄層掃描中,獲取到病灶更為清晰的圖像,在胰腺癌的診斷中具備的優勢比較明顯。當然在實際診斷中,存在漏診和誤診情況,出現原因分析:胰腺癌患者癥狀不明顯,容易誤診膽囊、胃部疾病,而且在超聲診斷中,缺乏特異性,在檢查中,周圍臟器組織出現的圖像表現與癌癥具有相似性,在分辨上難度較高[4];在檢查中,腸道準備不充分,在檢查中,會出現腹部脹氣,對胰腺顯示不充分,在實際檢查中,灌腸、排氣等能提升診斷準確度;在檢查中定位錯誤,胰腺頭、膽總管末端等彼此之間聯系非常緊密,胰腺頭癌、膽總管癌出現胰管擴張的可能性比較高,增加診斷難度,對胰腺頭癌來說[5],多出現在胰腺導管上皮處,腫瘤在腺頭、下腔靜脈右側,而腫瘤擴張到膽總管非常少見,而膽總管下段癌患者,腺頭一般為正常,所以在鑒別診斷中可以作為依據;胰腺炎和腺頭慢性炎癥存在反復發作情況,對患者的內外分泌功能產生影響,導致胰腺結石的出現[6],在檢查中,胰腺變大,回聲不均勻,對慢性胰腺炎來說,胰腺體積變大不明顯,但是內部出現增強,分布不均勻,大多數患者出現假性囊腫,而胰腺癌導致的胰管擴張,管腔比較完整,不存在中斷情況,可以作為鑒別依據[7]。所以在實際診斷中需要注意對于病灶較小的患者來說,需要重視檢查手段的完善,薄層和足夠的曝光可提升圖像的清晰度,在造影劑劑量上也需要進行增加,獲取到更為理想的圖像,在掃描時機上,需要準確把握,這樣能對病灶進行準確分析和診斷;對胰腺病灶來說,腫瘤的生長速度較快,大部分患者為亞臨床期,變化明顯的為胰腺腫塊,當然不排除部分患者腫瘤生長較快,在檢查中,CT在診斷早期胰腺癌中具有劣勢,所以需要對胰腺炎癥病灶進行進一步觀察和分析,收集病灶物進行檢測。
總之腹部超聲檢查在胰腺癌疾病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在實際診斷中,要重視作為輔助手段,為疾病的診治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