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墨馨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醫院,安徽 光明 239400
胸腔鏡肺癌切除術是指在影像設備的監督或引導下,采用胸腔鏡手術,遵循微創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減少醫源性創傷,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隨著醫學的發展,快速康復護理在醫學領域得到了極大的推動。即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手術壓力和術后并發癥,降低死亡率,加快術后恢復,縮短住院時間,這是以患者為中心的具體體現,快速康復團隊必須是一個多學科協作的過程。它不僅包括外科醫生、麻醉師、康復治療師和護士,還包括患者、家屬和社會的積極參與。本研究探析了快速康復小組在胸腔鏡肺癌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62例胸腔鏡肺癌切除術患者,隨機法分二組。每組例數31。其中觀察組年齡21~79歲,平均(52.78±2.56)歲。對照組年齡21~78歲,平均(52.67±2.13)歲。兩組一般資料統計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小組護理。(1)成立快速康復小組,由護士長、醫生和康復師、營養師等共同組成康復護理小組。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教育和健康指導,內容詳實,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慮。(2)術前心理干預:針對患者對手術創傷、病情、術后恢復的擔憂,向患者介紹病情,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介紹手術相關事項,減輕患者心理負擔。(3)術前營養篩查:綜合評價患者身高、體重、飲食習慣和血清指標,為可能存在營養風險的患者提供針對性的營養支持; 術前禁食8h,術前禁食6h,建立靜脈通路,留置導管。(4)術中:提前調整手術室溫濕度,密切監測患者生命指標,保持引流管通暢;根據患者不同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手術完成后蓋好被子,穩定患者體溫。(5)術后護理:給予靜脈鎮痛泵,調整靜脈滴注速度,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鼓勵患者在術后6小時內正確下床,進食非固體食物。30min擠壓胸管1次,保證引流順暢,加快肺功能恢復,關注患者傷口疼痛和恢復,靈活調整鎮痛藥物比例,保證鎮痛效果,肺功能恢復后進行功能恢復訓練。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20~80分,越低越好)、滿意度(0~100分,越高越好)、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 SPSS23.0軟件中,計數χ2統計,計量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1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
護理前兩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比較,P>0.05,護理后兩組均顯著降低,而其中觀察組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34.01±1.23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是35.21±0.91分顯著低于對照組47.30±2.01分和47.12±2.04分,P<0.05。
2.2滿意度
觀察組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的滿意度是95.01±3.12分,而對照組的滿意度是83.07±2.16分。
2.3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有1例,占3.23%,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8例,占25.81%。
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具有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療效好、并發癥少、費用低等優點。與傳統或標準脊柱手術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準確率高等優點。胸腔鏡肺癌切除術技術在我國發展迅速,但在沒有手術適應證的情況下,倉促發展最終會導致并發癥的高發生率、嚴重后果和醫患糾紛。胸腔鏡肺癌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治療和護理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因為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疼痛程度較差,會對治療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1]。
快速康復護理是一種新的圍手術期管理理念(術前、術中、術后)。快速康復主要通過綜合運用術前心理生理準備和健康教育、術中麻醉和管理、合理補液、術后疼痛管理、早期活動等措施減少手術應激和術后并發癥。目的是降低并發癥率,加快術后恢復,縮短住院時間,優化每個護理流程,強化細節,讓患者感受到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圍手術期的每一個護理細節,提高護理質量,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傳統的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將各項護理工作分開獨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護理內容之間的銜接不足。相比之下,快速康復手術這一全新的醫療護理服務理念,綜合運用麻醉學、外科、護理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術手段,希望通過更全面、更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服務,加快患者手術創傷的恢復,促進患者生活能力和身體功能的康復[2-3]。
該研究的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快速康復小組的概念是在圍手術期給予多種循證干預措施,包括手術、麻醉、術后鎮痛等,以達到患者快速康復的目的。在本研究中,術前健康指導和心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減少因不熟悉環境和手術過程而產生的恐懼,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依從性,減少患者因負性情緒引起的嚴重應激反應,避免影響手術效果。術前營養干預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和減少患者術中的不良應激。術中保持患者體溫穩定,并應用適當的麻醉藥物,可以減少低溫或麻醉不全引起的心理和生理應激行為,并引起心律失常等并發癥;術后使用鎮痛泵對患者進行鎮痛治療,引導患者下床活動,有助于血液回流,幫助患者快速康復[4-5]。
綜上,胸腔鏡肺癌切除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小組護理效果確切,可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情緒障礙,加速術后康復和提升滿意度。